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84975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89411.9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L31/0224 , H01L31/04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增加光电转换效率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在传统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表面电极上加入周期性纳米尺寸金属铝圆柱体,引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使吸收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与传统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相比,加入纳米铝圆柱体的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的优点,且工艺实现只需额外增加一次光刻。与常用于等离激元增强的贵金属银相比,使用金属铝可以在得到同样(稍高)吸收增强效果的同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037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20952.3
申请日:2011-05-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20 , B82Y40/00 , H01L31/0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硅纳米柱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在硅纳米柱太阳能电池衬底端表面加入纳米尺寸金属铝圆柱体颗粒,通过引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提升太阳能电池吸收率,从而提高硅纳米柱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金属铝的使用,相对于常用贵金属(如金、银),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得到更好的吸收增强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