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2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9240.6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S5/0687 , H01S5/0683 , H01S5/068 , H01S5/065 , H01S5/042 , H01S5/026 , H01S5/0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激光器频率稳定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乙炔分子吸收谱特征反馈的稳频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不需要引入波长计及其它额外光电探测元件辅助鉴别激光频率锁定状态致使增加系统复杂程度前提下,通过电流温度联合快速控制,提取乙炔分子鉴频曲线特征,构建鉴频曲线特征与调谐稳频中心点的映射关系,能够实现激光输出频率的闭环锁定:在频率失锁前及时校正,延长稳频时间以及频率失锁后快速回锁。本发明继承了传统线性调制吸收半导体DFB激光稳频系统装置简单,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克服了传统稳频方法脱锁后需人工参与校正的缺点,在需要激光频率锁定长期无人干预应用场景中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0652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75934.9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面向超精密运动系统的连续时间模型闭环辨识方法,涉及超精密运动辨识技术领域。利用轨迹生成器生成超精密运动系统在k时刻下的期望运动轨迹,期望运动轨迹减去闭环位移输出的实际运动轨迹得到位置伺服误差,位置伺服误差输入反馈控制器,反馈控制器的输出作为超精密运动系统的输入,闭环辨识器包括零阶保持器和参数估计器,输入为反馈控制器的输出以及实际运动轨迹在k时刻下的离散时间信号,输出为超精密运动系统的连续时间模型的辨识模型,利用参数估计器中内置的参数估计算法进行参数估计。更适用于超精密运动系统的辨识,同时提供了更安全的闭环辨识实验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41082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467885.1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S5/0687 , H01S5/068 , H01S5/068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调制吸收光谱稳频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特征曲线重构的调谐光源稳频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搭建了一套基于光源内调制式吸收光谱稳频控制方法及系统,针对微探头激光干涉测量基准难以兼顾大幅度高带宽调频和高精度稳频、导致大量程测量下难以获得高相对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鉴频曲线重构的大幅度高带宽调频下高精度激光稳频方法,在大幅度高带宽调制条件下,建立鉴频特征曲线畸变模型和畸变矫正模型,利用矫正模型反馈调节相位补偿并重构鉴频曲线,明确锁定点与稳频基准点的对应关系,实现气体分子吸收基准点锁定跟踪,精准控制大范围高带宽调谐中心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37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968508.X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B9/02056 , G01B9/02055 , G01B9/02 , G01B9/00 ,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干涉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微棱镜式干涉传感头的装配对准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建立与微棱镜探头组成元件五自由度姿态有关的空间‑光纤耦合效率和干涉信号对比度的目标函数,确立约束条件并辨识装配元件各自由度权重和装配精度,设计基于自适应梯度混合迭代算法的多自由度微夹持器调控系统,实现耦合效率和对比度平衡优化的自动对准,采用慢胶固化粘接与实时监测微调控方式,实现毫米级微探头元件装配,并测试装配完成的干涉传感头整体性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毫米级微棱镜式传感头装配因手工实现而导致的装配精度低、一致性差的问题,保证微棱镜式传感头装配质量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7458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751744.6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纳米精度运动台学习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一种运动台控制系统及方法。闭环反馈部分包括运动轨迹生成器、反馈控制器、运动台及傅里叶变换器一,前馈部分包括傅里叶变换器二、学习控制器、迭代后移算子及傅里叶逆变换器。迭代实验次数j赋初值为j=1,第j次频域前馈信号赋初值为0;运行系统采集频域误差信号和频域位置测量信号;更新第j+1次频域前馈信号;迭代实验次数j值加1,跳转至步骤二。能够有效抑制外部噪声和扰动的影响,提高收敛性能,而且计算量较少,学习增益确定简单,鲁棒性强,便于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0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07026.4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仪知联(苏州)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质量流量计,包括:箱盖板、底箱壳、控制主板、键盘板、FTA板;所示箱盖板安装在底箱壳上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控制主板安装在所述箱盖板背面上端,所述键盘板安装在所述箱盖板背面下端,所述控制主板上还安装有一显示屏,所述键盘板上安装有若干键盘按键,所述箱盖板上与显示屏和键盘按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底箱壳上安装有一FTA板,所述控制主板分别与所述FTA板、键盘板电连接。本发明实现质量和流量一体测量;防爆安全性高,计量数据的完整性好,能够实现仿真培训,流量计智能自效验具备可操作性强,设备的可维护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5590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07500.3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仪知联(苏州)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IPC: G01N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双管振动式密度计,包括:表体和壳体;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表体下端,所述表体的下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还连接有两根U型振管,所述表体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个垂直接口分别与两根U型振管的两端连通;两根U型振管之间设置有连接板,U型振管的下端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两侧位于U型振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检测机构。本发明通过双振管结构、双检测机构,提供检测精度;采用U型振管能够减少被检测物沉积的概率,便于长期使用保持精度要求;通过密封结构以及在传感器内充入氮气提供检测精度;转换器上设置熔断元件保证整套设备;通过设置水平接口和垂直接口两种接口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安装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30879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428639.X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属于介电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含纳米碳材料和丝胶蛋白的分散液;将可降解生物质材料加入所述分散液中,进行第一加热处理,然后加入防腐剂,进行第二加热处理,得到前驱体溶液;将所述前驱体溶液涂覆在基板上,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所述薄膜。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以可降解生物质材料作为柔性绝缘基体材料,以分散均匀的纳米碳材料为导电相,制备得到具有良好的柔性、可降解性和负介电性能的薄膜,该薄膜性能稳定,可循环再利用,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128894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051483.X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跨季利用冰雪冷量的液体冷媒循环装置及使用方法,建筑节能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北方冬季积雪不易清扫,且冬季积雪中储存的大量冷量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融雪窖、冷水盘管、进水管、回水管和空调系统,融雪窖埋设在楼体的外部区域,且融雪窖的进口端与地面连通设置,冷水盘管设置在融雪窖的底部,进水管的一端与冷水盘管的进水端相连,进水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融雪窖侧壁和楼体墙壁并与设置在楼体地下室中空调系统的出水端相连,回水管的一端与冷水盘管的出水端相连,回水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融雪窖侧壁和楼体墙壁并与设置在楼体地下室中空调系统的进水端相连。本发明主要用于对冬季积雪冷量的跨季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21960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536736.X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1L51/46 , C01G23/00 , C01B32/184 , H01L51/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技术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二维材料抑制钙钛矿俄歇复合的方法,包括:首先化学方法合成钙钛矿微米级棒状结构;然后通过湿法转移,在玻璃基底上转移石墨烯,钙钛矿下面加上一层二维材料石墨烯,对于石墨烯的拉曼光谱,G峰和2D峰的峰值均大于0.8×10k a.u.。为能在半导体激光器领域降低俄歇复合、增大激光的输出效率上的应用打下了基础,为在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OLED等光电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