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4259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012469.6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B5/24
Abstract: 一种制备TPU/PDMS三维多孔神经电极的方法,属于神经电极技术领域。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植入性神经电极与生物组织相容性差,几何尺寸不易控制,且透气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线性聚合物溶解配制成适宜浓度的电纺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调整工艺参数制备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纤维膜,然后通过溅射、蒸镀以及化学沉积等多种手段赋予纤维膜导电性;最后连接导线等,得到具有良好拉伸、粘附性能的三维多孔神经电极。本发明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利用TPU和PDMS制备了一种高拉伸、高粘附的神经电极基底材料,赋予了其透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1063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475542.5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柔性、可拉伸的液态金属基生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液态金属表面张力过大、成型困难、易泄露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制备了可热烧结的液态金属纳米粒子/热膨胀微球油墨,利用掩模版印刷法印刷油墨制备导电通路,并利用热膨胀微球受热膨胀的力破坏液态金属纳米粒子的氧化层从而激活液态金属形成导电通路,最后利用导电水凝胶封装检测位点得到生物电极。获得的生物电极能与皮肤良好的共形接触,实现长期、稳定的采集到皮肤表面产生的各种生物电信号的目的。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10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75542.5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柔性、可拉伸的液态金属基生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液态金属表面张力过大、成型困难、易泄露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制备了可热烧结的液态金属纳米粒子/热膨胀微球油墨,利用掩模版印刷法印刷油墨制备导电通路,并利用热膨胀微球受热膨胀的力破坏液态金属纳米粒子的氧化层从而激活液态金属形成导电通路,最后利用导电水凝胶封装检测位点得到生物电极。获得的生物电极能与皮肤良好的共形接触,实现长期、稳定的采集到皮肤表面产生的各种生物电信号的目的。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4259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12469.6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B5/04
Abstract: 一种制备TPU/PDMS三维多孔神经电极的方法,属于神经电极技术领域。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植入性神经电极与生物组织相容性差,几何尺寸不易控制,且透气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线性聚合物溶解配制成适宜浓度的电纺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调整工艺参数制备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纤维膜,然后通过溅射、蒸镀以及化学沉积等多种手段赋予纤维膜导电性;最后连接导线等,得到具有良好拉伸、粘附性能的三维多孔神经电极。本发明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利用TPU和PDMS制备了一种高拉伸、高粘附的神经电极基底材料,赋予了其透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791636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009241.2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9/047 , B29C65/48 , B29C70/50 , B29L2009/00 , B32B5/26 , B32B7/12 , B32B17/067 , B32B2250/20 , B32B2260/021 , B32B2260/046 , B32B2262/101 , B32B2262/106 , B32B2307/202 , B32B2307/306 , B32B2307/3065 , B32B2307/50 , B32B2307/714 , B32B2605/00
Abstract: 一种多层耐热抗烧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护材料领域。所述复合材料由内层承载层、外层隔热层组成;所述内层承载层为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层,所述外层隔热层为玻璃纤维增强甲基苯基硅树脂复合材料层;所述内层承载层与外层隔热层通过层间粘接剂进行粘接。本发明的优点是:内层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层作为承载层,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性、优异的耐高温性,强度高,承载力大,可以有效的在高压下防护,解决了动车外壳、飞机壳体等防护材料力学性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外层玻璃纤维增强甲基苯基硅树脂复合材料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抗冲刷,抗烧蚀,而且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介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87381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910072867.7
申请日:2009-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采用离子液体处理纤维素生物质制可发酵还原糖的方法,它涉及离子液体的合成及纤维素酶解制可发酵还原糖的制备工艺。本发明将合成不同种类的离子液体,并将选取的纤维素生物质粉碎成粉末后,按一定固液比溶于离子液体中,常压下于120~150℃反应30~180min,反应结束后,加入去离子水得到再生纤维素,分离干燥恒重。在三角瓶中按照一定固液比,于pH4~5配置纤维素酶溶液,与再生纤维素混合,置于50~60℃的恒温水浴锅进行酶解;对酶解液中还原糖含量进行化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还原糖含量最高可达42g/l。本发明区别于传统的酸碱处理方法,其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无腐蚀性,且选择的试剂绿色环保,可重复回收再利用,用此种试剂处理,能提高生物质利用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