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湿垃圾超高温发酵产乳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137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84665.3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垃圾超高温发酵产乳酸的方法,步骤如下:湿垃圾分选和粉碎后过筛去除其中大颗粒物质;在反应器中加入处理后的湿垃圾中和接种物;发酵生产含有高浓度乳酸的发酵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发酵条件的控制,提高了发酵液中乳酸浓度和比例,本发明在实现湿垃圾处理的同时,实现湿垃圾的资源化,产生了高附加值产品乳酸。本发明实现了湿垃圾的高效定向转化,减少副产物的生成,提高发酵液中乳酸比例。本发明无需对湿垃圾进行灭菌和糖化预处理,简化了湿垃圾发酵工艺,降低了湿垃圾发酵产乳酸成本。

    一种污泥消化沼液的脱CO2脱氨专用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231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97211.6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消化沼液的脱CO2脱氨专用装置及工艺,包括脱CO2装置、脱氨装置和脱碳塔,且脱CO2装置和脱氨装置通过脱碳塔连接;将厌氧消化沼液经固液分离得到污泥消化沼液和沼渣,沼渣经热水解产生热水解释压气体,污泥消化沼液在脱CO2装置内脱除CO2,进入到脱氨装置脱除NH3;脱除后的CO2和NH3分别真空泵抽出后,进入脱碳塔内反应生成碳酸氢铵;上述专用装置和工艺对沼液中CO2和氨氮进行绿色无害化脱除,同时实现CO2和氨氮的资源化利用。

    一种基于消化污泥水热处理的污泥资源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4646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56120.7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C02F11/12 C02F11/00 C02F11/04 C02F1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消化污泥水热处理的污泥资源回收方法,污泥经脱水处理后得到含固率为15%‑20%的脱水污泥;脱水污泥与脱除氮磷后的压滤液在浆化调质反应器内进行混合,并进行预热、浆化、调质;经浆化调质后的污泥泵入厌氧消化系统,产生的沼气;经过厌氧消化后污泥进入热水解反应器进行水热处理,热水解释压降温后的混合液,采用板框压滤脱水形成高干沼渣;压滤液,调节pH值至9‑11后,添加镁盐生成鸟粪石,实现磷的回收;再将调节pH值至11‑13后,进行氨吹脱,实现氮的回收;脱除氮磷后的压滤液回流至浆化调质反应器再与脱水污泥进行混合,进行循环处理。其优点是:有效提高污泥降解率和甲烷产率,同时实现氮磷资源的回收。

    一种MEC-AnSBR污水处理自动控制一体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35407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78264.5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EC‑AnSBR污水处理自动控制一体化设备,包括设于上方的水解‑产酸机构和下方的产甲烷机构,构成垂直式整体结构;水解‑产酸机构与所述产甲烷机构之间通过过水口连接,过水口上设有电磁阀,以此按照特定的时序将水解‑产酸后的污水传输到产甲烷相,同时通过污泥沉淀和过水口高度设计限制截留水解产酸相的填料和富集的水解‑产酸微生物;产甲烷机构中设有生物阴极板、生物阳极板、直流电源,以此构成的微生物电解池,实现对来自水解‑产酸机构的过水进行深度降解,并产生富甲烷气体。与现有的SBR反应器相比,本设备减少了曝气装置,大大提升了有机物的水解性能和甲烷转化效率,更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一种污泥资源分质分相梯级回收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445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46840.2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资源分质分相梯级回收利用的方法,调节污泥含固率至2~10%;用碱调节污泥pH后,进行热水解处理;然后经固液分离得到上部溶液1和固体污泥1;上部溶液1调质后作液态肥;固体污泥1溶解稀释,调节含固率至2~10%,用稀酸液调节pH,固液分离,得上部溶液2和固体污泥2;将上部溶液2置于含阳离子交换膜的双槽电解池中,分别收集阳极溶液和阴极沉淀,并回用;固体污泥2稀释、中和后,通过旋流分流除砂,将砂和有机质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pH调控+热水解+电解池+固液分离”,实现了污泥中有机质与无机质分离、金属和营养盐回收、液态复合肥制备,实现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的零废弃和产物高值利用。

    一种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中氮磷同步回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548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99194.9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中氮磷同步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厌氧消化污泥进行酸溶,得到酸溶产物;(2)将步骤(1)得到的酸溶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泥饼和压滤液;(3)在步骤(2)得到的压滤液中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金属杂质,过滤得到滤液;(4)在步骤(3)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镁盐,并调节pH,形成鸟粪石沉淀进行回收。本发明通过酸溶将厌氧消化污泥中的磷释放到沼液中,然后除杂,最终利用废弃物形成鸟粪石晶体,从而同步实现厌氧消化污泥中氮和磷的高效回收。

    一种强化污泥三相分离的预处理技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230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04956.0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强化污泥三相分离的预处理技术方法,通过调节污泥pH值至碱性范围,增大污泥颗粒间的负电性排斥力作用、强化污泥细胞的溶胀破裂,同时促进污泥有机质向水相迁移、无机质聚集结块,进而破坏污泥有机质、无机质间的相互束缚作用,分散、裂解污泥的稳定絮体结构,提高有机相与无机相的密度差异与可分离性。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材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运行控制简单,增强有机质与无机质的可分离性,强化提升污泥无机质、有机质及水的三相分离性能,对于提高污泥安全处理处置与高效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社会环境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提升微生物电解池生物阴极产甲烷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3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34747.6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微生物电解池生物阴极产甲烷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物阴极多阶段培养;(2)成熟生物阴极多底物代谢;(3)微生物电解池能量合成优化;(4)稳定微生物电解池系统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生物阴极为产甲烷的核心功能区,针对生物阴极培养至稳定运行中涉及的微生物富集、底物代谢强化、能量合成优化等各个关键环节,创造性提出可集成的强化技术。与现有以电极材料改进、电子传递促进等为核心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以与产甲烷功能直接相关的核心环节切入,更加精准的提升生物阴极产甲烷代谢的能力与效率,可有效提升微生物电解池产甲烷的性能,并可用于满足沼气升级与二氧化碳固定等方面的需求。

    一种基于ORP控制的微曝气厌氧消化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6286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74484.1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ORP控制的微曝气厌氧消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罐体、搅拌机构、加热机构、曝气机构;搅拌机构与反应器罐体连接;加热机构与反应器罐体连接;曝气机构包括曝气管、电磁阀、曝气盘、ORP电极、控制器;曝气盘设于反应器罐体内的底部,曝气盘上设置孔隙;曝气盘与一根曝气管连接;曝气管上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并受控制器控制开启与关闭,以通过曝气管和曝气盘向反应器罐体内曝入反应气体;控制器与ORP电极通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反应器构造简单,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和负反馈条件,能够在高OLR条件下运行,而且对有机固废中有机物的降解效率高,能够大大提升有机固废的处理效率和资源化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