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凹凸滚轮组合的多品种谷物种粒薄层构建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58039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0921764.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基于凹凸滚轮组合的多品种谷物种粒薄层构建装置及其应用方法,该装置可以通过更换不同款式的凹滚轮套来实现不同薄层状谷物种粒的构建,凹滚轮的凹槽可通过谷物种粒的形状进行设计与更换,通过控制气缸的前后运动可控制止通装置的上下止通挡板交替运动,从而控制薄层成型槽内的谷物种粒存储与释放;微调机构可控制薄层成型槽内的厚度,从而控制谷物种粒的成型厚度。本发明体现了其薄层状测量效率高、检测品种多样、后续种粒无干扰与分组测量适用于大规模谷物种粒千粒重测量的优点,使千粒重检测更加流畅,提高了工作效率,可用于千粒重视觉检测装置中生物质种粒群形态的预处理。

    一种基于产氰生物膜反应器的废弃电路板贵金属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11484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539891.7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产氰生物膜反应器的废弃电路板贵金属回收装置,包括培养基储罐、气升环流式生物膜反应器、供气系统、进样装置、电控箱、金属离子在线监控系统及控制系统,气升环流式生物膜反应器内含有生物膜载体,培养基储罐通过培养基泵与气升环流式生物膜反应器上的培养基加入口相连通,供气系统通过气体泵与气升环流式生物膜反应器相连接,进样装置与气升环流式生物膜反应器相连通,气升环流式生物膜反应器上设有用于泵出金属离子溶液的溶液泵,电控箱分别与进样装置、金属离子在线监控系统、控制系统、溶液泵、气体泵及培养基泵相电连接。本发明装置能够实现贵金属高效、稳定的浸出,使用无污染,对环境友好。

    一种容器内置零件检测系统的位姿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976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1006714.8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觉检测系统的位姿标定方法,特别是一种容器内置零件检测系统的位姿标定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与工程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1)对内置零件检测系统进行本体标定,得到本体矩阵;2)对内置零件检测系统进行手眼标定,得到手眼关系矩阵;3)利用上述求出的本体矩阵、手眼关系矩阵将视觉传感器坐标系下的坐标值转换成内置零件检测系统的基座坐标系下,从而获得统一坐标系下的点云数据。本发明提高了容器内置零件的无损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数据融合精度,并在一定程度消除系统误差,改善系统的准确度和可重复度。

    一种单组联排物流斜轮分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5301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13083.X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组联排物流斜轮分拣装置,属于物流设备输送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若干个斜轮组、斜轮组驱动结构、斜轮组转向机构;所述斜轮组驱动结构包括若干个摩擦轮、摩擦动力组、驱动电机;摩擦轮设置在对应固定梁下方;摩擦牵引轮与对应的摩擦轮紧密贴合形成摩擦传动机构;摩擦牵引轮的动力由驱动电机提供;所述斜轮组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转向块、转向轴、换向曲柄、牵引杆;转向轴通过换向曲柄带动牵引杆左右运动,进而带动斜轮组上的滚轮座进行左右运动,实现斜轮组滚轮座的转向。本发明转向灵活度好,占用空间小、易于分拣小体积物件。

    一种容器内置零件检测系统的位姿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976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06714.8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觉检测系统的位姿标定方法,特别是一种容器内置零件检测系统的位姿标定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与工程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1)对内置零件检测系统进行本体标定,得到本体矩阵;2)对内置零件检测系统进行手眼标定,得到手眼关系矩阵;3)利用上述求出的本体矩阵、手眼关系矩阵将视觉传感器坐标系下的坐标值转换成内置零件检测系统的基座坐标系下,从而获得统一坐标系下的点云数据。本发明提高了容器内置零件的无损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数据融合精度,并在一定程度消除系统误差,改善系统的准确度和可重复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