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968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0928216.3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7 , H01M2/0262 , H01M2/0285 , H01M2/14 , H01M10/0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200/00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H01M10/058 , H01M10/058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二次电池(10),包含:由以铝为主成分的金属形成的壳体(12);收纳于壳体的层叠电极体(30);将层叠电极体的负极与负极端子(17)电连接的负极集电板(40);将层叠电极体的正极与正极端子电连接的正极集电体;配置于壳体与层叠电极体之间的第1金属板(50)、(54);以及配置于壳体与第1金属板之间的绝缘材料制的垫片(60)。壳体与正极电连接,或者经由绝缘部件配置于第1金属板的第2金属板与正极电连接。负极集电体与第1金属板通过接触而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417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80043165.6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525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T10/7011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具备正极集电体和附着于正极集电体的正极合剂层,正极合剂层包含含有第一活性物质颗粒和第二活性物质颗粒的正极活性物质。第一活性物质为锂锰复合氧化物,第二活性物质为锂镍复合氧化物。正极活性物质中含有的第一活性物质颗粒的比例为51体积%以上且90体积%以下,并且、第一活性物质颗粒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具有大粒径侧的第一峰和小粒径侧的第二峰。对应于大粒径侧的第一峰的第一粒径D1是对应于小粒径侧的第二峰的第二粒径D2的2.5倍以上且5.0倍以下。第二活性物质颗粒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具有对应于满足D1>D3>D2的第三粒径D3的第三峰。
-
公开(公告)号:CN100521297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610075318.1
申请日:2006-04-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4/0404 , H01M4/139 , H01M10/052 , Y10T29/10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 , Y10T29/49112 , Y10T29/49114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片状电极,包括集电器和在其每一面上载有的电极混合物层。将该电极在其纵向弯曲,从而在缠绕时至少在位于所述集电器内侧的所述电极混合物层中产生许多裂纹,使得所述裂纹在与所述电极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所述电极混合物层的表面延伸至所述集电器。该弯曲处理包括步骤:以比所述缠绕核心的曲率小的曲率弯曲所述电极至少一次;和之后以与所述缠绕核心的曲率相等或比所述缠绕核心的曲率大的曲率弯曲所述电极。例如,该过程可以通过排列辊使它们的直径逐渐降低并将所述电极压在这些辊上来进行。本发明提供一种缠绕形成电极组件时不破损的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484339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3153622.0
申请日:2003-08-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3/08 , F28F2013/008 , H01M10/613 , H01M10/635 , H01M10/637 , H01M10/643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10/663 , H01M10/667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的热控制装置包括散发因电池的充放电而产生的热量的散热部,和因热量而形状发生变化的热控制部。通过该结构,在防止电池变为异常高温的同时,在低温时,防止电池的过度散热,从而防止电池的输出特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308921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810100250.7
申请日:2008-05-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2 , H01M10/0525 , Y10T307/7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具有:多个电池;切换部,切换上述多个电池间的连接;短路电池检测部,在上述多个电池中的任意一个发生内部短路的情况下,检测出发生该内部短路的电池;切换控制部,在由上述短路电池检测部检测出发生上述内部短路的电池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切换部切换上述多个电池间的连接,以构成串联连接发生该内部短路的电池和其他电池中的至少一个的闭合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292863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80005367.2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44 , H02J7/0086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经得住长时间使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结束的判定方法。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含有1种具有橄榄石晶体结构的锂化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并含有石墨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所述判定方法包含以下工序:用时间Ti1进行电量Xc的充电的S1工序;S1工序结束后,在时间Yc期间停止充电,经过该Yc后测定电池电压Vi1的S2工序;S2工序结束后,用时间Ti1进行电量Xc的充电的S3工序;S3工序结束后,在时间Yc期间停止充电,经过该Yc后测定电池电压Vi2的S4工序,以及将Vi2-Vi1与规定电压差Vi3进行比较,如果Vi2-Vi1>Vi3,则判定充电结束,如果Vi2-Vi1≤Vi3,则判定充电未结束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055022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45432.2
申请日:2010-11-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2/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6 , H01M2/1653 , H01M4/131 , H01M4/48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可防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短路。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含有含锂复合氧化物的正极、可嵌入及脱嵌锂离子的负极、和配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多孔质绝缘体,其通过将包含正极、负极和多孔质绝缘体的电极组与非水电解质一起封入到电池壳中而形成,多孔质绝缘体的葛尔莱数为100[sec/100ml]以上且1000[sec/100ml]以下,多孔质绝缘体的平均孔径为0.05μm以上且0.15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0424917C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580001095.8
申请日:2005-05-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8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62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H01M2004/025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提供内部短路及过度充电两方面的安全性均得到提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由复合锂氧化物构成的正极、负极,以及非水电解溶液;正、负极的至少一方,在与另一电极相对向的面上,具有含无机氧化物填充物与粘合剂的多孔膜,该电极表面有部分凸部。该凸部既可以是设在多孔膜本身上的凸起,也可以是设在合剂层上的凸起形成的凸部。此外,还可以具备有隔板。也可以在隔板上设置多孔膜来代替上述的多孔膜。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251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910226481.7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渡边耕三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C01G45/1228 , C01G45/1242 , C01G51/42 , C01G51/50 , C01G53/42 , C01G53/50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6/40 , H01M4/50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通式(1)表示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以及包含所述含锂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系二次电池。LixMyMe1-yO2+δ式中,M表示选自Ni、Co及Mn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e表示与M不同的金属元素,0.95≤x≤1.10、0.1≤y≤1。对含有M及Me的化合物和锂化合物进行烧成,用含有N-甲基-2-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咪唑啉酮(DMI)、二甲基亚砜(DMSO)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水溶性极性非质子性溶剂的清洗液来清洗上述得到的烧成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569051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880001225.1
申请日:2008-08-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 , H01M2/14 , H01M4/13 , H01M4/622 , H01M4/623 , H01M4/66 , H01M4/661 , H01M10/0431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02P70/54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4)、负极(5)、多孔质绝缘层(6)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正极(4)在正极集电体上设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正极合剂层,所述多孔质绝缘层(6)被配置在正极(4)和负极(5)之间。正极(4)的拉伸延伸率为3.0%以上,正极集电体由含铁的铝形成。这样,通过在不导致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容量下降的情况下提高正极的延伸率,即使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因压破而破裂,也能抑制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内的短路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