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470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80046250.X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离心式送风机具备离心风扇(12)和分离筒(18)。离心风扇具有分离板(13)。分离筒相对于多个叶片配置在离心风扇的径向的内侧,并将朝向离心风扇而去的空气流分离成两个空气流。分离板在将两个空气流分离的状态下使这两个空气流从离心风扇吹出。分离板具有内侧端面(131),该内侧端面在分离板的径向的内侧的端的位置处从轴向的一侧向另一侧延伸。分离筒具有分离筒端面(181),该分离筒端面在分离筒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端的位置处从轴向的一侧向另一侧延伸。分离筒端面和内侧端面中的一个端面的轴向上的高度(H1)比分离筒端面和内侧端面中的另一个端面的轴向上的高度(H3)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38470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80046250.X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离心式送风机具备离心风扇(12)和分离筒(18)。离心风扇具有分离板(13)。分离筒相对于多个叶片配置在离心风扇的径向的内侧,并将朝向离心风扇而去的空气流分离成两个空气流。分离板在将两个空气流分离的状态下使这两个空气流从离心风扇吹出。分离板具有内侧端面(131),该内侧端面在分离板的径向的内侧的端的位置处从轴向的一侧向另一侧延伸。分离筒具有分离筒端面(181),该分离筒端面在分离筒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端的位置处从轴向的一侧向另一侧延伸。分离筒端面和内侧端面中的一个端面的轴向上的高度(H1)比分离筒端面和内侧端面中的另一个端面的轴向上的高度(H3)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81387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80067364.X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33 , F25B39/00 , F25B39/02 , F25D21/14
Abstract: 在室内空调单元(10)中,在分割壳体(11a)形成有主水接收部(50)、主排水口(52)、侧壁(61)、副排水口(100)、分离壁(80)、缺口(81)、飞沫储水部(73)、通路(74)及倾斜部(75)。侧壁(61)、副排水口(100)、缺口(81)、飞沫储水部(73)、通路(74)及倾斜部(75)被分别定位成:在冷凝水的水面到达分割壳体(11a、11c或者11a、11d)之间的嵌合部前,使冷凝水从主水接收部(50)通过缺口(81)到达副排水口(100)。
-
公开(公告)号:CN10970333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242464.8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尼舒劳斯·斯普纳尔 , 关户康裕 , 克里斯托弗·维希涅夫斯基 , 平井伸一郎
IPC: B60H1/3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车辆下方安装的冷却组件及制冷系统。冷却组件包括壳体(206,406)、板式冷凝器(214,308,414)和冷凝器风扇。壳体(206,406)被配置成附接在车辆(100,204,404)的底板(106,202,402)下方并且附接至车辆(100,204,404)的底板(106,202,402)。壳体(206,406)包括顶壁(208,408)、侧壁(210,410)和底壁(212,412)。板式冷凝器(214,308,414)被设置在壳体(206,406)内,并且当壳体(206,406)被附接至车辆(100,204,404)时被水平定向。冷凝器风扇组件(216,310,416)被设置在壳体(206,406)内,并且竖直地引导空气通过顶壁(208,408)、底壁(212,412)和板式冷凝器(214,308,414)。
-
公开(公告)号:CN10551781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80048912.4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064 , B60H1/00028 , B60H1/00671 , B60H1/00678 , B60H1/00692 , B60H1/12 , B60H2001/00121 , B60H2001/00135 , B60H2001/00164 , B60H2001/00185 , B60H2001/00714 , B60H2001/00721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单元具备:具有脸部开口部(15a)和足部开口部(15b)的壳体(11);配置于壳体内的加热用热交换器(13);将加热用热交换器的空气流下游侧区划成第一通路和位于第一通路的下方的第一分隔板(22);形成于第一分隔板的空气流下游侧并使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连通的第一开口部(30);在加热用热交换器的空气流下游且在第一通路内在与所述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第三通路(25)的第二分隔板(23);位于第二分隔板的空气流下游侧并使第二分隔板的上侧与下侧连通的第二开口部(31);及开闭第一、第二开口部的切换门(50)。在切换门打开第一开口部并关闭第二开口部的空调模式中,第三通路内的空气被第二分隔板及切换门向足部开口部引导。