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7510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468338.2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多环聚酮化合物在制备抗疱疹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的聚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单纯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s,CMV)四种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本发明所涉及的化合物与上市药物阿昔洛韦等相比,表现出相当的活性,但作用机制不同,可克服现有上市药物的耐药性。因此,此类化合物在治疗HSV‑1、HSV‑2、VZV和CMV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相关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7510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68338.2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多环聚酮化合物在制备抗疱疹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的聚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单纯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s,CMV)四种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本发明所涉及的化合物与上市药物阿昔洛韦等相比,表现出相当的活性,但作用机制不同,可克服现有上市药物的耐药性。因此,此类化合物在治疗HSV-1、HSV-2、VZV和CMV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相关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7968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65130.2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多环聚酮化合物在制备抗疱疹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的聚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单纯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s,CMV)四种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本发明所涉及的化合物与上市药物阿昔洛韦等相比,表现出相当的活性,但作用机制不同,可克服现有上市药物的耐药性。因此,此类化合物在治疗HSV-1、HSV-2、VZV和CMV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相关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417697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610347417.4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93/08 , A61K31/35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苯三酚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间苯三酚衍生物是(±)Myrtucyclitone C和(±)Myrtucyclitone D,结构如式I所示。(±)Myrtucyclitone C和(±)Myrtucyclitone D是由38个碳原子组成的环聚酮‑间苯三酚‑环聚酮三聚体,且其中一个环聚酮片段发生重排,是具有新颖骨架结构的化学实体;该类化合物在较低浓度下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葡菌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对真核细胞毒性很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41769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0347417.4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93/08 , A61K31/352 , A61P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苯三酚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间苯三酚衍生物是(±)Myrtucyclitone C和(±)Myrtucyclitone D,结构如式I所示。(±)Myrtucyclitone C和(±)Myrtucyclitone D是由38个碳原子组成的环聚酮-间苯三酚-环聚酮三聚体,且其中一个环聚酮片段发生重排,是具有新颖骨架结构的化学实体;该类化合物在较低浓度下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葡菌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对真核细胞毒性很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13000.4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311/96 , C07D493/10 , A61K31/35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环聚酮类化合物和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应用,所述多环聚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类型与现有抗骨肉瘤化疗药物不同,为具有全新结构的化合物,同时发明人经过实验发现所述多环聚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骨肉瘤细胞143B和U2OS活性,部分化合物的抗骨肉瘤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该结果进一步表明本申请的多环聚酮类化合物能够显著抑制骨肉瘤的生长,有望发展成一类新型抗骨肉瘤药物,可用于治疗骨肉瘤及其所引起的骨关节疼痛和肺病等疾病。进一步地,本发明采用的多环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高效且简洁,同时具有良好的原料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7398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317611.8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7048 , A61P31/10 , A61K31/592 , A61K31/5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真菌所致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所述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与维生素D的质量比为600:1~5:1,优选为250:1~25:1。本申请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真菌活性,其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739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17611.8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7048 , A61P31/10 , A61K31/592 , A61K31/5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真菌所致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所述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与维生素D的质量比为600:1~5:1,优选为250:1~25:1。本申请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真菌活性,其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