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37827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610161257.0
申请日:2006-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间隔纱线的形态稳定性来提高抗压性能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它在双针床经编机上形成,其过程是:以分别对应于前、后针床的织针的梳栉各自垫喂纱线在各针床上形成编链结构组织;以经编机中间部位的梳栉对前后针床的一一对应的织针轮流垫喂纱线进行前后连接编织,即以一定的间隔距离对前后针床的编链进行跨接,形成一条条独立的有一定宽度的梯形带状组织;以分别对应于前针床和后针床织针梳栉对各自针床的织针进行有选择的衬纬或成圈方式的横向连接运动,将各针床编织成的横向不相连接的独立的条状编链在适当的位置两两相连成网眼结构组织,两两编链相连的部分就成为网眼组织的柱体,而不相连的部分就可拉展成为网眼组织的孔眼,这也就是将一条条有一定宽度的梯形带状组织连接成具有厚度的整体结构的间隔型网眼经编织物;对横向连接梳栉,综合考虑两个针床的相互配合进行穿对纱,让前后针床编织成的网眼在织物的横向成为交错配置状态,使将前后针床织针编织成的编链进行跨接的间隔纱线相互间在织物横截面上的几何形态成为连续的“W”形,达到提高的间隔纱线的形态稳定性和间隔织物的抗压能力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037821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610161255.1
申请日:2006-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能够经向夹衬起着加强筋作用的敷材的机织物的形成方法。它是在上下两表层组织织造的同时完成经向敷材在其间的夹衬:织物中的每条经向敷材,其上下位置由两表面层的纬纱进行限位束缚,其左右位置由对上下两表层起连接作用的经纱进行限位束缚。如此,形成了在结构上由两表面层组织和经向夹衬在两层中间的加强筋组成的整体机织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037828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610161256.6
申请日:2006-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面大尺寸网孔结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它在双针床经编机上形成,其过程是:以两把或两把以上的梳栉分别对应于前针床织针和后针床织针进行横向互不相连的编链编织;另以一把或一把以上的梳栉对前后针床的织针编织成的编链以一定的间隔距离进行前后跨接,形成一条条的独立的有一定宽度的梯形带状条组织;再以两把或两把以上的梳栉对各自针床进行衬纬编织,将各自针床编织成的原本横向不相连接的独立的条状编链在网孔的柱体位置两两横连,这也就将一条条有一定宽度的梯形带状条组织连接成了既具有厚度又成为片状整体结构的间隔型网眼经编织物。因为梯形带状条组织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又因为在设计和制造时,衬纬纱线可以根据网眼的大小对需要成为网眼组织的柱体部分方便地实现两两横连,以及对柱体及柱体之间的连接边进行长度的控制,这就达到了双面大尺寸网孔结构经编间隔织物编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0595362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610161257.0
申请日:2006-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间隔纱线的形态稳定性来提高抗压性能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它在双针床经编机上形成,其过程是:以分别对应于前、后针床的织针的梳栉各自垫喂纱线在各针床上形成编链结构组织;以经编机中间部位的梳栉对前后针床的一一对应的织针轮流垫喂纱线进行前后连接编织,即以一定的间隔距离对前后针床的编链进行跨接,形成一条条独立的有一定宽度的梯形带状组织;以分别对应于前针床和后针床织针梳栉对各自针床的织针进行有选择的衬纬或成圈方式的横向连接运动,将各针床编织成的横向不相连接的独立的条状编链在适当的位置两两相连成网眼结构组织,两两编链相连的部分就成为网眼组织的柱体,而不相连的部分就可拉展成为网眼组织的孔眼,这也就是将一条条有一定宽度的梯形带状组织连接成具有厚度的整体结构的间隔型网眼经编织物;对横向连接梳栉,综合考虑两个针床的相互配合进行穿对纱,让前后针床编织成的网眼在织物的横向成为交错配置状态,使将前后针床织针编织成的编链进行跨接的间隔纱线相互间在织物横截面上的几何形态成为连续的“W”形,达到提高的间隔纱线的形态稳定性和间隔织物的抗压能力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397712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710133745.5
申请日:2007-09-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圆编织机的磁性引纬方法。在纬纱梭船的前后两侧部位,即与推梭器和挡梭杆相接触的部位,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各安装一组磁铁,使得纬纱梭船与推梭器之间以及纬纱梭船与挡梭杆之间在机器运行的任何时候都保持一定的间距,从而防止对经纱的直接接触、挤压和损伤,因而可扩大圆编织机编织纱线种类的选取范围,能提高织物力学性能,拓展织物的应用领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