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64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83353.3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LP11模式用于捕获纳米微粒的单模圆台光纤光镊,该单模圆台光纤光镊包括有第一单模光纤,所述第一单模光纤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单模光纤,所述第一单模光纤与所述第二单模光纤错芯连接,且所述第二单模光纤远离所述第一单模光纤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光纤尾纤;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首先截取一段第一单模光纤与一段所述第二单模光纤备用,S2:接着将第二单模光纤一端剥去涂覆层,S3:之后将第二单模光纤的一端进行研磨,S4:最后将第一单模光纤和第二单模光纤进行错芯连接。本发明在捕获半径上有了进一步提升,进而提高了单光纤光镊捕获精度以及捕获半径的同时,也降低了单光纤光镊的制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4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6206.6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致生物微马达的虚拟边界光流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光致生物微马达模块是利用全息光镊捕获数个莱茵衣藻所形成定向运输微粒的微马达,光致生物微马达模块利用莱茵衣藻形成的微流道对微粒定向运输;全息光镊模块包括连续激光器、光学透镜、空间光调制器、高NA物镜、二向色镜、照明光源、样品台以及位移台;微流控模块包括微通道层和玻璃基板组。本发明使用全息光镊捕获莱茵衣藻使其围绕焦点进行转动其鞭毛的摆动会在周围流体中产生稳定的流场,利用光致生物微马达作为驱动源,创建虚拟边界来引导和控制微流体的流动路径和微颗粒的运动轨迹,实现无物理障碍的精确操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4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04202.1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近场光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WGM的单光纤近场光镊,包括二氧化硅中空微球、激光光源和光纤单元,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包括球壳区域和位于球壳区域内部的中空区域,且球壳区域的折射率比中空区域折射率高;激光光源用于放射激光,激光光源以入射角为90°的方式将激光折射进入球壳区域,在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外表面产生倏逝场,激光光源放射的激光波长为980nm激光和532nm。本发明能够将近场光镊和WGM结构结合,通过在球微腔内表面进行全反射而在外表面形成倏逝场,实现捕获纳米量级微粒的功能,并通过改变入射激光的波长来达到纳米微粒在不同位置被捕获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200278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332870.7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D5/3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敏聚合胶的温度-折射率双参量光纤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光源模块、传感探头模块和数据采集分析模块,光源模块包括有超连续光源、2×2光纤耦合器和扇入扇出模块,超连续光源连接至2×2光纤耦合器的端口一,2×2光纤耦合器的端口三和端口四连接至扇入扇出模块。本发明利用光敏聚合胶端面生长的方式形成反射镜进而构成F‑P谐振腔,光束在反射镜和纤芯端面之间来回反射构成F‑P谐振腔,结合PDMS材料涂覆作为温度传感单元,而另一个作为折射率传感单元,每个纤芯都可以独立工作,所以该结构的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温度和折射率的数据,且可以避免该光纤结构受到温度的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