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06037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028499.1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变换器并联外环均流控制器的DC/DC变换器并联外环均流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将并联系统转换为小信号传递函数模型形式;根据占空比到输出电压的小信号开环传递函数获得内环电压控制器;求解单个模块的电压闭环输出阻抗;求解均流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方程;利用H∞鲁棒控制中的回路成形理论,通过设置不同性能的频域加权函数来构造具有理想期望特性的均流环增益。本发明通过将均流控制器的设计转换为设置频域加权函数的鲁棒回路成形问题来进行处理,可以较方便的获得所期望的均流环路特性,特别是在缺乏各并联直流变换器模型差异及模型参数摄动信息的情况下可获得较好的鲁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48257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31915.1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7/4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器并联系统中单个逆变器模块的热投切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系统对逆变器模块施加电压单闭环控制;发出闭合并机开关指令;检测并机开关电流;控制逆变器模块输出电流达到系统负载电流的平均值;控制系统控制逆变器模块转入电压电流双闭环均流控制模式;将逆变器模块由电压电流双闭环均流控制模式转入电流单闭环控制模式;减小逆变器模块输出电流,到达门限值;发出断开并机开关指令;检测并机开关电流;控制逆变器模块转入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模式。本发明可以减小浪涌电压冲击,提高多模块并联的电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69241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511292.7
申请日:2010-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具有轴向和横向磁场特征的高功率密度电机。是由定子、转子、端盖、轴、定子轴承、端盖轴承组成的盘式结构的永磁电机;转子固定安装在轴上,轴两端分别与定子轴承和端盖轴承安装在一起;定子轴承安装在定子轴承室内;端盖轴承安装在端盖轴承室内;使用螺钉,利用定子外侧隔磁环上的通孔和端盖上的螺纹孔,将定子与端盖固定在一起。本发明改进了传统电机的结构和电枢绕组的放置方式,使绕组的端部也能够参与电机的机电能量转换,进而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和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50603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28499.1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515 , H02J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变换器并联外环均流控制器的DC/DC变换器并联外环均流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将并联系统转换为小信号传递函数模型形式;根据占空比到输出电压的小信号开环传递函数获得内环电压控制器;求解单个模块的电压闭环输出阻抗;求解均流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方程;利用H∞鲁棒控制中的回路成形理论,通过设置不同性能的频域加权函数来构造具有理想期望特性的均流环增益。本发明通过将均流控制器的设计转换为设置频域加权函数的鲁棒回路成形问题来进行处理,可以较方便的获得所期望的均流环路特性,特别是在缺乏各并联直流变换器模型差异及模型参数摄动信息的情况下可获得较好的鲁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59326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49969.0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发电机在线并机的三相不间断应急电源及其不间断控制方法,包括由A相、B相、C相、第一直流电源Vdc1、第二直流电源Vdc2、第一电容器Cdc1、第二电容器Cdc2组成的三相四线制结构,串联后的第一直流电源Vdc1和第二直流电源Vdc2与串联后的第一电容器Cdc1和第二电容器Cdc2并联,两个串联的直流电源和两个串联电容器的中点连接在一起,作为三相四线制结构的输出中性线,此中性线与发电机的中性点N连接在一起。本发明实现了应急电源系统与发电机组的无冲击完美切换和柔性控制,显著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48257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31915.1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7/4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器并联系统中单个逆变器模块的热投切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系统对逆变器模块施加电压单闭环控制;发出闭合并机开关指令;检测并机开关电流;控制逆变器模块输出电流达到系统负载电流的平均值;控制系统控制逆变器模块转入电压电流双闭环均流控制模式;将逆变器模块由电压电流双闭环均流控制模式转入电流单闭环控制模式;减小逆变器模块输出电流,到达门限值;发出断开并机开关指令;检测并机开关电流;控制逆变器模块转入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模式。本发明可以减小浪涌电压冲击,提高多模块并联的电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45498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011070.8
申请日:2012-0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径向和横向磁场特征的开关磁阻电机,包括机壳、定子、电缆线、左、右两侧端盖盖体、中间转子、左、右两侧转子、轴,定子磁极安装在定子铁心上并沿定子铁心的周向均匀分布,定子磁极的四个侧面上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安装定子绕组,机壳上开有过线孔,电缆线的一端连接定子绕组、另一端经过过线孔引致电机外部,中间转子磁极安装在中间转子铁心上并沿周向均匀分布,左、右两侧转子的铁心沿圆周均匀分布转子磁极,轴穿过中间转子、左、右两侧转子以及左、右两侧端盖盖体并与中间转子铁心、左、右两侧转子铁心相连。本发明定子绕组的利用率高、功率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505076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910071519.8
申请日:2009-03-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水下球形电机推进器。定子铁心为球形,球形定子铁心表面沿大圆开有三个相互垂直的槽,槽内分别放置三相集中绕组,绕组两两垂直,三相绕组的线圈通过电缆线接到水下密封插头上,定子铁心外面包有与其固定在一起的球形密封壳,球壳形的外转子通过橡胶轴承套在密封壳上,橡胶轴承表面开有水槽,在两个橡胶轴承之间为转子铁心,在转子铁心和密封壳之间留有微小的缝隙,转子铁心、橡胶轴承与转子外壳结合在一起,螺旋桨桨叶直接固定在转子外壳上。本发明实现了水下电机推进器的矢量推进,在提高了推进器性能的同时,可使水下工作装置简化机械结构,减轻质量、缩小体积,具有更好的应用性和更高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95155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197325.5
申请日:2010-06-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具有故障检测和自动重组功能的储能装置及重组方法。由m×n个结构相同的模块化储能单元、备用储能单元、第一输出母线、第二输出母线、第一重组母线、第二重组母线、中央处理器、人机对话装置、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组成具有故障检测和自动重组功能的储能装置。本发明是针对蓄电池组、超级电容器组等这些由大量储能元件单体通过串、并联构成的储能装置,消除由于个别储能元件单体损坏对整体装置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储能装置的运行可靠性而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1789745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00992.7
申请日:2010-0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P9/14
Abstract: 本发明是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太阳能励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太阳能-电能转化装置的输出经过电流传感器接至直流变换电路的输入,电压传感器并联接在太阳能-电能转化装置的输出端;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的输出送至中央处理器;直流变换电路的输出接至直流母线;直流-交流变换电路的直流侧接至直流母线,交流侧接至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转子绕组;储能装置并联在直流母线上;电压传感器并联接在电网中,其输出电压信号送至中央处理器;测速装置安装在联接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和风车的转轴上,其输出转速信号送至中央处理器。本发明将太阳能发电装置应用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励磁装置中。能进一步提高风能、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增强电网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