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25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04900.X
申请日:2024-10-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21D39/00 , G16C20/10 , G16C20/70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18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提高40Cr/Q345B界面结合宽度的热压缩方法,属于双金属构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现:1)在热压缩前,双金属坯料取至通过离心铸造工艺成形的双金属环坯,沿双金属坯料的高度方向上侧为40Cr钢、下侧为Q345B钢,双金属坯料的直径为D0、高度为H0,界面结合宽度为B0;2)热压缩后,双金属坯料的高度减小至H、直径增大至D、界面结合宽度增大至B,设计出结合宽度B与压缩温度T和压下量ε的数学模型,根据温度和压下量即可确定出界面结合宽度B。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给定的压缩温度和压下量,简单便捷地通过数学模型确定结合宽度,提高了设计效率,得到界面结合较好的双金属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4568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04903.3
申请日:2024-10-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实现双金属环件热辗扩协调变形的方法,属于双金属环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现:1)热辗扩前的双金属环坯通过离心铸造工艺获得;2)首先增大驱动辊转速至0.34 rad/s~0.6 rad/s,从而提高外层变形量至30%~60%,此时保持芯辊进给速度为1.5 mm/s~3.0 mm/s,内层变形量为15%~30%;3)然后降低驱动辊转速至0.30 rad/s~0.48 rad/s,提高芯辊进给速度至2.0 mm/s~3.5 mm/s;4)最后降低芯辊进给速度至1.5 mm/s~3.0 mm/s,保持驱动辊转速0.30 rad/s~0.48 rad/s,直至辗扩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04902.9
申请日:2024-10-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预测双金属热压缩界面冶金结合宽度的方法,属于双金属构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现:1)在热压缩前,双金属坯料取至通过离心铸造工艺成形的双金属环坯,设定其直径D0,高度H0,界面冶金结合宽度B0;2)热压缩后,双金属坯料的高度减小至H、直径增大至D、界面冶金结合宽度增大至B,确定出B与变形温度T、压下量ε和压下速率v的关系式,通过调节热压缩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可实现对界面冶金结合宽度的预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给定的变形温度、压下量和压下速率简单便捷地通过数学模型预测结合宽度,得到界面结合较好的双金属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1874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04911.8
申请日:2024-10-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21H1/06
Abstract: 一种控制热压缩过程中双金属协调变形的方法,属于双金属构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现:1)在热压缩变形前,待压缩的双金属材料为圆柱形坯料,取至通过热辗扩工艺成形的双金属环件,双金属坯料上侧为变形抗力较大的材料、下侧为变形抗力较小的材料;2)热压缩实验在数控油压机上进行,首先将圆柱形坯料加热至待压缩温度T,设定慢速压缩速率为v1,达到的变形量为ε1,然后提高压缩速率至v2,达到的变形量为ε2;3)确定出两层材料的变形量ε1、ε2与压缩温度、压缩速率的数学模型。本发明优点是能够快速设计两种材料的协调变形量,控制双金属材料的协调变形能力,提高了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753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04910.3
申请日:2024-10-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21H1/06
Abstract: 一种提高40Cr/Q345B拉伸过程中协调变形能力的方法,属于双金属构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现:1)在拉伸变形前,待拉伸的双金属材料为薄板料,取至通过热辗扩工艺成形的双金属环件,薄板料一侧为40Cr钢、另一侧为Q345B钢;2)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首先将薄板料加热至待拉伸温度T,设定慢速拉伸速率为v1,达到的变形量为ε1,然后提高拉伸速率至v2,达到的变形量为ε2;3)确定出两层材料的变形量ε1、ε2与拉伸温度、拉伸速度的数学模型,获得二者协调变形的变形量。本发明优点是能够快速设计两种材料的协调变形量,提高双金属材料的协调变形能力,提高了设计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