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太阳能与污水能混合辅助热泵热水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57063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508928.2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20 Y02E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天候太阳能与污水能混合辅助热泵热水器系统,本发明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太阳能和污水能,减少高品位能源的利用,有效解决热泵冬季结霜问题,有比较大的节能效果,全天候的提供热水和供热制冷等特点。通过收集家用优质杂排水,不仅可以有效节约冲厕、家用绿化灌溉用水,而且可以有效利用这些优质杂排水所蕴藏的丰富的冷量热量,提高热泵的制冷制热效率,并可以有效解决热泵冬季结霜。该系统能够完成传统太阳能热水器和热泵的供热水供热制冷的功能,并且相比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热泵系统,更节能,更能适应气候的变化。

    一种利用气泡泵效应的环路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2032822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110004964.X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3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气泡泵效应的环路热管,包括蒸发段、冷凝段以及将蒸发段的工质出口和冷凝段的工质入口连接的气液两相管,所述的冷凝段的工质出口与蒸发段的工质入口之间设有储液器;所述的储液器的工质入口通过下降液相管与冷凝段的工质出口连接,工质出口通过连接管与蒸发段的工质入口连接;所述的储液器和蒸发段均为竖直设置,储液器顶端的高度高于蒸发段的顶端高度;所述的冷凝段在储液器的上方。本发明的利用气泡泵效应的环路热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地面高热流密度耗功电子器件的冷却及热控制,化工、冶金、动力工程等领域余热回收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实用性强。

    用于无倾角启动运行的新型脉动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1957152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508931.4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倾角启动运行的新型脉动热管,它包括:蒸发段、冷凝段、绝热段、工质充注段,其中绝热段又包括一段回复力增强段,回复力增强段是由内表面粗糙度沿程变化的聚苯乙烯管、硅橡胶管、陶瓷管、石墨管或者金属管,其内表面粗糙度的沿程变化使得管子一段呈现亲水性,另一段呈现疏水性,从而增强回复力,使得冷凝段的液态工质顺利回流。本发明通过增加一段回复力增强段,不仅可以解决脉动热管在无倾角和微倾角起振困难的问题,而且使得脉动热管更易实现稳定的单向流动,提高脉动热管在无倾角和微倾角下的当量传热系数。

    全天候太阳能与污水能混合辅助热泵热水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57063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10508928.2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20 Y02E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天候太阳能与污水能混合辅助热泵热水器系统,本发明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太阳能和污水能,减少高品位能源的利用,有效解决热泵冬季结霜问题,有比较大的节能效果,全天候的提供热水和供热制冷等特点。通过收集家用优质杂排水,不仅可以有效节约冲厕、家用绿化灌溉用水,而且可以有效利用这些优质杂排水所蕴藏的丰富的冷量热量,提高热泵的制冷制热效率,并可以有效解决热泵冬季结霜。该系统能够完成传统太阳能热水器和热泵的供热水供热制冷的功能,并且相比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热泵系统,更节能,更能适应气候的变化。

    基于半透膜的热驱动吸收式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43502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56180.1

    申请日:2010-08-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透膜的热驱动吸收式制冷系统,它包括:发生器、第一渗透膜、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蒸发器、第二渗透膜、吸收器、冷却盘管、第二节流元件、溶液泵、加热盘管;本发明可以根据温度的范围选取半渗透膜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部件,使系统不仅体积可以小型化,而且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可以采用无毒、对环境友好、热物性优越的工质,运行压力合适,省去了复杂的机械抽真空装置或自动抽真空装置,运行维护操作简单。

    半渗透膜式吸收式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43501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292661.8

    申请日:2010-09-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渗透膜式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高压罐、节流元件、低压罐,所述的高压罐、低压罐之间设有反渗透装置和溶液泵,反渗透装置包括浓溶液箱、制冷剂箱、浓溶液箱与制冷剂箱之间的半渗透膜、浓溶液箱一侧的密封加压装置;制冷剂箱与高压罐内的发生器相连,浓溶液箱与低压罐内的吸收器相连;溶液泵入口与低压罐体底部的吸收器相连,出口与反渗透装置的浓溶液箱相连。本发明工质对适应性更好,能够有效避免原有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腐蚀、结晶或毒性等问题,拓展了工质对的选择范围,本发明能利用更低品位的低温余热废热,且具有较显著的节能性。

    半渗透膜式吸收式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43501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92661.8

    申请日:2010-09-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渗透膜式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高压罐、节流元件、低压罐,所述的高压罐、低压罐之间设有反渗透装置和溶液泵,反渗透装置包括浓溶液箱、制冷剂箱、浓溶液箱与制冷剂箱之间的半渗透膜、浓溶液箱一侧的密封加压装置;制冷剂箱与高压罐内的发生器相连,浓溶液箱与低压罐内的吸收器相连;溶液泵入口与低压罐体底部的吸收器相连,出口与反渗透装置的浓溶液箱相连。本发明工质适应性更好,能够有效避免原有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腐蚀、结晶或毒性等问题,拓展了工质对的选择范围,本发明能利用更低品位的低温余热废热,且具有较显著的节能性。

    一种基于半透膜的热驱动吸收式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740306U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20295627.1

    申请日:2010-08-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半透膜的热驱动吸收式制冷系统,它包括:发生器、第一渗透膜、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蒸发器、第二渗透膜、吸收器、冷却盘管、第二节流元件、溶液泵、加热盘管;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温度的范围选取半渗透膜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部件,使系统不仅体积可以小型化,而且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可以采用无毒、对环境友好、热物性优越的工质,运行压力合适,省去了复杂的机械抽真空装置或自动抽真空装置,运行维护操作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