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94851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197828.0
申请日:2017-11-2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E01F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F8/0017 , E01F8/0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屏障单元板的制作方法。单元板主要由掺入钢纤维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板、高强钢丝和吸音岩棉组成。通过张拉声屏障单元板中的高强钢丝,即在钢模板两端端板预留上下两排孔洞,将两端带有螺纹的高强钢丝穿过钢模板端板的孔洞,利用测力矩扳手拧紧螺母的方式张拉高强钢丝,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施加预应力。本发明提高了声屏障单元板的刚度,改善抗裂性,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达到更好的吸音隔声效果,并提高单元板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1469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61708.3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2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间接加载试验装置。包括分配梁、二次分配装置、试验梁、液压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底座、工字型横梁、支柱。工字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支柱,液压千斤顶与工字型横梁下翼缘板连接;压力传感器设在液压千斤顶与分配梁之间;试验梁设于底座上,试验梁上设挑耳,二次分配装置放置在试验梁的挑耳上,分配梁放置在二次分配装置上。由液压千斤顶产生荷载,压力传感器读取荷载数据,通过分配梁传递给二次分配装置,再平均施压于试验梁的两侧挑耳上,完成间接加载试验。本发明分配梁与二次分配装置上、下部均能拆卸、拼装与更换,且取材容易,经济实用,适合间接加载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716252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61718.7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111/27 , C04B2201/50 , C04B2201/52 , C04B14/06 , C04B14/062 , C04B18/146 , C04B16/0633 , C04B14/48 , C04B210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渗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抗渗活性粉末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水泥1份、石英砂0.9份、硅灰0.35份、硅微粉0.35份、石英粉0.20份、减水剂0.015份、钢纤维0.7~1.3份、聚丙烯纤维0.0033~0.0066份和水0.28份。本发明添加了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钢纤维使混凝土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得到明显的提高,韧性和延性得到明显改善,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能起到阻裂增韧、抗磨抗渗和提高抗冲击疲劳性能作用,提高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通过配合比中硅灰、硅微粉等超细矿物掺合料优化组合,优化了孔结构,改善了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提升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06387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61709.8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间接加载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分别制作分配梁、二次分配装置、试验梁、液压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底座、工字型横梁、支柱。工字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支柱,液压千斤顶与工字型横梁下翼缘板连接;压力传感器设在液压千斤顶与分配梁之间;试验梁设于底座上,试验梁上设挑耳,二次分配装置放置在试验梁的挑耳上,分配梁放置在二次分配装置上。由液压千斤顶产生荷载,压力传感器读取荷载数据,通过分配梁传递给二次分配装置,再平均施压于试验梁的两侧挑耳上,完成间接加载试验。本发明分配梁与二次分配装置上、下部均能拆卸、拼装与更换,且取材容易,经济实用,适合间接加载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207552956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1595474.0
申请日:2017-11-2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屏障单元板。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屏障单元板包括背板(1)、面板(2)、黑栅布和吸音岩棉(3)、高强钢丝(4)及吸音孔(5);背板(1)和面板(2)之间的空腔内设置黑栅布和吸音岩棉(3),背板(1)和面板(2)内均等间距布置施加了预应力的高强钢丝(4),背板(1)内高强钢丝(4)间距为65mm,面板(2)内高强钢丝(4)间距为45mm;面板(2)设置了吸音孔(5);所述高强钢丝(4)的直径为4‑6mm,两端均带有螺纹。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声屏障单元板的刚度,改善抗裂性,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达到更好的吸音隔声效果,并提高单元板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293457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662816.4
申请日:2018-05-0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声屏障单元板装置。该装置包括立柱、钢筋混凝土底梁、面板、背板、吸音岩棉、槽钢和工字钢。立柱在铁路沿线按设计要求间隔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底梁上,立柱为H型钢。面板和背板通过工字钢固定在立柱上,面板和背板内均匀布置预应力高强钢筋,面板与背板之间的中空部分填充吸音岩棉,吸音岩棉是具有三维无序连通的网状结构,面板具有孔洞,背板为实体,不设孔洞;其中顶端和底端的面板和背板通过槽钢固定在立柱上;槽钢和工字钢的两端及中间设有限位板,在槽钢和工字钢两端与立柱翼缘重合的翼缘处开有螺栓孔,螺栓穿过螺栓孔,螺栓的穿出部分设置螺帽固定。本装置自重较轻、施工简单、运输便利、抗裂性好、使用寿命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56999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0568534.3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间接加载试验装置。包括分配梁、二次分配装置、试验梁、液压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底座、工字型横梁、支柱。工字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支柱,液压千斤顶与工字型横梁下翼缘板连接;压力传感器设在液压千斤顶与分配梁之间;试验梁设于底座上,试验梁上设挑耳,二次分配装置放置在试验梁的挑耳上,分配梁放置在二次分配装置上。由液压千斤顶产生荷载,压力传感器读取荷载数据,通过分配梁传递给二次分配装置,再平均施压于试验梁的两侧挑耳上,完成间接加载试验。本实用新型分配梁与二次分配装置上、下部均能拆卸、拼装与更换,且取材容易,经济实用,适合间接加载试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