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实时统计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4406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150438.4

    申请日:2011-06-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实时统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乘车卡及列车车头处的射频电子标签,设置于车站进出站检票口处的乘客进出站RFID读写器,设置于站台上下车位置或屏蔽门处的站台上下车RFID读写器,设置于车站列车进出站位置处的列车进出站RFID读写器,信息传输系统和中心处理系统。该方法是:乘客进出站RFID读写器和站台上下车RFID读写器读取乘车卡的电子标签的数据信息,列车进出站RFID读写器读取列车的电子标签的数据信息,通过信息传输系统发送给中心处理系统处理该数据信息,对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实时统计计算。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够快速且高精度的进行客流实时统计。

    一种基于Wi-Fi信令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动态限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0920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0290875.3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Fi信令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动态限流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Wi‑Fi信令的站台实时客流数据获取;基于Wi‑Fi信令的站台实时客流数据挖掘;根据实时客流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限流启动条件,若满足,则制定限流方案并实施,同时实时发布限流信息,若不满足则继续进行步骤S1;判断是否满足限流结束条件,若满足,则结束本次限流,若不满足,则继续实施S3中的限流方案;发布限流结束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基于Wi‑Fi信令数据挖掘能较全面获得站台处乘客实时分布情况、完善了动态限流方案决策依据、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和降低大客流的风险等优点。

    基于RFID技术的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实时统计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4406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10150438.4

    申请日:2011-06-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实时统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乘车卡及列车车头处的射频电子标签,设置于车站进出站检票口处的乘客进出站RFID读写器,设置于站台上下车位置或屏蔽门处的站台上下车RFID读写器,设置于车站列车进出站位置处的列车进出站RFID读写器,信息传输系统和中心处理系统。该方法是:乘客进出站RFID读写器和站台上下车RFID读写器读取乘车卡的电子标签的数据信息,列车进出站RFID读写器读取列车的电子标签的数据信息,通过信息传输系统发送给中心处理系统处理该数据信息,对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实时统计计算。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够快速且高精度的进行客流实时统计。

    一种基于乘客姿态快速估计的地铁闸机通行逃票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487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192793.1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谷金晶 江志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乘客姿态快速估计的地铁闸机通行逃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地铁闸机视频监控信息采集;2)地铁乘客骨骼关键点检测;3)闸机通行乘客逃票行为识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不需要增设硬件设备的前提下,通过设计乘客姿态快速估计的地铁闸机通行逃票识别方法,既能够降低乘客身高和体重等因素对逃票识别精度的影响,又能对单个乘客和乘客群体翻越、下钻和尾随等多种通行逃票行为进行快速识别,有助于实现闸机通行异常智能报警及无人值守自动运行的闸机通道管理。

    一种基于乘客姿态快速估计的地铁闸机通行逃票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487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92793.1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谷金晶 江志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乘客姿态快速估计的地铁闸机通行逃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地铁闸机视频监控信息采集;2)地铁乘客骨骼关键点检测;3)闸机通行乘客逃票行为识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不需要增设硬件设备的前提下,通过设计乘客姿态快速估计的地铁闸机通行逃票识别方法,既能够降低乘客身高和体重等因素对逃票识别精度的影响,又能对单个乘客和乘客群体翻越、下钻和尾随等多种通行逃票行为进行快速识别,有助于实现闸机通行异常智能报警及无人值守自动运行的闸机通道管理。

    基于多模式能力供给的微型轨道列车动态开行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5236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1540931.5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式能力供给的微型轨道列车动态开行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预约需求生成加开列车方案;在列车固定时刻表的基础上将所述加开列车方案生成加开列车时刻表;将所述加开列车时刻表反馈给用户,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优化;将用户接受的加开列车时刻表与所述固定时刻表结合生成多模式动态时刻表;根据所述多模式动态时刻表运行。本发明实施例根据预约需求生成基于预约能力供给的加开列车时刻表,结合基于固定能力供给的固定时刻表,生成多模式能力供给的动态时刻表,既满足常态出行旅客的服务需求,又满足动态和个性化乘客的出行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微型轨道交通的运力和效率。

    基于时间窗约束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可达性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9512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114373.3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时间窗约束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可达性计算方法,包括:(1)分析网络可达性的影响因素;(2)分析网络可达性;(3)末班车衔接建模;(4)推算流程。采用基于本发明提出的模型和算法所开发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可达性分析系统”对网络各站间的首末班车衔接方案进行计算和仿真,通过对结果的对照分析表明,本发明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正确并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计算结果输出一方面用于动态和静态的可达性信息发布,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自动售票机控制,包括禁止末班车已结束车站的购票操作,防止乘客购票后无法到达,以及乘客购票时给出目的车站的末班车时刻提示及可到达路径提示,大大提高客运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一种出行语义自动标注的地铁乘客轨迹实时追溯还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11982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1305313.X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谷金晶 江志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行语义自动标注的地铁乘客轨迹实时追溯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实时采集乘客室内外出行时空位置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乘客出行轨迹;S2、进行多源数据融合的出行语义自动标注;S3、基于出行语义识别乘客出行轨迹的缺失信息;S4、乘客个体出行轨迹实时还原追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引入出行语义自动标注,能够完整反映出乘客轨迹的时空语义信息,克服了地铁乘客出行轨迹还原信息准确度不高、追溯时效性不强等缺陷,不仅能应用于地铁智能化管理,还能够应用于后疫情时期乘客轨迹实时追踪和密切接触者识别。

    一种出行语义自动标注的地铁乘客轨迹实时追溯还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1198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05313.X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谷金晶 江志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行语义自动标注的地铁乘客轨迹实时追溯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实时采集乘客室内外出行时空位置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乘客出行轨迹;S2、进行多源数据融合的出行语义自动标注;S3、基于出行语义识别乘客出行轨迹的缺失信息;S4、乘客个体出行轨迹实时还原追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引入出行语义自动标注,能够完整反映出乘客轨迹的时空语义信息,克服了地铁乘客出行轨迹还原信息准确度不高、追溯时效性不强等缺陷,不仅能应用于地铁智能化管理,还能够应用于后疫情时期乘客轨迹实时追踪和密切接触者识别。

    基于多模式能力供给的微型轨道列车动态开行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52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540931.5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式能力供给的微型轨道列车动态开行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预约需求生成加开列车方案;在列车固定时刻表的基础上将所述加开列车方案生成加开列车时刻表;将所述加开列车时刻表反馈给用户,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优化;将用户接受的加开列车时刻表与所述固定时刻表结合生成多模式动态时刻表;根据所述多模式动态时刻表运行。本发明实施例根据预约需求生成基于预约能力供给的加开列车时刻表,结合基于固定能力供给的固定时刻表,生成多模式能力供给的动态时刻表,既满足常态出行旅客的服务需求,又满足动态和个性化乘客的出行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微型轨道交通的运力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