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747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049074.X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28 , G06F30/20 , F02G1/043 , F02G1/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由活塞式斯特林发电机的仿真控制方法,该仿真控制方法根据自由活塞式斯特林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组成部分,建立了斯特林原动机模型、直线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模型以及控制系统的模型。由此,本发明建模方法填补了本发明填补了基于流体力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综合建模的FPSLM仿真控制系统的空白,避免了基于简化斯特林模型的FPSLM仿真控制系统真实性不高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仿真的准确度、真实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有效逼近FPSLM实际的工作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7474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49074.X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28 , G06F30/20 , F02G1/043 , F02G1/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由活塞式斯特林发电机的仿真控制方法,该仿真控制方法根据自由活塞式斯特林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组成部分,建立了斯特林原动机模型、直线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模型以及控制系统的模型。由此,本发明建模方法填补了本发明填补了基于流体力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综合建模的FPSLM仿真控制系统的空白,避免了基于简化斯特林模型的FPSLM仿真控制系统真实性不高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仿真的准确度、真实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有效逼近FPSLM实际的工作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953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1956.8
申请日:2025-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点钳位型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包括:构建电流预测模型,基于输入的电压矢量进行输出电流预测;构建第一成本函数,最小化第一成本函数,选择电压矢量并判断所选电压矢量的类型;构建第二成本函数,第二成本函数被配置为:基于所选电压矢量的类型,选择输出其中有利于促进中点电位平衡的开关状态;响应于电压矢量的类型为大矢量或中矢量,若判断当前中点电位偏差超过预设中点电位偏移阈值,且,当前选择的电压矢量不利于电容电压平衡,则基于第一成本函数重新选择电压矢量,否则,输出所选电压矢量对应的开关状态。本申请能够实现对逆变器输出电流的预测,并实现逆变器中点电压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76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23613.2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式非磁性齿电枢定子及其装配方法,该定子可以应用于超导励磁电机中,该定子包括定子铁心和电枢绕组,定子铁心由硅钢片叠压而成,电枢绕组安装在定子铁心内,该定子还包括外绝缘支撑架、内绝缘支撑架和软绝缘筒,在外绝缘支撑架的内周面上沿周向螺旋设有若干第一电枢绕组安装槽,在内绝缘支撑架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螺旋设有若干第二电枢绕组安装槽,第一电枢绕组安装槽、第二电枢绕组安装槽内安装电枢绕组,软绝缘筒过盈配合在外绝缘支撑架和内绝缘支撑架之间。本申请提高了电枢绕组的空间占用率,从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并为电枢绕组提供有效支撑,提升了电枢绕组的支撑稳定性,从而使得电机运行更加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0847.7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环形定子结构及其超导电机,该环形定子结构用于与转子上的超导线圈配合,超导线圈呈跑道状并包括两个直线段以及两个曲线段,该环形定子结构包括非磁性齿部段、第一磁性段、第二磁性段、第三磁性段和多个绕组,第二磁性段的导磁率大于第一磁性段的导磁率且小于第三磁性段的导磁率,第二磁性段的饱和磁化强度小于第一磁性段的饱和磁化强度且大于第三磁性段的饱和磁化强度,超导电机包括环形定子结构。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对超导线圈曲线段的利用率,以提高超导电机的功率,并且可以减少曲线段漏磁,以提高超导电机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2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19297.6
申请日:2025-03-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J3/00 , G06F30/27 , H02J3/4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子空间预测控制的功率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用于功率变换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功率变换器的历史数据矩阵构建功率变换器的子空间预测器模型;对模型的线性部分进行预测以及通过神经网络对非线性部分进行预测;基于当前控制周期的线性部分预测值和非线性部分预测值得到未来的预测输出电流的函数关系式;基于目标函数确定当前控制周期的最优输入电压;以当前控制周期的最优输入电压、功率变换器的各个开关状态所对应的电压矢量构建代价函数,以代价函数的值最小时的电压矢量所对应的开关状态作为当前控制周期的最优开关状态。本申请以能够准确预测功率变换器的状态,降低参数失配对功率变换器的负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3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48333.7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油电机粘滞损耗计算方法及装置,通过对导入CFD软件的电机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的网格模型,对流体场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流体在泰勒涡流状态和湍流状态下的摩擦系数仿真数据和轴向雷诺数仿真数据,基于仿真数据构建流体在泰勒涡流状态和湍流状态下摩擦系数与轴向雷诺数、转子表面粗糙高度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流体在泰勒涡流状态和湍流状态下的粘滞损耗。本申请有效提高充油电机粘滞损耗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2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3830.6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18/20 , G01R31/12 , G06F18/214 , G06N7/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电机绝缘的击穿电压预测方法,包括:以获取的电机的绝缘材料在不同电机运行时间段内的多组实验数据为训练集,实验数据包括电容、绝缘电阻、介质损耗、最大放电量和击穿电压,以测试参数为观测序列和以离散化后的击穿电压为隐状态构建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基于训练集通过Baum‑Welch算法对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参数迭代计算,确定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最优参数;基于最优参数的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通过Viterbi算法确定在当前时刻的观测序列下最大概率的隐状态序列,基于最大概率的隐状态序列确定当前时刻的击穿电压。本申请能够有效预测出电机运行过程中电机绝缘材料的击穿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96423.9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48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考虑拓扑变化的电力系统最优潮流预测方法,包括:获取数据集,数据集包括电力系统节点网络拓扑变化情况下,不同电力节点网络拓扑中各个发电机节点的有功负荷、无功负荷、自导纳矩阵的幅值及相位角;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对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基于提取的特征,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直接预测以获得对应发电机节点的第一预测有功功率;以及,基于提取的特征,采用功率方程计算得对应发电机节点的第二预测有功功率;将第一预测有功功率和第二预测有功功率进行拟合以获得第三预测有功功率,将第三预测有功功率作为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实现的最优有功功率的解。本申请能够实现对拓扑改变的电力节点网络的快速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907053.5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复合型转子冷却机构。机构的转子铁芯设有斜极结构并开有隔磁槽,永磁体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在转子铁芯的外周面,护套套装在永磁体和转子铁芯上并开有隔磁槽,风刺安装在复合型转子冷却机构的进风口侧的端面并位于隔磁槽处。本发明在有限的冷却空间内,设置平行于斜极的隔磁槽,并在隔磁槽进风口侧添加风刺,提升在隔磁槽中的对流换热系数,更好的起到冷却电机的作用,通过转子斜极和隔磁槽降低电机的损耗,从源头上降低了电机温升。将隔磁槽、斜极和内孔散热相互配合使用,从降低损耗和提升散热系数两方面入手,相对于单一的冷却结构,对于降低温升有更好的作用,并且这一冷却机构可以应用于更加复杂的电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