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活化H2O2的铁铜β-环糊精聚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233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73701.6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均相类芬顿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即利用柠檬酸与β‑环糊精酯化缩聚交联形成水不溶性的β‑环糊精聚合物,通过金属配位作用结合铁铜双金属催化活性中心,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铁铜β‑环糊精聚合材料,用于催化活化H2O2氧化磺胺类抗生素SAs。在温度为35℃、pH值为3、铁铜β‑环糊精聚合材料投加量为1.2 g/L、H2O2投加量为10 mM、搅拌器转速为500 r/min的条件下,10 min内铁铜β‑环糊精聚合材料类芬顿体系对1 mg/L的磺胺甲基嘧啶(SMR)的去除能力接近90%。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不会产生大量铁泥和绿色环保等特性,有助于推动β‑环糊精在类芬顿环境治理领域的发展,为水环境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治理提供有效参考及新思路。

    一种甘蔗渣木质素酚基协同希瓦氏菌还原Cr(VI)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8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42931.5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渣木质素酚基协同希瓦氏菌还原Cr(VI)的方法。通过优化实验发现引入甘蔗渣木质素酚基协同希瓦氏菌,有效增强希瓦氏菌对Cr(VI)的还原效果。以实现对水环境Cr(VI)污染的修复,修复过程在好氧条件下进行,修复时间为7天,在最适温度、pH、Cr(VI)浓度即温度35℃、pH为7、Cr(VI)初始浓度20mg/L的条件下,三天内甘蔗渣+希瓦氏菌+乳酸钠对Cr(VI)的还原能力接近90%。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可再生等特性,有助于推动希瓦氏菌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发展,为水环境中的Cr(VI)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种利用三维电解耦合铁碳微电解处理胞外聚合物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208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89680.0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维电解耦合铁碳微电解处理胞外聚合物的系统,包括反应器、电极柱、三维粒子电极、挡板、太阳能光伏板组件以及旋涡鼓风机。反应器由电解反应区和曝气增氧区两部分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系统处理胞外聚合物的方法:污水由进水口进入反应器,空气从曝气管经过空气曝气口通入反应器,接通太阳能光伏板组件向阴阳电极柱施加电压,在三维粒子电极的协同作用下,对含胞外聚合物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口排出。本发明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根据废水量设计装置大小,不受水量大小限制,可以大程度的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对胞外聚合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具有广泛的前景和经济利益。

    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材料协同速分生化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314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45298.3

    申请日:2020-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的新型无机-有机材料协同速分生化球,由镂空球壳和其内部的复合填料组成,其制备方法为:取聚氨酯加热熔融,加入火山岩颗粒和过氧化钙粉末,充分混合后倒入模具中,冷却至中心温度不高于110℃后,在模具中放入丝状聚乳酸纤维,使火山岩颗粒、过氧化钙粉末和聚氨酯的混合物作为外层包裹住丝状聚乳酸纤维,充分塑形后进行脱膜处理,得到复合填料;所述丝状聚乳酸纤维位于复合填料的中心;将所述复合填料放入镂空球壳中,即得。本发明的速分生化球耐冲击负荷大,无需活性污泥培菌化阶段,可自行挂膜,产生的污泥量少,简化了处理流程,同时又将污泥的二次污染减少到了最低程度,处理效果好。

    一种处理铅锌废水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5824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06594.4

    申请日:2018-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铅锌废水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1)从铅锌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有絮凝能力的菌株Chryseobacterium sp;(2)将单菌株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制得种子培养液;(3)将步骤(2)所制得的种子培养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制得发酵培养液;(4)将步骤(3)所制得的发酵培养液离心,得到的上清液或上清液提取物即为微生物絮凝剂。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得的絮凝剂对于铅锌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且无二次污染。

    聚合硅酸铁锌-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76642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10596919.1

    申请日:201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硅酸铁锌-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1)室温下称取7.10-11.84g Na2SiO3·9H2O于烧杯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调节pH=5.5,搅拌、静置,即得聚硅酸溶液;(2)称取2.50-6.00g ZnSO4.7H2O和2.50-6.00g的Fe2(SO4)3用蒸馏水溶解,加入到聚硅酸溶液中,搅拌;(3)静置、熟化后得聚合硅酸铁锌絮凝剂;(4)称取1-2g壳聚糖,加入1L体积分数为1-1.5%的冰乙酸,搅拌,1L的容量瓶中定容,制成浓度为1-2g/L的壳聚糖溶液;(5)取50.00-100.00mL壳聚糖溶液,加入15.00-35.00mL聚合硅酸铁锌絮凝剂,调节 pH≤2,静置、加热、熟化;(6)干燥、冷却,粉碎过100目筛。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所得聚合硅酸铁锌-壳聚糖复合絮凝剂性能稳定、储存性能好、使用方便。

    桉树基磁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0747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96141.4

    申请日:201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桉树基磁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1)将桉树锯成块、清洗、干燥后炭化,粉碎过60目筛。(2)按桉树炭:K2CO3:FeCl3的质量比为1:(0.5~2):(0.5~2)分别称取后将它们混合,按1g桉树炭加10mL去离子水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匀后置于振荡器恒温振荡浸渍4~7小时,温度55℃,转速100~150r/分钟,然后置于110℃的电热鼓风烘箱中烘干8~12小时,放入600~900℃温度的马弗炉中活化60~120分钟。(4)用去离子水浸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涤液pH为6~8,干燥,研磨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到桉树基磁性活性炭。本发明原料丰富、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能耗低。桉树炭在加热条件下,活化、赋磁及保护可一步完成。桉树基磁性活性炭应用于水处理技术时易于分离回收,避免二次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一种采用链霉菌降解3,6-二溴咔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88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86298.8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osus.FW‑32)降解3,6‑二溴咔唑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环境有机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osus.FW‑32)接种到含3,6‑二溴咔唑的降解培养基中,33℃恒温摇床降解5 d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培养基中3,6‑二溴咔唑的剩余浓度,以此分析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osus.FW‑32)对3,6‑二溴咔唑的降解效果。该方法对环境适应性强,成本较低,降解5 d后,初始浓度为1 mg/L的3,6‑二溴咔唑的降解率可达86.97%,为解决环境中3,6‑二溴咔唑的降解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水处理微生物高流动载体材料、制备方法及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764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616334.7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处理微生物高流动载体材料、制备方法及水处理方法,所述高流动载体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膨润土40份‑60份、淀粉40份‑60份、粉煤灰10份‑20份、羟基磷灰石10份‑20份、磁粉8份‑13份、凹凸棒土1份‑4份、碳酸钙2份‑6份和碳粉2份‑8份,所述高流动载体材料通过改性混合制得;将制备得到的所述载体材料应用于活性污泥工艺中,可以将污水中微生物生长提供更大的附着表面,从而提高了微生物量及浓度、也利于二沉池中的泥水分离过程,本发明还可以增强载体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和絮凝作用,从而增强微生物活性和新陈代谢作用,达到提高系统处理效果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