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97331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0610105690.2
申请日:2006-07-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87 , H01M2300/004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包括集电基材、和在集电基材上备有多个合剂层的正极涂膜;正极涂膜含有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发热开始温度不同的2种或更多种的含锂化合物,在2种或更多种的含锂化合物中,至少1种含锂化合物具有300℃以上的发热开始温度;与集电基材最近的第1合剂层,含有至少1种所述发热开始温度在300℃以上的含锂化合物。由此,可以切实抑制针刺试验中的电池过热,并且能够提供高容量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
-
公开(公告)号:CN101320822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810110379.6
申请日:2008-06-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0404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623 , H01M4/66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的制造方法。该电池包括正极混合剂层(1B)设置在正极集流体(1A)上的正极(4)、负极混合剂层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配置于正负极之间的隔膜及非水电解液。正极集流体(1A)由含铝的导电体形成。正极混合剂层(1B)有第一混合剂层(11)和形成在第一混合剂层(11)上的第二混合剂层(12)。第一混合剂层(11)由包含可溶于或可分散于水中的第一有机材料的第一混合剂材料形成。第二混合剂层(12)由包含可溶于或可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的第二有机材料的第二混合剂材料形成。能提供即使电池造成内部短路也能容易地抑制电池热失控的、安全性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308921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810100250.7
申请日:2008-05-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2 , H01M10/0525 , Y10T307/7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具有:多个电池;切换部,切换上述多个电池间的连接;短路电池检测部,在上述多个电池中的任意一个发生内部短路的情况下,检测出发生该内部短路的电池;切换控制部,在由上述短路电池检测部检测出发生上述内部短路的电池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切换部切换上述多个电池间的连接,以构成串联连接发生该内部短路的电池和其他电池中的至少一个的闭合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199079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680021280.8
申请日:2006-01-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1653 , H01M2/166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4/525 , H01M10/423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具有电极组、非水电解质以及收纳有该电极组和非水电解质的电槽罐,其中,电极组含有正极、负极、介于所述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层,并对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终止电压进行设定,以便使电极组的能量密度达到700Wh/L以上;隔膜层含有多孔质耐热层;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发生内部短路时的短路面积A与多孔质耐热层因发热而产生的减少面积B之间满足:1≤(A+B)/A≤10。
-
公开(公告)号:CN101636872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80007294.3
申请日:2008-03-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91 , H01M2/16 , H01M2/168 , H01M10/052 , H01M10/443 , H01M10/4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系列二次电池的快速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在本发明中,充电电流被维持为预先规定的恒定的快速充电电流(S1),而且,在端子电压V1(S6)达到充电结束电压Vf’的时刻判定为满充电(S7),该充电结束电压Vf’被设定为在预先设定的初始充电结束电压Vf加上电压下降量VD(S4)而得到的电压(S5),其中,该电压下降量VD是将根据二次电池的温度T(S2)推定的内阻值(S3)和快速充电电流值相乘而得到的。因此,可替代以往的CC-CV充电,在防止过充电的同时,自始至终供给恒定的大电流,并快速充电至满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1553950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780041758.8
申请日:2007-1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G01R31/025 , G01R31/3641 , H01M10/052 , H01M10/4285 , H01M10/48 , H01M10/488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改良了涉及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消除评价结果的参差不齐,正确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通过使用发生内部短路时所得到的电池信息几乎不因电池的结构发生变化的内部短路发生方法,使电池发生内部短路,检测此时的电池信息,由此正确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特定安全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820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443.3
申请日:2008-04-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 , H01M4/483 , H01M4/525 , H01M4/5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4),具有正极集电体和设立在正极集电体的表面且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负极(6),具有负极集电体和设立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且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合剂层;隔膜(5),配置在正极(4)和负极(6)之间;电池壳体(1),用于收纳将隔膜(5)配置在正极(4)和负极(6)之间并卷绕或层叠而成的极板组(7)连同电解液。充电后,取下隔膜(5)使正极合剂层的表面和负极合剂层的表面互相接触,在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上分别设立端子并测量端子间的阻抗值时,阻抗值为1.6Ω·cm2以上,并且电池壳体(1)与正极(4)和负极(6)电绝缘。这样,在电池发生内部短路时,或电池因钉刺或压坏而遭到破坏时,可以防止电池的异常发热。
-
公开(公告)号:CN101233628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680027692.2
申请日:2006-07-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在钉刺试验和压坏试验等中,在曝露于严酷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高度的安全性,而且也具有优良的输出特性。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其具有:包含能够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的活性物质粒子的合剂和附载所述合剂的集电体,其中,在集电体的表面具有凹部;相对于集电体的合剂附载面积,凹部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为30%以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在垂直于电极面同时切断合剂和集电体所得到的断面中,凹部的最大深度为1μm以上;或者集电体的平均厚度和集电体的最大厚度之差为0.35μ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32106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04828.9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H01M10/0587 , H01M10/4285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的内部短路时的安全性评价方法,该电池具备:电极组,其通过层叠具有正极集电体及设在所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板、具有负极集电体及设在所述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板、被配置在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膜,卷绕层叠体而成;电解质;以及收纳电极组及电解质的外装壳体。通过在电池内部只使正极板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板之间短路,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48399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110050661.1
申请日:2007-1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G01R31/025 , G01R31/3641 , H01M10/052 , H01M10/4285 , H01M10/48 , H01M10/488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改良了涉及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消除评价结果的参差不齐,正确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通过使用发生内部短路时所得到的电池信息几乎不因电池的结构发生变化的内部短路发生方法,使电池发生内部短路,检测此时的电池信息,由此正确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特定安全性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