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0211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89639.3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敦煌研究院 ,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
IPC: B01D45/08
Abstract: 一种除尘装置包括风筒和手柄,风筒头端开口且尾端封闭,风筒内设有包括第一风管本体和第一导流管的第一风管组件以及包括第二风管本体和第二导流管的第二风管组件;第一导流管的外径自风筒尾端向风筒头端的方向逐渐收敛,第一导流管靠近风筒尾端的外壁面与第一风管本体的内壁面贴合以在靠近风筒头端的一侧形成第一间隙;第二导流管的外径自风筒头端向风筒尾端的方向逐渐收敛,第二导流管靠近风筒头端的外壁面与第二风管本体的内壁面贴合以在靠近风筒尾端的一侧形成第二间隙;第一风管本体的外壁面与第二导流管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三间隙,手柄内设有主风道、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一间隙连通,第二支路与第二间隙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010211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910489639.3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敦煌研究院 ,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
IPC: B01D45/08
Abstract: 一种除尘装置包括风筒和手柄,风筒头端开口且尾端封闭,风筒内设有包括第一风管本体和第一导流管的第一风管组件以及包括第二风管本体和第二导流管的第二风管组件;第一导流管的外径自风筒尾端向风筒头端的方向逐渐收敛,第一导流管靠近风筒尾端的外壁面与第一风管本体的内壁面贴合以在靠近风筒头端的一侧形成第一间隙;第二导流管的外径自风筒头端向风筒尾端的方向逐渐收敛,第二导流管靠近风筒头端的外壁面与第二风管本体的内壁面贴合以在靠近风筒尾端的一侧形成第二间隙;第一风管本体的外壁面与第二导流管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三间隙,手柄内设有主风道、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一间隙连通,第二支路与第二间隙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2002966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25826.1
申请日:2010-10-26
Applicant: 敦煌研究院
IPC: E03B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旱井取水的装置,它是由井、拱棚、水汽循环管网;冷凝器和电源组成。水汽循环管网放置于井内.其上端端口与凝结器连接,凝结器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井的上空,置有密闭的拱棚,拱棚棚膜在靠近地面的内侧黏贴一塑料带,与拱棚棚膜呈“V”形槽,V”形槽通过管道与密闭容器连通。本发明特点是在无水源区提供就地取水的装置,旱井取水来水量稳定可靠,可为无水源的干旱区科考、生产、生活解决饮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494366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88308.4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敦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洞窟除湿-温湿度控制装置,它是由除湿机、空调、排水管和电源组成。除湿机和空调放置窟(墓室)内,并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空调压缩机和空调的排水箱放置于洞窟外,排水管分别与空调的排水管和除湿机的排水管用三通连接。本发明可在保证除去洞窟或墓穴地下来水的同时排除外部潮湿、极端干燥等天气过程的影响,保持文物环境空气温湿度稳定,可为洞窟(墓穴)文物的长久保存和实现主动性预防保护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16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454697.2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敦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采集戈壁滩风沙流梯度沙尘组合式集沙器,用于沙尘的收集,便于计算沙通量。其特征是保护支架上分别装有上分别装有菱形状,菱形的顶角为45˚,上下叠加、倾斜组合式集沙盒,组合式集沙盒一侧为进沙口,另一侧为排气口,排气口上罩有400目不锈钢阻沙排气网,组合式集沙盒设有输沙通道,沙尘由输沙通道汇集的固定式集沙漏嘴,固定式集沙漏嘴通过保护桶上的保护桶顶盖,伸入到保护桶内的集沙瓶中。本发明为计算沙通量提供了梯度沙尘组合式的集沙器,研究输沙率与风速及沙粒粒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尘粒的大小和物理——化学性质为研究输沙率与风速及沙粒粒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尘粒的大小和物理——化学性质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251811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87948.3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敦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区荒漠化土地生态恢复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土壤分选、砂下覆膜、洒水引导、植被栽种。本发明立足于干旱区地下潜水来源(新发现)和降水入渗规律,通过机械选粒、地膜覆盖、水分引导和特定的植物栽种,将干旱土壤下的潜水和地上的降水充分利用,达到荒漠化土地生态系统持久恢复的目的。经试验证实:本发明技术可靠,经济实用,从长期看,恢复生态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1265065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17943.X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103/0007 , C04B2111/70 , Y02W30/92 , C04B14/04 , C04B18/08 , C04B22/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理西藏古建筑壁画空鼓病害的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是由主剂PS、粉煤灰,阿嘎土、氟硅酸钠配比构成。灌浆材料无毒、无味,不污染环境,不伤及壁画文物,并采用空鼓灌浆加固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古建筑壁画空鼓面积的延伸,为治理西藏古建筑壁画中大面积空鼓病害及地仗大面积脱落,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灌浆材料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64916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47149.8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敦煌研究院
IPC: A01G22/30 , E04G23/02 , E04B1/66 , C09K17/32 , C09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生物结皮拓殖提升土遗址墙体顶部抗水蚀能力的方法,其为将生物结皮人工培养后接种于土长城遗址墙体顶部裸露的土壤表面,养护促使其成功拓殖和发育,提升抗水蚀能力,本发明涉及土遗址保护技术领域。该利用生物结皮拓殖提升土遗址墙体顶部抗水蚀能力的方法,通过筛选种源、人工培养、接种及养护的方法可短期内形成高覆盖度的生物结皮,显著提升半湿润区土长城遗址墙体顶部防水蚀能力,其与传统的有机、无机保护材料及维管束植被相比,人工接种、培育的生物结皮见效快、成本低、简便快捷、效果明显、易推广;同时,无负面影响,对土长城不产生二次伤害;且固土能力强,能有效提升土长城本体抗水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085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453866.2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敦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壁画试块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古代壁画研究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壁画所在地的黏土、沙子及植物纤维,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利用预处理后的黏土、沙子及植物纤维制备地仗层;在所述地仗层上制备底色层;在所述底色层上绘制绘画层。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壁画试块可用于古代壁画的保护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2599113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054671.7
申请日:2012-03-05
IPC: A01K67/033 , H04N5/2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图像与力数据同步采集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力传感器采集装置和两个高速摄像机采集装置;力传感器采集装置包括力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和力学数据采集及处理计算机,力传感器将信号输出至信号调理模块进行调理,然后由前述计算机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保存;第一高速摄像机采集装置工作在外部触发模式;第二高速摄像机采集装置工作在边沿触发模式;信号发生器产生脉冲信号,从而触发力传感器、第一、二高速摄像机的采集动作。此结构可对昆虫飞行时的姿态及飞行力进行同步测量,适用于需要对运动物体的状态和受力情况进行同步分析的场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