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6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176283.6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控制单元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此系统包括线体、对接单元、绝缘耐压测试单元、功能测试单元和中控单元;线体用于实现被测单元的传输;绝缘耐压测试单元、功能测试单元安装在线体上且沿线体的传输方法依次布置,绝缘耐压测试单元用于对线体上的被测单元进行自动绝缘电阻测试和耐压测试;功能测试单元用于对线体上的被测单元进行输入输出信号测试、通信功能测试和过程状态采集;对接单元有于将各测试单元的对外接口与被测单元的对外接口进行自动互连;中控单元分别与对接单元、绝缘耐压测试单元和功能测试单元相连,用于实现测试信息的下发和测试过程数据的收集。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2855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1093610.5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轨道车辆用程序自动烧录方法及装置、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步骤包括:S1.在指定位置嵌入烧录程序模块,以及为所需烧录的各程序文件分别配置对应的程序编码;S2.分别获取所需烧录的各程序文件的配置信息生成配置文件;S3.需进行程序文件烧录时,读取配置文件,从配置文件中获取所需烧录的各程序文件的配置信息,根据获取的配置信息中程序编码以及程序存储路径查找到各程序文件,并提取至指定位置处以完成程序文件调用,使用烧录程序模块对调用的各程序文件进行烧录。本发明能够实现在线式程序自动调用及烧录,具有实现方法简单、执行效率以及自动化程度高且无需额外硬件开销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65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462192.0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变流器测试的直流负载及变流器测试系统,其中,该直流负载包括:电容模块,其用于与被测变流器的直流输出端连接;逆变模块,其与电容模块连接,用于将电容模块传输来的直流电转换为相应的交流电,并将该交流电反馈至交流电网。本直流负载能够将被测变流器所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相应的交流电并反馈至交流电网,而不是像现有测试系统那样将直流电全部通过电阻转换为热能而消耗,这样也就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变流器测试系统所存在的电能损耗大的问题。同时,该直流负载由于较少了测试过程中的电能消耗,因此也就降低了试验整体成本,同时达到了降能减排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2927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306980.7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流模块高压测试系统及方法,变流模块高压测试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高压测试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工控机、控制板、PLC和数据采集卡。工控机为测试程序的执行载体,变流模块内部的数据通过控制板传送至工控机的测试程序,测试程序的命令通过控制板传送至被试变流模块。数据采集卡采集变流模块的输出电压、电流数据并将其反馈至工控机。高压测试系统包括:电源系统和负载系统。电源系统、负载系统分别为变流模块提供测试需要的外部激励和负载。工控机通过PLC完成对电源系统、负载系统的控制和数据采集。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变流模块高压测试采用手动操作方式,操作繁琐、易出错,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2929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0705488.8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61/5046 , H04L101/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ES管理的MAC地址自动烧写方法及系统,此方法包括:1)获取MAC地址;2)自动烧写运行时将MAC地址分发到判据和指令中;接收被测品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与合格判据进行比对以判断烧写是否正确;3)将被测品进行断电重启,进行MAC地址自动校验;4)将当前被测品的序列号和订单号发送给MES系统,MES系统收到信息后,将此订单号当前被测品序列号的MAC地址烧写状态标志设置为1;5)MES系统检查当前订单号下所有被测品的烧写状态为1时,则完成所有被测品的MAC地址烧写管理。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烧写效率高且准确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9935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683861.4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4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模块全自动测试系统,包括进样机构、对接机构和测试模块,进样机构与对接机构的入口端相连接;测试模块用于实现网络模块的性能自动测试;对接机构包括上夹具、下夹具和驱动组件,上夹具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上下移动,与下夹具配合实现被测网络模块的夹紧定位;上夹具上设有外壳定位夹紧装置、浮动连接器,外壳定位夹紧装置用于夹紧被测网络模块的外壳;下夹具上设有定位锁紧装置,定位锁紧装置用于定位并锁紧被测网络模块;在上夹具下降过程中,浮动连接器与被测网络模块上的连接器相连实现自动接线,在上夹具上升过程中,浮动连接器与被测网络模块的连接器分离实现自动拆线。本发明实现网络模块自动化、无人化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65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462192.0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变流器测试的直流负载及变流器测试系统,其中,该直流负载包括:电容模块,其用于与被测变流器的直流输出端连接;逆变模块,其与电容模块连接,用于将电容模块传输来的直流电转换为相应的交流电,并将该交流电反馈至交流电网。本直流负载能够将被测变流器所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相应的交流电并反馈至交流电网,而不是像现有测试系统那样将直流电全部通过电阻转换为热能而消耗,这样也就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变流器测试系统所存在的电能损耗大的问题。同时,该直流负载由于较少了测试过程中的电能消耗,因此也就降低了试验整体成本,同时达到了降能减排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9935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0683861.4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4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模块全自动测试系统,包括进样机构、对接机构和测试模块,进样机构与对接机构的入口端相连接;测试模块用于实现网络模块的性能自动测试;对接机构包括上夹具、下夹具和驱动组件,上夹具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上下移动,与下夹具配合实现被测网络模块的夹紧定位;上夹具上设有外壳定位夹紧装置、浮动连接器,外壳定位夹紧装置用于夹紧被测网络模块的外壳;下夹具上设有定位锁紧装置,定位锁紧装置用于定位并锁紧被测网络模块;在上夹具下降过程中,浮动连接器与被测网络模块上的连接器相连实现自动接线,在上夹具上升过程中,浮动连接器与被测网络模块的连接器分离实现自动拆线。本发明实现网络模块自动化、无人化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8627716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710174439.X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流器整机全过程检测覆盖率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目标变流器整机分为器件和导线,分别进行检测覆盖率的分析;S2.通过由步骤S1得到的器件全过程检测覆盖率和导线全过程检测覆盖率,计算出变流器整机全过程检测覆盖率。本申请将变流器整机繁杂的质量属性进行统一,根据器件和导线进行划分,得到八个器件质量属性以及五个导线质量属性;并通过划分不同的检测工序对八个器件质量属性和五个导线质量属性的检出度进行检测,以分别计算出器件全过程检测覆盖率和导线全过程检测覆盖率,从而计算出变流器整机全过程检测覆盖率。本方法避免了以往对变流器整机全过程检测覆盖率计算出现的重复和遗漏的情况,有效提高了检测覆盖率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2425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710635801.9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1
Abstract: 一种变流器模块测试系统,其包括:供电装置,其用于为被测变流器模块以及测试系统中的用电器件供电;脉冲分配装置,其用于为被测变流器提供脉冲驱动信号;测试过程控制装置,其用于向供电装置和脉冲分配装置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以使得供电装置向被测变流模块和测试过程控制模块的用电器件提供电能,并使得脉冲分配装置生成相应的脉冲驱动信号并将脉冲驱动信号发送至被测变流器模块;自动测量装置,其用于根据测试过程控制装置所发送来的控制指令对被测变流器模块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本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变流器模块的测试效率,其测试一台变流器模块的时间通常能够小于或等于5分钟,从而能够有效满足自动化生产线节拍时间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