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序三支结构的动态概念学习及知识图谱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874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73754.8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序三支结构的动态概念学习及知识图谱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于给定的原始形式背景以及增量形式背景,根据新增对象与原有对象之间的二元关系,判断新增对象的类别;S2、根据新增对象的类别,基于各类别的性质,对原始概念树进行增量更新,以实现动态概念认知学习;S3、根据步骤S2中概念的动态变化,对原始知识图谱中的各概念节点、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边进行增量删减,以实现对知识图谱的增量式更新。本发明方法结合现有的偏序三支结构生成算法,通过引入增量学习操作,可基于动态数据,实现动态概念认知学习,并实现知识图谱的增量式生成。

    一种针刺辅助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028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17541.X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刺辅助装置,具体涉及安慰针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和针具,所述底板上端固定安装有空心罩壳,所述空心罩壳为半球形,所述空心罩壳顶部开设有槽口。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针刺辅助装置,通过设置的角度调节组件,合理选择进针角度及针刺方向,不仅可以避免组织损伤,更有助于疗效的提高,同时能够保持针对同一腧穴的安慰针刺组与真实针刺组进针角度相同,减少临床研究的干扰因素;设置的内管、外管嵌套滑动来调节伸缩管总长度,既能适应不同规格的针灸针,也可实现提插补泻手法的操作。内管顶端的卡口槽,使针灸针在内管中的位置固定,通过对内管的捻转、提插能够带动其内部针灸针的水平旋转或垂直滑动,满足捻转、提插补泻手法的要求。

    一种基于偏序结构的针灸古籍知识整合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0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68650.1

    申请日:2022-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序结构的针灸古籍知识整合及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定检索方法及策略,从针灸古籍中筛选相关的知识条文,提取相应的概念,转化为形式背景;S2、基于所构建的形式背景,利用偏序结构生成软件,生成合适的知识结构;S3、利用偏序结构生成软件,把知识粒化得到的结构化知识进行整合,以知识图谱进行呈现;S4、基于偏序知识图谱,构建应用模型,利用偏序结构模式匹配软件,进行实际应用。本发明针对目前中医针灸古籍知识获取及应用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引入偏序结构算法,基于中医针灸古籍条文,提取病、症、证、治、穴、术等概念,对概念知识整合,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以进行知识检索、传播、推荐等应用。

    一种针刺辅助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48507U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23328917.3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慰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针刺辅助装置,包括底座、用于将底座粘贴于施针处的柔性粘贴片以及用于进行试验且可穿刺柔性粘贴片的针具;柔性粘贴片两端面均有粘性;底座设有若干贯穿底座底面的施针通道;柔性粘贴片包括形状与底座底面的形状相匹配的施针贴片和安慰贴片;施针贴片与施针通道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穿插针具的第一缺口结构;安慰贴片用于覆盖遮挡施针通道并粘贴于施针处;所述针具可固定于所述安慰贴片。设置底座不仅可以为实施针灸时能够提供定位作用,还能够在进行真实治疗效应和安慰效应的对照试验时保证盲法的实施,底座在能够保证两个组的外观一致,降低破盲的几率。

    一种实验鼠运动记录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278206U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22282418.9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鼠运动记录的实验装置,包括:箱体、依次布设于所述箱体且将其内部分隔成实验腔、间隔腔和驱动腔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实验腔内壁且另一端穿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并布设在驱动腔内的转动件、安装于实验腔内转动件上且用于放置待测实验鼠的调节组件、固设于所述驱动腔内部且输出端与所述转动件相连的驱动件以及布设于所述实验腔内部且位于所述调节组件外侧以形成隔绝腔室的隔绝壳体,通过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便于将箱体分隔成实验腔、间隔腔以及驱动腔,从而将实验腔与驱动腔间隔开,减少位于驱动腔内部驱动设备对于实验实验鼠的电磁干扰,驱动件带动实验腔内部的转动件旋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