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以及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916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236993.5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以及变速器的制造方法。变速器具有环状弹性部件和旋转体。环状弹性部件具有弹性并且呈环形状,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体配置于环状弹性部件的径向内侧,并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按压环状弹性部件的内周面。环状弹性部件具有位于径向内侧的环状的内侧区域和位于径向外侧的环状的外侧区域。在外侧区域中的至少第1区域中存在压缩残余应力。第1区域表示外侧区域中的在径向上隔着内侧区域而与旋转体相对的区域。

    波动齿轮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69645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80045728.2

    申请日:2018-07-10

    Abstract: 波动齿轮装置具备:非正圆凸轮,其以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挠性轴承,其安装于非正圆凸轮的外周面,该挠性轴承的径向的长度根据非正圆凸轮的旋转而沿周向变化;挠性外齿齿轮,其呈沿轴向延伸的筒状,其轴向的下侧端部安装于挠性轴承的外周面,在下侧端部的外周面上,该挠性外齿齿轮的多个外齿以恒定的间距沿周向设置;以及内齿齿轮,其配置于挠性外齿齿轮的径向外侧,具有与多个外齿不同齿数的内齿,该内齿齿轮与挠性外齿齿轮局部啮合。挠性外齿齿轮的下侧端部的内周面至少与挠性轴承的外周面的轴向上侧接触。从挠性轴承的外周面与挠性外齿齿轮的下侧端部的内周面的接触位置起在轴向下侧设置有空间。

    扭矩检测传感器、动力传递装置及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511227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99085.9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高精度地检测对圆形体施加的扭矩,而且也可适用于小径的圆形体的扭矩检测传感器、动力传递装置及机器人。扭矩检测传感器检测对圆形体施加的扭矩,且包括具有导体层的基板。导体层包含电阻线图案。电阻线图案包含圆弧状或圆环状的第一电阻线图案,将相对于圆形体的半径方向而向圆周方向的其中一侧倾斜的电阻线沿圆周方向排列多根并串联连接而成。

    波动齿轮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0616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80005391.7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波动齿轮装置具有输入部、波动发生器、挠性外齿齿轮以及刚性内齿齿轮。输入部和波动发生器以减速前的第1转速进行旋转。挠性外齿齿轮具有挠性的筒状部。在筒状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外齿。刚性内齿齿轮位于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在刚性内齿齿轮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内齿。多个外齿中的一部分的外齿通过被波动发生器按压而与内齿啮合。而且,伴随着波动发生器的旋转,内齿与外齿的啮合位置以第1转速在周向上变化。其结果为,由于内齿与外齿的齿数之差,挠性外齿齿轮相对于刚性内齿齿轮以减速后的第2转速进行相对旋转。筒状部至少在啮合位置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逐渐扩径。另外,在筒状部与波动发生器之间设置有环状的弹性环。

    扭矩检测传感器、动力传递装置及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511227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799085.9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高精度地检测对圆形体施加的扭矩,而且也可适用于小径的圆形体的扭矩检测传感器、动力传递装置及机器人。扭矩检测传感器检测对圆形体施加的扭矩,且包括具有导体层的基板。导体层包含电阻线图案。电阻线图案包含圆弧状或圆环状的第一电阻线图案,将相对于圆形体的半径方向而向圆周方向的其中一侧倾斜的电阻线沿圆周方向排列多根并串联连接而成。

    波动齿轮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0616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980005391.7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波动齿轮装置具有输入部、波动发生器、挠性外齿齿轮以及刚性内齿齿轮。输入部和波动发生器以减速前的第1转速进行旋转。挠性外齿齿轮具有挠性的筒状部。在筒状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外齿。刚性内齿齿轮位于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在刚性内齿齿轮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内齿。多个外齿中的一部分的外齿通过被波动发生器按压而与内齿啮合。而且,伴随着波动发生器的旋转,内齿与外齿的啮合位置以第1转速在周向上变化。其结果为,由于内齿与外齿的齿数之差,挠性外齿齿轮相对于刚性内齿齿轮以减速后的第2转速进行相对旋转。筒状部至少在啮合位置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逐渐扩径。另外,在筒状部与波动发生器之间设置有环状的弹性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