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切换门使从加热用热交换器通过分隔板之间而吹出的热风向足部开口部侧流动,因此能够使脸部开口部的吹出空气温度与足部开口部的吹出空气温度的温度差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05008161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480010234.2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33 , F24F13/222 , F24F2013/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水装置及具有它的空调装置,该排水装置将空调装置(1)所产生的冷凝水回收并排出,具有:在排出冷凝水的排水状态下可将冷凝水排出的排水通道(24、224、8213);以及可将所述排水通道封闭及开放的开闭部件(23、223、823、923、40、50)。在处于除了所述排水状态外的非排水状态时,所述开闭部件将所述排水通道封闭成限制因动压产生的空气移动。在处于所述排水状态时,所述开闭部件使冷凝水通过所述排水通道而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5813870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480067364.X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33 , F25B39/00 , F25B39/02 , F25D21/14
Abstract: 在室内空调单元(10)中,在分割壳体(11a)形成有主水接收部(50)、主排水口(52)、侧壁(61)、副排水口(100)、分离壁(80)、缺口(81)、飞沫储水部(73)、通路(74)及倾斜部(75)。侧壁(61)、副排水口(100)、缺口(81)、飞沫储水部(73)、通路(74)及倾斜部(75)被分别定位成:在冷凝水的水面到达分割壳体(11a、11c或者11a、11d)之间的嵌合部前,使冷凝水从主水接收部(50)通过缺口(81)到达副排水口(100)。
-
公开(公告)号:CN105517819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480048912.4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064 , B60H1/00028 , B60H1/00671 , B60H1/00678 , B60H1/00692 , B60H1/12 , B60H2001/00121 , B60H2001/00135 , B60H2001/00164 , B60H2001/00185 , B60H2001/00714 , B60H2001/00721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单元具备:具有脸部开口部(15a)和足部开口部(15b)的壳体(11);配置于壳体内的加热用热交换器(13);将加热用热交换器的空气流下游侧区划成第一通路和位于第一通路的下方的第一分隔板(22);形成于第一分隔板的空气流下游侧并使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连通的第一开口部(30);在加热用热交换器的空气流下游且在第一通路内在与所述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第三通路(25)的第二分隔板(23);位于第二分隔板的空气流下游侧并使第二分隔板的上侧与下侧连通的第二开口部(31);及开闭第一、第二开口部的切换门(50)。在切换门打开第一开口部并关闭第二开口部的空调模式中,第三通路内的空气被第二分隔板及切换门向足部开口部引导。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切换门使从加热用热交换器通过分隔板之间而吹出的热风向足部开口部侧流动,因此能够使脸部开口部的吹出空气温度与足部开口部的吹出空气温度的温度差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06170411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80018137.2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028 , B60H1/00842 , B60H2001/00092 , B60H2001/00135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具有电动机(22a)、风扇(22b)及送风壳体(22c)的电动送风机(22);使从送风壳体吹出的空气向车室内流通的空调壳体(11);配置于空调壳体内,且冷却从送风壳体吹出的空气的冷却用热交换器(30);及配置于空调壳体内的冷却用热交换器的空气流上游侧,且将空调壳体内分隔成第一通风路径(13a,13c,13d)及第二通风路径(13b,13e,13f)的分隔壁(19,84a,84b)。在空调壳体的冷却用热交换器的空气流上游侧的部位(17)连接有送风壳体。分隔壁通过空调壳体的冷却用热交换器的空气流上游侧的部位(17)被支承,并以沿着从送风壳体吹出的空气的主流的空气流向(S1,S2)的方式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00816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80010234.2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33 , F24F13/222 , F24F2013/227
Abstract: 一种排水装置,将空调装置(1)所产生的冷凝水回收并排出,具有:在排出冷凝水的排水状态下可将冷凝水排出的排水通道(24、224、8213);以及可将所述排水通道封闭及开放的开闭部件(23、223、823、923、40、50)。在处于除了所述排水状态外的非排水状态时,所述开闭部件将所述排水通道封闭成限制因动压产生的空气移动。在处于所述排水状态时,所述开闭部件使冷凝水通过所述排水通道而排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