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9411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31466.9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一种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涉及波浪能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每条支撑腿通过角件与支架的下端面连接;支架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平台和蓄电池,平台上设有传动机构与发电机,传动机构与发电机安装在外壳内,浮子通过浮子滑轨机构与齿条传动连接使齿条做往复直线运动,齿条的往复运动通过传动机构转换为发电机的单向旋转运动,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本发明有效利用浮子的吸收的波浪能,提高发电效率。

    一种无死点的振荡水翼式潮流能发电结构体

    公开(公告)号:CN11298372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32038.1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一种无死点的振荡水翼式潮流能发电结构体。现有水翼式潮流能发电装置在克服死点问题尚无解决方式。本发明包括立板、传动杆、转轮、弹性滑块体和两个水翼片,立板竖直设置,传动杆、转轮和弹性滑块体均设置在立板同一侧面上,弹性滑块体与立板滑动配合,转轮设置在弹性滑块体的下方;长杆体的一端铰接有两个水翼片,长杆体通过第一轴体与立板相铰接,长杆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体与中杆体的一端相铰接,第三轴体依次穿过中杆体的另一端和短杆体一端后设置在转轮的外侧面上,短杆体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轴体与弹性滑块体相铰接。本发明用于潮流发电。

    一种航行体入水实验发射装置及其实现连续释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678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1021162.2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一种航行体入水实验发射装置及其实现连续释放的方法。大型异形物体因体积大,入水速度较低,较难利用现有设备精准地实验研究入水过程。本发明中的装置包括底座、主弹簧、移动座、触发拨杆、弹性释放夹和至少一根光轴,至少一根光轴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移动座套装在光轴上,移动座沿光轴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底座的一端与移动座之间设置有主弹簧,触发拨杆靠近底座的另一端设置,弹性释放夹设置在移动座上,航行体夹持在弹性释放夹上,弹性释放夹与触发拨杆相配合作出释放航行体的动作;本发明还利用航行体入水实验发射装置实现了航行体连续释放方法。本发明用于大型异形物体的入水实验。

    一种地面效应翼潮流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69452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898868.0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一种地面效应翼潮流能发电装置,属于潮流能发电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振荡水翼式发电装置发电功率低,多水翼运动耦合的技术难题。利用地面效应增加了双翼摆动的水动力性能,从而提升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发电装置包括四杆机构,曲柄连杆和齿轮齿条机构,通过水翼的上下升沉运动,带动四杆机构运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四杆机构可以带动曲柄连杆和齿轮齿条结构运动,再通过传动轮带动水翼做周期性俯仰运动,保证了水翼升沉运动和俯仰运动的自耦合。本发明实现了水翼升沉和俯仰运动的自耦合,保证了装置的持续能量输出;利用水翼间的地面效应,提升了振荡水翼式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降低了发电成本。

    一种基于旋转加速的潮流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5562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63235.8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一种基于旋转加速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垂直轴潮流能发电装置因桨叶与来流方向始终存在一定偏角,即驱动桨叶旋转的力其实为来流对桨叶作用的分力,因此导致水轮机旋转力矩小以及能量的损失,进而导致自启动困难、发电装置捕获效率和发电功率低。本发明中加速导流轮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和数个导流板,上端板和下端板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数个导流板布置在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每两个相邻导流板之间形成有导流间隙,上端板、下端板和数个导流板之间围合形成有内腔,桨轮设置在内腔中,多个导流间隙均与内腔相连通,传动组件和发电装置设置在加速导流轮外,桨轮的输出端通过传动组件与发电装置相连接。

    一种水下均压排气发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0195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21155.2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一种水下均压排气发射实验装置。在水下均压排气发射实验装置中由于航行体的运动轨迹给定,导致较难研究其自由排气运动的情况。本发明中航行体和推动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发射筒内,航行体在推动器的推动下作出射出发射筒的动作,航行体包括头盖和柱身,头盖可拆卸连接在柱身的顶部,柱身的顶部沿其圆周方向加工有排气孔,柱身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底孔,双头活塞竖直设置在柱身内,双头活塞的上端贴紧在排气孔上,双头活塞的下端设置在柱身的底部,密封环套装在柱身的排气孔外。本发明用于航行体水下发射实验。

    一种水下均压排气发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01952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1021155.2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一种水下均压排气发射实验装置。在水下均压排气发射实验装置中由于航行体的运动轨迹给定,导致较难研究其自由排气运动的情况。本发明中航行体和推动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发射筒内,航行体在推动器的推动下作出射出发射筒的动作,航行体包括头盖和柱身,头盖可拆卸连接在柱身的顶部,柱身的顶部沿其圆周方向加工有排气孔,柱身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底孔,双头活塞竖直设置在柱身内,双头活塞的上端贴紧在排气孔上,双头活塞的下端设置在柱身的底部,密封环套装在柱身的排气孔外。本发明用于航行体水下发射实验。

    一种航行体入水实验发射装置及其实现连续释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678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21162.2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一种航行体入水实验发射装置及其实现连续释放的方法。大型异形物体因体积大,入水速度较低,较难利用现有设备精准地实验研究入水过程。本发明中的装置包括底座、主弹簧、移动座、触发拨杆、弹性释放夹和至少一根光轴,至少一根光轴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移动座套装在光轴上,移动座沿光轴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底座的一端与移动座之间设置有主弹簧,触发拨杆靠近底座的另一端设置,弹性释放夹设置在移动座上,航行体夹持在弹性释放夹上,弹性释放夹与触发拨杆相配合作出释放航行体的动作;本发明还利用航行体入水实验发射装置实现了航行体连续释放方法。本发明用于大型异形物体的入水实验。

    一种无死点的振荡水翼式潮流能发电结构体

    公开(公告)号:CN11298372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232038.1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一种无死点的振荡水翼式潮流能发电结构体。现有水翼式潮流能发电装置在克服死点问题尚无解决方式。本发明包括立板、传动杆、转轮、弹性滑块体和两个水翼片,立板竖直设置,传动杆、转轮和弹性滑块体均设置在立板同一侧面上,弹性滑块体与立板滑动配合,转轮设置在弹性滑块体的下方;长杆体的一端铰接有两个水翼片,长杆体通过第一轴体与立板相铰接,长杆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体与中杆体的一端相铰接,第三轴体依次穿过中杆体的另一端和短杆体一端后设置在转轮的外侧面上,短杆体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轴体与弹性滑块体相铰接。本发明用于潮流发电。

    适配多应急姿态的内外排推跟随机器人及其重心调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57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62070.6

    申请日:2023-12-20

    Inventor: 王威 余思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多应急姿态的内外排推跟随机器人及其重心调试方法,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总外壳的内四侧均安装有摆动调件,四个摆动调件的外端各安装有一侧推进器,总外壳的后端安装有后置调节机构,后置调节机构上安装有后推进器,总外壳的内中部安装有配重调节机构,总外壳的前端密封式安装有透明罩体,透明罩体内安装有前摄像头,蓄电池、控制机构均安装在总外壳的内部,总外壳的前顶端安装有调节式旋转观测跟随器,总外壳顶端的后侧安装有信号收发器,蓄电池与控制机构的供电端连接,控制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摆动调件、后推进器、后置调节机构、配重调节机构、调节式旋转观测跟随器电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