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的动态重量和速度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67324C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510010507.6

    申请日:2005-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高速路的动态重量和速度监测装置。它由传感器、称重承载装置、解调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组成;称重承载装置设置于路面上,它由承载板、缓冲层、支架和基础组成,两个支架固定在基础上,承载板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缓冲层位于承载板与基础之间;传感器为光纤布拉格光栅,至少有三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布设于称重承载装置的承载板下表面第一和第二层之间的对称位置,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引出光纤与解调装置相连;数据采集装置与解调装置相连;数据采集装置与数据处理装置相连。系统与路面完好结合,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汽车经过监测系统时,不需要减速、指定位置等限制的要求即可测得汽车的重量和速度等参数。

    基于应变测量的复合材料轴重称载荷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19999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72637.0

    申请日:2009-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重称载荷识别方法,通过对筋上应变的直接测量及其载荷识别算法,可以获得车辆的轴重、位置、轮距等特征信息。其特征为:一个轴重称由两块复合材料称体组成,两个称体对汽车车轮载荷的测量是同时进行的;每个称体通过三个应变传感器测量结构变形,三个传感器等间距布置,间距需大于载重汽车轮胎的轮辐宽度;通过应变测量结果反算载荷位置及大小,反算载荷大小是建立在简直梁力学模型基础上的,反算载荷位置是反算载荷大小的基础,判断出位置后,依据简直梁模型中,不同位置的计算公式,反算载荷。

    高速路的动态重量和速度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76766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10010507.6

    申请日:2005-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高速路的动态重量和速度监测装置。它由传感器、称重承载装置、解调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组成;称重承载装置设置于路面上,它由承载板、缓冲层、支架和基础组成,两个支架固定在基础上,承载板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缓冲层位于承载板与基础之间;传感器为光纤布拉格光栅,至少有三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对称布设于称重承载装置的承载板上,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引出光纤与解调装置相连;数据采集装置与解调装置相连;数据采集装置与数据处理装置相连。系统与路面完好结合,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汽车经过监测系统时,不需要减速、指定位置等限制的要求即可测得汽车的重量和速度等参数。

    基于应变测量的复合材料轴重称载荷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19999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10072637.0

    申请日:2009-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重称载荷识别方法,通过对筋上应变的直接测量及其载荷识别算法,可以获得车辆的轴重、位置、轮距等特征信息。其特征为:一个轴重称由两块复合材料称体组成,两个称体对汽车车轮载荷的测量是同时进行的;每个称体通过三个应变传感器测量结构变形,三个传感器等间距布置,间距需大于载重汽车轮胎的轮辐宽度;通过应变测量结果反算载荷位置及大小,反算载荷大小是建立在简直梁力学模型基础上的,反算载荷位置是反算载荷大小的基础,判断出位置后,依据简直梁模型中,不同位置的计算公式,反算载荷。

    高速公路超限预检系统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20787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910072659.7

    申请日:2009-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公路超限预检系统。对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车辆的动态检测,将超载嫌疑车辆与非超载车辆分开,牌照识别系统及情报板引导超限嫌疑车辆从匝道驶入超限检测站进行检测;而非超限车辆正常行驶。极大减轻超限检测站逢车必检的压力,提高执法效率。本发明包括以下部分:轴重称、牌照识别系统、情报板和载荷识别软件,轴重称采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加筋结构;牌照识别系统由轴重称触发,对驶入称上车辆进行牌照识别;情报板根据轴重称获得的车辆轴重参数及牌照识别系统获得到的牌号数据综引导车辆进入指定车道;载荷识别软件可以对驶入称体随机位置的车轮进行行驶参数识别与记录,对比相关车辆标准,对车辆是否发生超载作出判断。

    高速公路超限预检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20787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72659.7

    申请日:2009-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公路超限预检系统。对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车辆的动态检测,将超载嫌疑车辆与非超载车辆分开,牌照识别系统及情报板引导超限嫌疑车辆从匝道驶入超限检测站进行检测;而非超限车辆正常行驶。极大减轻超限检测站逢车必检的压力,提高执法效率。本发明包括以下部分:轴重称、牌照识别系统、情报板和载荷识别软件,轴重称采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加筋结构;牌照识别系统由轴重称触发,对驶入称上车辆进行牌照识别;情报板根据轴重称获得的车辆轴重参数及牌照识别系统获得到的牌号数据综引导车辆进入指定车道;载荷识别软件可以对驶入称体随机位置的车轮进行行驶参数识别与记录,对比相关车辆标准,对车辆是否发生超载作出判断。

    埋入公路中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58017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010505.7

    申请日:2005-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埋入公路中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封装方法。它包括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在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外有玻璃纤维板封装,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延长线上套有保护套管。将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延长线穿入保护套管中,使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延长线位于保护套管中,然后把光纤布拉格光栅和延长线熔接在一起,最后用玻璃纤维布和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封装。玻璃纤维和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后,完全能够保护光栅传感器在混凝土中存活,对于路面的强度也没有影响,光纤的引线从路面边坡处引出。当汽车从路面行驶过,封装后的传感器和路面一起变形,得到波长变化量后,算出混凝土的应变。

    保护光纤智能复合材料的入出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52784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510010506.1

    申请日:2005-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保护光纤智能复合材料的入出口的方法。将聚酰亚胺薄膜裁成两个宽度在10mm,长度为90-110mm的片,把光纤传感器作为入出口的部分放在2片薄膜的中间,把加热棒通电加热,当加热棒的表面达到350℃时,开始对薄膜进行加热30秒,光纤固化在薄膜中;将固化后的薄膜和光纤放入复合材料预浸料中,薄膜的一半留在外边,一半埋入到材料中,按照复合材料工艺固化。本发明使用聚酰亚胺薄膜F46保护光纤智能复合材料的入出口,提高光纤传感器在复合材料中进行结构健康监测的成活率。本发明使用的薄膜易于购买,薄膜厚度0.5mm,埋入复合材料中对结构的性能影响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