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退磁线圈系统、屏蔽装置及退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93252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1359320.5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退磁线圈系统、屏蔽装置及退磁方法,该系统包括多匝退磁线圈以及多个连接导线;屏蔽装置中屏蔽体的每个屏蔽面上均匀间隔缠绕多匝所述退磁线圈,每匝所述退磁线圈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内侧,另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外侧,用于提供相应的退磁磁场,以构成闭合的磁通回路;各连接导线均回折设置于屏蔽面外侧,每个连接导线一半与相对应的各退磁线圈连接,另一半原路反向折回,接入供电模块,用于使其连接的各退磁线圈通入相应的退磁电流。本发明采用了分布式设置的退磁线圈,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退磁效果,将屏蔽装置中的静态磁场降低到极低程度,有效解决微弱磁场信号检测时对无磁环境的迫切需求。

    一种多层屏蔽装置的退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7019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1356805.9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屏蔽装置的退磁方法,退磁方法基于退磁线圈系统实现退磁,退磁线圈系统包括多匝退磁线圈、多个连接导线和供电模块;多层屏蔽装置包括至少两层屏蔽体,各层屏蔽体由内到外逐层套设,每层屏蔽体上均间隔缠绕多匝退磁线圈,每匝退磁线圈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内侧,另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外侧;各退磁线圈均通过相应的连接导线接入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各连接导线连接;退磁方法包括:向各退磁线圈通入相应的退磁电流,令各层屏蔽体先由内向外逐层退磁,再由外向内逐层退磁,退磁电流强度大小根据各层所述屏蔽体的尺寸设定。该方法相较于现有的退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退磁效果。

    分布式退磁线圈系统、屏蔽装置及退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9325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59320.5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退磁线圈系统、屏蔽装置及退磁方法,该系统包括多匝退磁线圈以及多个连接导线;屏蔽装置中屏蔽体的每个屏蔽面上均匀间隔缠绕多匝所述退磁线圈,每匝所述退磁线圈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内侧,另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外侧,用于提供相应的退磁磁场,以构成闭合的磁通回路;各连接导线均回折设置于屏蔽面外侧,每个连接导线一半与相对应的各退磁线圈连接,另一半原路反向折回,接入供电模块,用于使其连接的各退磁线圈通入相应的退磁电流。本发明采用了分布式设置的退磁线圈,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退磁效果,将屏蔽装置中的静态磁场降低到极低程度,有效解决微弱磁场信号检测时对无磁环境的迫切需求。

    一种多层屏蔽装置的退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7019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56805.9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屏蔽装置的退磁方法,退磁方法基于退磁线圈系统实现退磁,退磁线圈系统包括多匝退磁线圈、多个连接导线和供电模块;多层屏蔽装置包括至少两层屏蔽体,各层屏蔽体由内到外逐层套设,每层屏蔽体上均间隔缠绕多匝退磁线圈,每匝退磁线圈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内侧,另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外侧;各退磁线圈均通过相应的连接导线接入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各连接导线连接;退磁方法包括:向各退磁线圈通入相应的退磁电流,令各层屏蔽体先由内向外逐层退磁,再由外向内逐层退磁,退磁电流强度大小根据各层所述屏蔽体的尺寸设定。该方法相较于现有的退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退磁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