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90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58316.6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20/20 , H02J3/00 , G06N3/0442 , G06N3/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融合优化算法的虚拟电厂经济优化调度方法,属于虚拟电厂能源调度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电力调度算法缺乏对于分布式资源和柔性负荷充分调度的能力,不能获得电力负荷分配最优方案的问题。包括:获取预测目标时刻负荷值、目标时刻光伏发电出力值、目标时刻风力发电出力值、分布式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潜力数据及分布式储能设备的约束条件;建立虚拟电厂经济优化目标函数,采用苔藓群体优化算法进行目标时刻的供电调度分配,使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分布式风力发电设备、分布式火电机组和分布式储能设备的共同配电输出满足目标时刻负荷值,并获得最优经济性能。本发明用于虚拟电厂经济优化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24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664360.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高功率密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无法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并且系统功率密度低的问题。系统包括:在现有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能发送端的直流电压源和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之间设置辅助谐振网络;所述辅助谐振网络包括第一辅助开关管SA1、第二辅助开关管SA2、辅助谐振电感LA、第一辅助谐振电容CA1、第二辅助谐振电容CA2和第三辅助谐振电容CA3;所述控制方法在一个高频开关周期内控制系统实现9个软开关换流工作模态。本发明可显著提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620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010678564.6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天之卫网络空间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算法和GAN模型的用户软件行为模拟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模拟系统包括软件间操作序列收集与提取模块、用户软件内操作序列模拟模块和用户软件间行为模拟模块,软件间操作序列收集与提取模块用于收集软件间原始操作数据,对数据进行过滤和去重,再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生成结构化数据集;用户软件内操作序列模拟模块利用强化学习算法模拟软件内操作序列,生成用户软件内完整操作序列;基于软件间操作序列收集与提取模块得到的结构化数据集,用户软件间行为模拟模块利用用GAN网络模拟用户软件间的行为。该方法可以生成某些特定的功能序列,并且转化为真实操作序列实现软件内和软件间的用户行为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1182087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1306882.3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天之卫网络空间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61/5007 , H04L61/506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涉及网络环境测试中流量回放方法。一种基于单网卡绑定多IP的流量回放方法,包括:(1)、分析原始pcap文件得到回放需要的最少虚拟机数量和每个虚拟机应该绑定的IP地址;(2)、将原始的大pcap文件拆分成与每个虚拟机发包相关的小pcap文件;(3)、在每个虚拟机上根据分配的IP地址进行绑定IP和路由规则配置;(4)、在每个虚拟机上将分配给本机的pcap文件按照原有相对时间间隔进行流量回放。本发明的流量回放方法,可以在网络靶场中利用相对较少的虚拟机完成一定规模的流量回放,高度的还原了真实网络的流量交互,更好的模拟网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6710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064162.1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3/30
Abstract: 飞轮储能变速发电系统,属于电机领域。解决了现有飞轮储能装置安装在直流侧,导致发电系统结构复杂、效率低和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相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功率变换器、感应电动/发电机和惯性飞轮;当多相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具备1套定子绕组时,多相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绕组输出端同时连接功率变换器的交流输入端和感应电动/发电机的功率绕组首端,功率变换器的交流输出端输出的交流电通过变压器接入电网,感应电动/发电机的转子与惯性飞轮同轴连接。本发明主要应用在风力发电系统、小水力发电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32579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09809.3
申请日:2020-0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自编码器的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Visual-SLAM)。步骤1:训练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2:建立多任务学习网络;步骤3:将图像序列中相邻的三帧双目图像作为网络输入;步骤4:构建损失函数;步骤5:多任务网络的训练、验证和测试;步骤6:训练后的共享编码器网络用于回环检测;步骤7:上述六个步骤构造了一个新的Visual-SLAM系统前端,利用位姿图优化或因子图优化来构造Visual-SLAM系统的后端,进而搭建一个完整的系统,步骤8:验证定位准确性和鲁棒性。使用深度卷积自编码器,以一种半监督多任务的学习方法来构建SLAM系统的前端,包括深度估计、相机位姿估计、光流估计和语义分割,并利用网络的特征图构建图像表征进行回环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06170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37450.9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空心复合材料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球为载体,采用原位聚合的方式使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包覆于空心玻璃微球之外,得到了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空心复合材料,再在高温的条件下炭化处理,得到具有空腔结构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炭化衍生物。本发明采用温和的液相合成方法,无需采用昂贵的反应试剂,并且所采用的载体为具有封闭空腔结构的耐高温材料,无需去除模板,一步反应即可得到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的空心复合材料,其具有空腔结构,而且密度小、分散性好,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质轻、耐烧蚀的特性,经炭化处理即可得到具有空腔结构的炭化衍生物,兼具轻质、易分离和耐烧蚀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82546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910071400.0
申请日:2009-0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检测厌氧活性污泥中产氢氢化酶活性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检测氢化酶活性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产氢氢化酶活性检测方法存在的灵敏度低,检测结果准确性差,操作复杂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检测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样品预处理;二、恒温培养;三、加入电子载体;四、预热处理;五、酶反应;六、终止反应;七、吸取气体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记录氢气百分含量,求出厌氧活性污泥中产氢氢化酶活性。本发明检测厌氧活性污泥中产氢氢化酶活性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本发明方法以微毒的二甲基亚砜或无毒的甘氨酸作为电子载体,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10720.2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D133/00 , C01G41/00 , B82Y40/00 , C09D183/04 , C09D5/32 , C09D5/33 , C09D7/61 , C09D7/63 , C09D7/65
Abstract: 一种球磨法‑煅烧工艺制备钨酸铯钒混合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属于隔热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降温涂料中使用的二氧化钒和铯钨青铜制备成本高,对设备要求严格,制备时间长及形貌难以控制的问题。本发明将制备的钨酸铯钒混合隔热涂料涂敷于玻璃表面,主要针对太阳光中红外光热辐射实现阻隔,这种新型高效隔热膜利用纳米铯钨青铜和二氧化钒对光的吸收和相变反射特性,实现隔绝热量。本发明通过调控铯、钒及钨酸盐的比例,调节隔热性能,隔热涂料通过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溶剂、钨酸铯钒混合隔热涂料等不同配比制成,获得红外阻隔性优异、稳定性良好以及透光率优异的隔热膜。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14420.3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3/25 , C25B3/07 , C25B3/09
Abstract: 一种促进电催化硝酸根还原耦合反应的P/Fe‑NP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属于电催化的制备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制备环己酮肟(CHO)的方法存在产生大量副产物、制备成本高、设备难以维护的问题。本发明合成了适用于NO3‑还原的电催化剂,经系统电化学测试以及对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能够实现CHO选择性合成的高性能催化剂,进而通过设计新型催化反应体系,进一步提高电催化合成CHO的实际应用潜力,实现环己酮肟的绿色合成。本发明以电能作为反应驱动力,直接以水作为氢源,避免了还原剂的使用,降低了使用与设备运营维护成本;以废水中的污染物(如NO3‑和NO2‑)作为氮源,减少了水体中硝酸盐的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