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中使用的静电雾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01486307B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0910003483.X

    申请日:2009-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5/057 A61L9/14 B05B5/0255 B60H3/022 B60H2003/026

    Abstract: 一种在机动车中使用的静电雾化器,包括:放电电极;水供应单元,用于冷却所述放电电极以生成在所述放电电极上凝结的水;以及高压施加单元,用于对所述放电电极上的水施加高压,以对水进行静电雾化。所述静电雾化器被设置在所述机动车的顶篷中。所述静电雾化器还包括设在所述机动车的顶篷中的喷射部分和设置在所述喷射部分中的喷射换向单元,其中所述喷射部分用于喷射通过静电雾化生成的荷电水微粒,所述喷射换向单元用于改变所述荷电水微粒的喷射方向。

    静电雾化设备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66849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680040811.8

    申请日:2006-10-30

    Abstract: 一种静电雾化器,其包括外壳和容置在外壳内的静电雾化单元。静电雾化单元包括发射电极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通过冷却发射电极来生成冷凝水。将高电压施加到发射电极并且以静电方式在发射电极的顶端处雾化冷凝水从而产生微小的带电粒子水雾。外壳中容置有风扇和高压电源,该风扇产生用于加速热交换器的散热的空气流;该高压电源产生施加到发射电极的高电压,同时热交换器的散热侧暴露到空气流的空气供应通道。静电雾化单元中形成有用于引入空气流的进气口,并且微小的带电粒子水雾在运载于该空气流上的情况下排放。静电雾化单元和高压电源布置在该空气流通道的相对两侧。用于将风扇产生的空气流供应到静电雾化单元侧的第一进气口和用于将该空气流供应到高压电源侧的第三进气口设置在第二进气口的上游,第二进气口用于将强制空气流引入空气供应通道。

    用于车辆中的静电雾化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01687459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880024053.X

    申请日:2008-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3/0071 B60H3/022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中的静电雾化装备,该装备用于持续地产生由带电的微小水颗粒构成的雾,并通过通风管道(100)将雾扩散到乘客室内。该装备包括用于供给雾的雾化单元(10)及其壳体(50)。壳体具有用于与通风管道相连接的进气口(62)、第一输出口(72)以及第二输出口(76)。壳体的内部空间被分成从进气口通向第一输出口的第一通道(81)和从进气口通向第二输出口的第二通道(82)。送风机(90)产生流经第一通道的第一强制气流和流经第二通道的第二强制气流。雾化单元的雾生成侧(10)设置在第一流动通道内,而该雾化单元的散热器(36)设置在第二流动通道内。

    含有静电雾化器的送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32618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298025.6

    申请日:2010-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3/0071

    Abstract: 送风装置包括带有喷出气流的出口的气流路径和布置在所气流路径外部的静电雾化器,所述静电雾化器用于通过静电雾化产生带电水粒子。所述在静电雾化器内产生的带电水粒子通过连通路径被供应进气流路径。含有活性炭的蜂窝过滤器被布置在所述连通路径内。

    包含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

    公开(公告)号:CN101846378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55690.X

    申请日:2010-03-25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的气流管道,包含抽入空气的进气口,以及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并排放空调气流的出气口。与空调机一起使用的静电雾化装置与所述气流管道连通,并包括放电电极、将水供应给所述放电电极的供水装置、以及高压施加装置,所述高压施加装置将高压施加给放电电极以通过静电雾化生成带电荷的水微粒。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在产生带电荷的水微粒时附加产生臭氧,并将臭氧连同所述带电荷的水微粒一起排放到所述气流通道中。控制器在所述空调机运行期间,把从所述气流通道的所述出气口排出的臭氧浓度控制在适当的浓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