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宽带RCS减缩的反射型宽带4-bit编码超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0165414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395660.7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减缩雷达散射截面(RCS)、多谐振极化不敏感的反射型编码超表面。该超表面单元具有旋转对称性,可以产生相同的x极化和y极化的电磁散射响应。为了实现4‑bit相位响应,对超表面单元的尺寸进行了优化,各单元间的相位差为22.5°,宽带(15 GHz ‑ 40 GHz)的反射幅度超过0.9。16个编码状态的相位分别为:θ、θ+22.5°、θ+45°、θ+67.5°、θ+90°、θ+112.5°、θ+135°、θ+157.5°、θ+180°、θ+202.5°、θ+225°、θ+247.5°、θ+270°、θ+292.5°、θ+315°、θ+337.5°。将离散水循环算法应用于阵列单元的设计,得到最优编码序列矩阵,从而得到更好的RCS减缩。分别测量该编码超表面和同样尺寸铜板的RCS进行比较,测量结果表明,在20GHz ‑ 40GHz,RCS降低10dB;在15GHz ‑ 20GHz,RCS降低7.8dB。

    一种用于宽带RCS减缩的反射型宽带4-bit编码超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016541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95660.7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减缩雷达散射截面(RCS)、多谐振极化不敏感的反射型编码超表面。该超表面单元具有旋转对称性,可以产生相同的x极化和y极化的电磁散射响应。为了实现4-bit相位响应,对超表面单元的尺寸进行了优化,各单元间的相位差为22.5°,宽带(15 GHz-40 GHz)的反射幅度超过0.9。16个编码状态的相位分别为:θ、θ+22.5°、θ+45°、θ+67.5°、θ+90°、θ+112.5°、θ+135°、θ+157.5°、θ+180°、θ+202.5°、θ+225°、θ+247.5°、θ+270°、θ+292.5°、θ+315°、θ+337.5°。将离散水循环算法应用于阵列单元的设计,得到最优编码序列矩阵,从而得到更好的RCS减缩。分别测量该编码超表面和同样尺寸铜板的RCS进行比较,测量结果表明,在20GHz-40GHz,RCS降低10dB;在15GHz-20GHz,RCS降低7.8dB。

    超宽带全向微带天线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0696101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38951.9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宽带全向微带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包含:介质基板、四对偶极子天线、四对引向器、一分四功分器和宽带巴伦结构;所述的四对偶极子按2x2结构的排布,通过一分四功分器与宽带巴伦的一端连接,宽带巴伦另一端连接到SMA接头,四对引向器分别位于对应的四对偶极子的前方;所述每一对偶极子均包含两个偶极子臂,这两个偶极子臂分别刻蚀在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个偶极子臂结构相同,并为中心对称。本发明天线阵列可改善天线全向辐射特性,具有超宽带、高全向性特性,同时结构简单、低成本、易于加工。

    一种透射型极化转换超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0756522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710600208.0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波频段电磁波调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透射型极化转换超表面。该极化超表面单元包含三层金属贴片,每两层金属贴片间为介质基板,顶层和底层金属贴片结构相同。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设计顶层、中间层和底层金属贴片的结构尺寸,使得入射的线极化电磁波在经过该超表面结构后继续传播,透射的电磁波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满足电场幅度相等,相位相差90度的条件,从而使得透射的电磁波呈圆极化特性。本发明设计的透射型圆极化超表面具有宽带、超薄、结构简单、低成本等优势,可灵活的控制电磁波的极化状态,在天线、成像、通讯系统、电磁对抗和军事隐身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超材料交叉偶极子圆极化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638488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44979.7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材料交叉偶极子圆极化天线。该天线包含一个交叉偶极子天线、超材料反射面和SMA馈电单元,所述超材料反射面由介质、介质上表面周期性分布的金属贴片和介质下表面反射地板组成。超材料反射面置于偶极子天线正下方,减小背向辐射,提高增益。天线整体具有低剖面,宽带,圆极化特性,同时结构简单,低成本,易于实现。

    一种透射型极化转换超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0756522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600208.0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波频段电磁波调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透射型极化转换超表面。该极化超表面单元包含三层金属贴片,每两层金属贴片间为介质基板,顶层和底层金属贴片结构相同。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设计顶层、中间层和底层金属贴片的结构尺寸,使得入射的线极化电磁波在经过该超表面结构后继续传播,透射的电磁波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满足电场幅度相等,相位相差90度的条件,从而使得透射的电磁波呈圆极化特性。本发明设计的透射型圆极化超表面具有宽带、超薄、结构简单、低成本等优势,可灵活的控制电磁波的极化状态,在天线、成像、通讯系统、电磁对抗和军事隐身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波段宽带高隔离度双圆极化薄膜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485215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71374.4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波段宽带高隔离度双圆极化薄膜阵列天线。该阵列天线结构从上往下依次为:寄生贴片层、辐射贴片层、起支撑作用的蜂窝状纸板介质层、栅格化金属反射板层;其中寄生贴片层和辐射贴片层上表面均有M×N个正方形铜贴片;蜂窝状介质层的上表面为地层,上面刻蚀了M×N对相互垂直的H型缝隙,下表面为馈电网络层,馈电网络由M个3dB电桥和M对一分为八的T型功分器连接组成。信号经馈电网络传输,由H型缝隙耦合到辐射贴片和寄生贴片;栅格化金属反射层置于距离馈电网络层下方四分之一波长处。本阵列天线为柔性可折叠可展开结构,重量降低,带宽增加,且能实现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

    P波段双圆极化螺旋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632914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908413.9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9/27 H01Q1/38 H01Q1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波段双圆极化螺旋天线。该天线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层金属辐射圆环(含射频控制电路)、金属反射地层;每一层的金属都刻蚀在起支撑作用的环氧玻璃布介质上;每一层的金属辐射圆环均由两个半圆环构成,其中第一、三层的金属右半圆环和第二、四层的金属左半圆环通过金属微带连接,组成左旋圆极化螺旋天线,第一、三层的金属左半圆环和第二、四层的金属右半圆环通过金属微带连接,组成右旋圆极化螺旋天线。射频控制电路位于第四层介质上表面,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SMA接头,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左旋圆极化天线和右旋圆极化天线。信号由SMA接头输入,射频控制电路对天线辐射的电磁波极化方式进行选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