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4501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780062372.9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50/411 ,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66 , H01M10/0567
Abstract: 提供因钉刺、压坏等外部冲击引起的内部短路、或者因异物混入等引起的短路时的发热得到抑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和使用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气设备。更具体而言,提供如下锂离子二次电池和使用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气设备。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隔着浸渗有非水电解液的隔膜具备在集电体上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和在集电体上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其中,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是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层,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是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层,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乙烯醇与烯键式不饱和羧酸碱金属中和物的共聚物作为粘结剂,上述隔膜是在高分子基材中含有无机化合物而成的隔膜或者由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0℃以上的高分子构成的隔膜。
-
公开(公告)号:CN10984501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80062372.9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2/16 ,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66 , H01M10/0567
Abstract: 提供因钉刺、压坏等外部冲击引起的内部短路、或者因异物混入等引起的短路时的发热得到抑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和使用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气设备。更具体而言,提供如下锂离子二次电池和使用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气设备。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隔着浸渗有非水电解液的隔膜具备在集电体上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和在集电体上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其中,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是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层,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是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层,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乙烯醇与烯键式不饱和羧酸碱金属中和物的共聚物作为粘结剂,上述隔膜是在高分子基材中含有无机化合物而成的隔膜或者由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0℃以上的高分子构成的隔膜。
-
公开(公告)号:CN1135448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80019686.2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全固体电池在正极层与负极层之间具有固体电解质层,所述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涂敷工序,在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中的至少一者上涂敷包含固体电解质溶液和微粒的涂敷液,所述固体电解质溶液是通过将固体电解质溶解在溶剂中而得到的,所述微粒不溶于所述固体电解质溶液;和析出工序,从所涂敷的所述涂敷液中除去溶剂,以使固体电解质析出在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中的至少一者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88686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780003303.0
申请日:2017-01-26
Applicant: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日本斯频德制造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低湿度空间中能够使用静电消除装置有效地消除静电的低湿度空间中的静电消除结构,其中,低湿度空间(4)构成为,通过形成有通气细孔的吹出面材(22b)从低湿度空间的一侧朝向低湿度空间内供给除湿后的空气,并且从与吹出面材(22b)对置的低湿度空间(4)的另一侧排出气体,并且,在吹出面材(22b)的下游侧配设有静电消除装置(10)。
-
公开(公告)号:CN107534133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18927.5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C01B33/021 , C01B33/06 , H01M4/364 , H01M4/386 , H01M4/622 , H01M4/64 , H01M4/6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负极活性物质间以及负极活性物质与负极集电体的界面上的剥离而使其高容量及循环特性优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及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其是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其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具有三维结构的粘合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由Si相与Si2Ti相的共晶组织构成的Si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459944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80072472.1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日本斯频德制造株式会社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B01F35/213 , B01F25/50 , B01F27/80 , B01F35/20 , B01F35/221 , B01F35/71 , B01F35/75 , B65D90/32 , H01M4/139 , H01M4/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保管水系浆料中的尤其是含有高镍材料的水系浆料的浆料保管装置、浆料制造系统及浆料保管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浆料保管装置具备:保持使用分散装置制备出的含有高镍材料的浆料的保持机构、和抑制水系浆料的pH值上升的pH值上升抑制机构。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抑制含有高镍材料的水系浆料的pH值上升的pH值上升抑制机构,能够抑制保持于保持机构内的水系浆料的基于经时变化的碱化,从而能够抑制浆料的物性发生变化。由此,能够长期稳定地保管含有高镍材料的水系浆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54487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80019686.2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全固体电池在正极层与负极层之间具有固体电解质层,所述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涂敷工序,在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中的至少一者上涂敷包含固体电解质溶液和微粒的涂敷液,所述固体电解质溶液是通过将固体电解质溶解在溶剂中而得到的,所述微粒不溶于所述固体电解质溶液;和析出工序,从所涂敷的所述涂敷液中除去溶剂,以使固体电解质析出在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中的至少一者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37359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80067157.2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H01M10/0562 , H01M4/139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85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固态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正极层与负极层之间具有固体电解质层,其特征在于,包含:将作为固体电解质的硼氢化物溶解于溶剂的固体电解质溶液涂布或含浸于上述正极层和负极层的至少一方的工序;从上述涂布或含浸的固体电解质溶液除去溶剂,而使固体电解质析出于上述正极层和负极层的至少一方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8604671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680058754.X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日本斯频德制造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用浆料的制造方法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用浆料。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用浆料的制造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含碱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浆料的碱成分进行中和之后可靠地将剩余的碳酸气体进行脱气,其包括电极浆料的制造工序,所述电极浆料的制造工序具备:利用溶解于浆料的溶剂中的无机碳来对浆料中的碱成分进行中和处理的工序;及通过产生气蚀使浆料中的无机碳以碳酸气体的形式进行脱气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88868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03303.0
申请日:2017-01-26
Applicant: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日本斯频德制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F3/06 , F24F3/14 , F24F3/161 , F24F7/06 , F24F2003/144 , H05F3/00 , H05F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低湿度空间中能够使用静电消除装置有效地消除静电的低湿度空间中的静电消除结构,其中,低湿度空间(4)构成为,通过形成有通气细孔的吹出面材(22b)从低湿度空间的一侧朝向低湿度空间内供给除湿后的空气,并且从与吹出面材(22b)对置的低湿度空间(4)的另一侧排出气体,并且,在吹出面材(22b)的下游侧配设有静电消除装置(1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