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13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222694.3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丙三醇水溶液和含有催化剂的浓硫酸溶液分别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吡唑中间体,所述吡唑中间体包括3‑羟基丙醛和丙烯醛。本发明的吡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基于微通道反应器的高效换热性能,可明显缩短反应时间,还能防止反应过程中出现返混、碳化以及剧烈放热等不良现象,从而提高吡唑中间体产率,极大程度提高吡唑中间体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49384.5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储水罐、水泵、发电系统、蓄电池和第一加热装置;水泵的进口与储水罐连接,水泵的出口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池连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和/或太阳能发电装置,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和水泵均与发电系统电连接;发电系统连接、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和水泵均与蓄电池电连接,储水罐和水泵均与第一加热装置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当发电量充足时,其在制氢模式下运行,当发电量不足时,其在热备模式下运行,待风力和太阳能恢复供应时,该水电解制氢系统能够迅速切换至制氢模式,从而可以在风力和太阳能供应发生波动时降低对水电解制氢系统的影响,使水电解制氢系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6316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43321.4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氢‑氨的调度控制系统架构及控制方法,其中电‑氢‑氨的调度控制系统架构包括分布式控制系统层、通信信息交换层和调度优化控制层;分布式控制系统层包括电源模块、制氢模块和制氨模块;分布式控制系统层用于实时获取制氢模块、制氨模块和电源模块的运行数据信息;通信信息交换层用于将运行数据信息传输至调度优化控制层;调度优化控制层用于响应于负荷侧需求信息,基于运行数据信息和负荷侧需求信息制定控制指令信息;通信信息交换层还用于将控制指令信息传输至分布式控制系统层。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提高系统的调度优化控制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724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54506.8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中深层地源热泵与太阳能热电集成耦合系统,涉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其中,系统包括:太阳能热电集成模块;热泵机组;太阳能热电集成模块为热泵机组提供电能;保温水箱,用于回收光伏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保温水箱与热泵机组连接;中深层地热换热器,用于吸取中深层地热,中深层地热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保温水箱的地源水进水口连接,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中深层地热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热泵机组的蒸发器进水口连接,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中深层地热换热器与热泵机组连接。本申请提出的系统将光伏、光热和清洁供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效益最大化,且适用于寒冷地区的清洁供暖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7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1798.0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汇能(宁波)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大城市学院 , 上海守众安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47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能源运行决策方法领域,尤其是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场站最优运行决策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步骤一、建立可再生能源制氢场站运营决策确定性模型;步骤二、建立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场站最优决策模型;步骤三、根据可再生能源制氢场站决策模型,获得可再生能源制氢场站合同分解电量、现货市场购电量、氢气产量。本发明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制氢场站确定性最优决策模型。本申请能帮助可再生能源制氢场站在面对多重不确定性时,做出的决策能够将总成本控制在可接受最大成本之下,从而保证其自身基本的经济收益,可为可再生能源制氢场站的运营决策提供有利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0493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75123.2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C6/00 , C25B1/04 , C25B9/70 , C25B15/08 , C01B21/04 , C01C1/04 , F24S20/20 , F01K11/02 , F01D15/10 , F03G6/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大规模长周期储能和快速调峰的电‑氨‑电系统,包括电解水制氢合成氨子系统、燃气轮机子系统、蒸汽朗肯循环子系统和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子系统,通过合成氨装置将电解水生成的氢气、空气分离装置产生的氮气作为原料制取液氨,液氨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首先驱动燃气轮机工作,燃气轮机排气驱动蒸汽朗肯循环子系统进行产功,而蒸汽朗肯循环子系统生成的热水可以直接作为电解水制氢的原料。本申请将波动性可再生电力合成氨,实现了绿电大规模、长周期存储,平抑了可再生电力由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引起的波动性。同时液氨可作为替代性燃料,驱动蒸汽朗肯循环子系统将存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达到高效释能和快速调峰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0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65762.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C1/04 , C25B1/04 , C25B9/00 , C25B15/08 , C01B3/50 , C01B21/04 , C01B13/02 , F24S20/20 , B01D53/26 , H02S40/44 , H02S10/12 , H02J7/35 , H02J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设备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系统,其包括电力装置、制氢装置、空气分离装置和合成氨装置,电力装置包括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风力组件、蓄电件和储存件,蓄电件用于储存来自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和风力组件的电力,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具有通道,通道内通入除盐水,除盐水吸收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上的热量并升温至制氢装置工作温度,通道内的除盐水可流入储存件,通道内的除盐水和储存件内的除盐水均可流入制氢装置,制氢装置用于生产氢气,空气分离装置可生成氮气,合成氨装置与制氢装置和空气分离装置连通,以将氢气和氮气合成氨。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光热一体化设备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系统具有经济性好、稳定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52054.4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5B15/02 , G06N3/006 , C25B15/023 , C25B9/65 , C25B1/0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被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执行,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电力系统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输出功率,及第二时间段内电解水制氢系统的第二输出功率,其中,第一时间段在第二时间段之后,并根据第二输出功率,确定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多个初始参数,再确定与每个初始参数对应的目标参数,再将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初始参数更新为目标参数,再在第一时间段内根据第一输出功率,控制电解水制氢系统运行,由此,能够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有效地抵抗外界干扰,保障电解水制氢系统氢气产出速率稳定,提高氢气生产的稳定性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64730.6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5B15/02 ,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46 , C25B15/023 , C25B1/04 , C01C1/04 , C01B21/04 , C01B32/50 , C07C31/0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氢‑氨/醇的协同管控系统,涉及能源管理、智能控制领域。包括能源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和氢‑氨/醇优化控制模块,其中:能源管理模块用于向生产管理模块发送新能源场站对应的发电预测曲线以及对新能源场站的发电设备进行调控;生产管理模块生成氢‑氨/醇优化控制模块对应的各工段的排产计划,并将排产计划下发至氢‑氨/醇优化控制模块;氢‑氨/醇优化控制模块包括全工段优化模拟单元以及各个工段分别对应的单工段优化控制单元;氢‑氨/醇优化控制模块基于排产计划生成各工段的最优控制策略并生成各工段的操控指令下发至DCS;DCS基于操控指令对各工段进行调节控制并向氢‑氨/醇优化控制模块发送各工段的反馈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53062.5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5B15/023 , C25B15/02 , C25B9/65 , C25B1/04 , C01C1/0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离网型风光制氢合成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风光制氢合成氨系统的新能源发电量,以基于新能源发电量计算风光制氢合成氨系统弃电率为0的最大电解槽数量;基于电解槽‑储能协同运行策略模拟运行风光制氢合成氨系统过程中,在最大电解槽数量的基础上减少电解槽数量,确定满足弃电率约束的最优电解槽数量;根据新能源发电量计算生产周期内每个时段制备的氢量,并基于合成氨负荷预测调整策略确定每个时段合成氨所消耗的氢量;在每个时段制备的氢量及合成氨气所消耗的氢气量的基础上,模拟运行风光制氢合成氨系统确定最优储气罐数量。从而在保障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上,降低风光制氢合成氨系统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