-
公开(公告)号:CN11123426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221524.9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针对高密度氧化聚乙烯乳液中,分散相平均尺寸较大、粒度分布较宽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两步乳化法,制备分散相平均尺寸小于100 nm、粒度均匀、外观呈半透明的非离子型高密度氧化聚乙烯微乳液。以高压常规乳化法,首先获得高密度氧化聚乙烯预乳液;然后再通过管线式乳化机进一步降低分散相尺寸、收窄分散相尺寸分布,形成高密度氧化聚乙烯微乳液。高密度氧化聚乙烯微乳液的性能与特征在于:固含量在32~38%之间可调;平均粒径在78~95 nm之间可控;乳液粘度为20~35 mPa.S;静置6个月不沉降、不分层;以3000 rpm的速度离心0.5 h,无沉降、无破乳;与水性涂料、水性油墨等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擦性能、爽滑性和光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49723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775106.9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20/54 , C08F220/60 , C08F222/38 , C09K11/06
Abstract: 一种温度/光双响应的荧光金纳米簇杂化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巯基乙胺与氯金酸的四氢呋喃混合溶液,以CO气体作为还原剂,制备荧光金纳米簇;(2)向制备的金纳米簇溶液中加入酰氯类单体,得双键化金纳米簇;(2)将所得双键化荧光金纳米簇加入蒸馏水分散溶解,并将其转移到反应容器中,通氮气以排出空气,加入交联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精制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与引发剂等;(3)持续通氮气并搅拌,在50-90℃继续回流反应5-16h后停止反应。(4)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滤液透析48h。本发明制得的产品无毒,其荧光有很好的光应性,在生物成像,药物控释、温度传感与催化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9723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774515.7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20/58 , C08F2/38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H响应的共聚物修饰的荧光碳纳米颗粒,是通过在水热法制备的荧光碳纳米颗粒表面接枝含pH响应基团的共聚物,其结构如式(I)所示 (I)在(I)中,f-CNP表示通过水热法制备的被接枝的荧光碳纳米颗粒,所述用于表面接枝的含pH响应基团聚合物为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1,3-丙二醇的共聚物;x的范围为0.1-0.9,表示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1,3-丙二醇单体单元的接枝比例为10:1-1:10。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所述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315987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113898.9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C08F112/08 , C08F4/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单分散阳离子型聚苯乙烯微球的简单方法,是将苯乙烯用5wt%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阻聚剂,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用干燥剂进行干燥后,进行减压蒸馏后备用;在反应容器中分别加入苯乙烯、阳离子型引发剂、有机溶剂和去离子水,在氮气保护下,室温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75℃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高速离心方法获得沉淀物,将它置于50℃真空烘箱中干燥24h,即得粒径为0.4–1.0μm的阳离子型聚苯乙烯微球。所述阳离子型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或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AIBI),有机溶剂是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本发明方法不仅避免了微球乳液后处理过程中分散剂的影响,同时可实现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905238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70132.3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C01B32/20 , C01B32/158 , C01B32/05 , C01B32/152 , C01B32/30 , C07D265/16 , C07D301/28 , C09C1/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20 , C01B32/05 , C01B32/152 , C01B32/158 , C01B32/30 , C07D265/16 , C07D301/28 , C09C1/4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亚胺类有机物作为碳材料前驱体的应用,其结构通式为:将具有高成炭效果的特征基团和反应性的活性官能团同时引入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再通过反应性活性官能团的化学反应,可将高成炭率性能引入到多种材料体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合成此类化合物的原料简单易得,反应过程平缓,产物分离纯化方法简单;2.成炭率高;3.制备的碳材料具有介孔结构,是性质优良的介孔纳米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400005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410774316.6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金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包括:(1) 取有机溶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加入氯金酸(HAuCl4)水溶液,用磁力搅拌器在常温下搅拌,得到溶液A;(2) 在溶液A中加入适量稳定剂,搅拌,得到溶液B;(3) 用碱调节B溶液的pH至 8‑13;(4) 往三口烧瓶里持续通入CO用于还原氯金酸,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20‑72h,得到发蓝紫荧光的金纳米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金纳米簇在320‑640nm的范围内发蓝紫色荧光。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合成荧光金纳米簇溶液存在毒物残留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光学、催化、生物医用、传感等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497235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762873.6
申请日:2014-12-14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20/54 , C08F222/38 , C09K11/06
Abstract: 一种温度响应的荧光碳纳米颗粒杂化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适量荧光碳纳米颗粒,用二氯甲烷配制成荧光碳颗粒溶液,加入酰氯类单体,在室温下反应10h,除去反应溶剂,加水,旋干;(2)称取所得双键化荧光碳纳米颗粒,将其加入蒸馏水中分散溶解,并将其转移到反应容器中,通氮气以排出空气,加入交联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与精制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搅拌;通氮气,加热,待反应液开始回流后,称取引发剂并其在加入三口瓶中;(3)持续通氮气并搅拌,在50-90℃继续回流反应5-16h后停止反应。(4)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滤液透析48h。本发明制得的产品无毒,其荧光有很好的温度响应性,在药物控释、温度传感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140489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352430.X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C08F220/14 , C08F220/34 , C08F220/36 , C08F2/38 , C08F2/30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亲性光开关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其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可聚合型绿色荧光染料、可聚合型光致变色化合物为单体,正十六烷为疏水物,聚氧化乙烯大分子链转移试剂为表面活性剂,采用一步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两亲性光开关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该两亲性光开关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能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照射下发射出肉眼可见的强烈的绿色或红色荧光,并具有快速的光响应能力和良好的多次荧光可逆开关性能。该两亲性光开关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将在细胞成像、生物分析和光学存储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1096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774538.8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C09K11/65 , C09K11/02 , C08F29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结构如式(I)所示的荧光可开关的上转换纳米颗粒,(I)在(I)中,f-CNP表示通过水热法制备的被接枝的上转换的荧光碳纳米颗粒;所述用于表面接枝的聚合物为α-烯烃与丙烯酰胺基螺吡喃的共聚物;所述碳纳米颗粒表面接枝共聚物的接枝密度为3-10条共聚物链,接枝长度为每条链含50-500个结构单元,其中x为0.98-0.998,表示α-烯烃与丙烯酰胺基螺吡喃单体单元的比例为49:1-499:1。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所述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4400005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74316.6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金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包括:(1)取有机溶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加入氯金酸(HAuCl4)水溶液,用磁力搅拌器在常温下搅拌,得到溶液A;(2)在溶液A中加入适量稳定剂,搅拌,得到溶液B;(3)用碱调节B溶液的pH至8-13;(4)往三口烧瓶里持续通入CO用于还原氯金酸,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20-72h,得到发蓝紫荧光的金纳米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金纳米簇在320-640nm的范围内发蓝紫色荧光。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合成荧光金纳米簇溶液存在毒物残留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光学、催化、生物医用、传感等领域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