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2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19196.2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3 , G06F113/26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多层复合连接件的尺寸设计及热桥影响预测方法,属于保温节能领域。本发明建立了多层复合连接件尺寸设计的数学模型,这为复合连接件的尺寸设计提供了高效数值计算基础。解决了多层复合连接件尺寸的确定依靠繁琐的试验和经验的弊端,显著提高了多层复合连接件的尺寸设计效率。本发明为多层复合连接件的热桥影响提供了数学预测方法。由于多层复合连接件的力学和热参数对热桥影响存在耦合作用,夹芯墙板中热桥影响的确定需同时考虑复合连接件的力学和热参数,然而目前相关的技术处于空白状态,无法准确评估复合连接件的热桥影响,本发明通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为热桥影响的评价提供了预测方法,可指导多层复合连接件的开发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4916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893036.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砌体墙抗剪性能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结构及方法,涉及建筑领域,包括砖砌体墙,所述砖砌体墙一侧设置有加强筋组件,所述加强筋组件的一侧设置有UHPC面层;所述加强筋组件上设置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一侧设置有四角钢筋网;所述四角钢筋网与钢筋网上均设置有植筋与砖砌体墙连接,所述砖砌体墙与植筋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处设置有UHPC面层物料。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提高砌体墙抗剪性能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结构,可以提高既有砖砌体结构的承载力、韧性和耐久性,同时减少了碳的排量,减小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及综合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148875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551055.6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回收可循环使用的聚苯胺负载聚氨酯海绵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商品化的聚氨酯海绵为载体,首先将载体浸于碳纳米管与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得到碳纳米管改性的聚氨酯海绵,再通过苯胺单体在聚氨酯海绵骨架上的原位聚合,得到了聚苯胺负载聚氨酯海绵复合材料。本发明以聚氨酯海绵为载体,通过苯胺单体在碳纳米管改性的聚氨酯海绵骨架上的原位聚合,一步反应得到了聚苯胺负载聚氨酯海绵,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本发明制备的聚苯胺负载聚氨酯海绵具有三维孔状结构,比表面积大,同时兼具载体的弹性、轻质易分离的特性,对有机染料有良好的吸附效果,通过外力挤压材料的方式可实现吸附质与吸附剂充分的分离以及材料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48875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51055.6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回收可循环使用的聚苯胺负载聚氨酯海绵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商品化的聚氨酯海绵为载体,首先将载体浸于碳纳米管与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得到碳纳米管改性的聚氨酯海绵,再通过苯胺单体在聚氨酯海绵骨架上的原位聚合,得到了聚苯胺负载聚氨酯海绵复合材料。本发明以聚氨酯海绵为载体,通过苯胺单体在碳纳米管改性的聚氨酯海绵骨架上的原位聚合,一步反应得到了聚苯胺负载聚氨酯海绵,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本发明制备的聚苯胺负载聚氨酯海绵具有三维孔状结构,比表面积大,同时兼具载体的弹性、轻质易分离的特性,对有机染料有良好的吸附效果,通过外力挤压材料的方式可实现吸附质与吸附剂充分的分离以及材料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79847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263170.X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评价修复材料和老混凝土真实界面粘结性能的方法,属于混凝土修复领域。所述方法为:对老混凝土和修复材料老混凝土进行强化约束;进行界面破坏试验,进而测得破坏力值;将破坏力值和相应的老混凝土的破坏力值进行对比,进而得出修复材料和老混凝土是否脱粘结论。本发明进行修复材料和老混凝土界面粘结试验,失效位置准确发生在老混凝土和修复材料的界面处;本发明可以通过该方法测得的界面破坏荷载值判别修复材料和其他混凝土强度等级协同作用时是否脱粘;本发明可以通过一种工况试验判断其他多种工况试验的结果,省时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419724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955356.5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J183/07 , C09J11/04
Abstract: 多种碳材料掺杂高导热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有机硅胶粘剂导热系数低的问题。该胶粘剂包括硅橡胶、硅油、碳粉、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表面活性剂、硅烷类偶联剂、炔醇类抑制剂和有机溶剂。方法:一、称取硅橡胶、硅油、碳粉、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表面活性剂、硅烷类偶联剂、炔醇类抑制剂和有机溶剂;二、将碳纳米管化学接枝到短切碳纤维;三、导热填料的表面处理;四、将硅橡胶、硅油通过开炼机混炼均匀后,再经三辊研磨机加入步骤三制得的导热填料,混炼均匀,然后混入硅烷偶联剂、炔醇类抑制剂及有机溶剂,即得高导热有机硅胶粘剂。本发明用于制备有机硅胶粘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86052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17852.5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83/04 , C08J5/24 , C08J2383/04 , C08J2461/14 , C08L2205/025 , C08L2205/03 , C08L2205/035 , C08L61/14 , C08K13/04 , C08K7/06 , C08K3/36 , C08K2003/2227 , C08K2003/0806
Abstract: 预浸料用硅树脂组合物、碳纤维预浸料及碳纤维硅树脂复合材料,涉及一种硅树脂组合物、以其为原料的碳纤维预浸料及硅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硅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差、功能单一的问题。该组合物包括硅树脂、酚醛树脂、增韧剂、功能填料、偶联剂和催化剂。碳纤维预浸料包括碳纤维材料和预浸料用硅树脂组合物。碳纤维硅树脂复合材料由碳纤维预浸料经固化得到;所述固化方式包括缠绕成型、浇注成型或模压成型。本发明的碳纤维预浸料经固化后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该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本发明用于硅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06170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37450.9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空心复合材料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球为载体,采用原位聚合的方式使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包覆于空心玻璃微球之外,得到了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空心复合材料,再在高温的条件下炭化处理,得到具有空腔结构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炭化衍生物。本发明采用温和的液相合成方法,无需采用昂贵的反应试剂,并且所采用的载体为具有封闭空腔结构的耐高温材料,无需去除模板,一步反应即可得到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的空心复合材料,其具有空腔结构,而且密度小、分散性好,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质轻、耐烧蚀的特性,经炭化处理即可得到具有空腔结构的炭化衍生物,兼具轻质、易分离和耐烧蚀的特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