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步行轮机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76404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610016701.X

    申请日:2006-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宜在沙地等松软路面行驶的车轮机构,它是由一在周壁上开有内外通透槽孔的空腔形外轮、通过支撑轴承套装在外轮内腔中的叶轮和外端连接在车体上的空心轴、固设在空心轴内的减速器和驱动连接减速器的电机、在叶轮的突缘上铰连的并穿插在外轮周壁上通透槽孔中的叶片构成;叶轮与减速器之输出轴相连接,外轮与叶轮之间还连接一限制二者相对转动的预紧力弹簧。本发明能够利用车轮伸出的叶片提高对地面的附着力,使牵引力增大,固而有效的增强车辆在松软路面上具有较强的通过性和平顺性。

    一种适用于六轮环境探测车的四边形悬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456433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810051403.3

    申请日:2008-11-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六轮环境探测车的四边形悬架机构。该悬架由4根连杆相互铰接形成四边形机构,这四根连杆中有一根为二力杆,其余三根连杆的外延末端与前、中和后轮相连。左、右两侧悬架与车体通过差速装置连接。悬架与差速装置的连接点位于与后轮相连的连杆的外延段。当路面不平时,车轮间的相对伸展和起伏可通过四边形机构的变形而实现。因此该悬架机构适应地形能力强。

    一种适用于六轮环境探测车的四边形悬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456433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810051403.3

    申请日:2008-11-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六轮环境探测车的四边形悬架机构。该悬架由4根连杆相互铰接形成四边形机构,这四根连杆中有一根为二力杆,其余三根连杆的外延末端与前、中和后轮相连。左、右两侧悬架与车体通过差速装置连接。悬架与差速装置的连接点位于与后轮相连的连杆的外延段。当路面不平时,车轮间的相对伸展和起伏可通过四边形机构的变形而实现。因此该悬架机构适应地形能力强。

    六轮式环境探测车悬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0347025C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510017170.1

    申请日:2005-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式车辆的悬架机构,特别是一种六轮式环境探测车悬架机构,包括底端分别铰连在两侧车轮轴上的支撑臂和通过差速器设置在车体上的横轴,其横轴之两端分别固连一平衡臂,车体同一侧的支撑臂通过两个连杆按以下方式藕连在该侧平衡臂上:两个连杆之下端相铰连,其上端分别铰连于右、左两端支撑臂的上端,平衡臂之支点右侧铰连在与右端支撑臂相连的连杆上,平衡臂之支点左侧端铰连在左端支撑臂上,平衡臂之左段与连接左端支撑臂的连杆呈空间交叉状态;中间车轮支撑臂的上端铰连在右端支撑臂上,其下部铰连在平衡臂右侧端上。该机构收缩、伸展能力强,系统柔性程度高,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复杂地形的探测车。

    高等级公路上车辆防追尾碰撞预警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016053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55274.0

    申请日:2007-01-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高等级公路上车辆防追尾碰撞预警方法和系统属智能交通和智能车辆研究领域,目的是预测并提前向驾驶员发出警告,有效避免高等级公路上车辆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本发明中的逆变电源输出端及继电器一端与智能相机的输出信号接口连接;图像信息采集、车辆特征提取、信息融合决策、车辆定位跟踪、测距与测速和防碰撞警告决策等六模块嵌于智能相机的内部芯片中;智能相机经安装支架,固定于车辆驾驶室的前风挡玻璃内;顺序启动六模块是高等级公路上车辆防追尾碰撞预警方法的关键。采用本发明可使高等级公路上的车辆有效避免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大量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得到保障,且系统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具有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有蹬沙作用的伸缩斗式步行轮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016022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55378.1

    申请日:2007-03-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具有蹬沙作用的伸缩斗式步行轮机构属行走机械的配套部件,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适宜在不同松软程度的沙性土壤中行驶的驱动车轮机构;本发明由内轮、支撑杆、弹簧片和外圈组成,内轮与销轴固接,支撑杆一端与销轴铰接,内轮与支撑杆在径向平面内可相对转动,外圈与弹簧片一端通过铆钉固接;弹簧片的凹折处与销轴固接,支撑杆另一端与销轴铰接,弹簧片与支撑杆在径向平面内可相对转动,支撑杆与外圈法向存在夹角,内轮与外圈外缘之间的支撑杆、弹簧片、销轴和销轴对称布置;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不仅具有固沙作用,还具有蹬沙作用,与传统的沙性土壤车轮相比,具有蹬沙作用的伸缩斗式步行轮既具有优良的行驶平顺性能,又具有优良的附着牵引性能。

    高等级公路上车辆防车道偏离预警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016052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55273.6

    申请日:2007-01-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高等级公路上车辆防车道偏离预警方法和系统属智能交通和智能车辆研究领域,目的是预测并提前向驾驶员发出警告,有效避免高等级公路上车辆车道偏离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本发明中的逆变电源输出端及继电器一端与智能相机的输出信号接口连接;图像信息采集、车道标识线识别与跟踪、车辆方向参数估计、车辆位置参数估计、车道宽度估计和车道偏离警告决策等六模块嵌于智能相机的内部芯片中;智能相机经安装支架,固定于车辆驾驶室的前风挡玻璃内;顺序启动六模块是防车道偏离预警方法的关键。采用本发明可使高等级公路上的车辆有效避免偏离车道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大量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得到保障,且系统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具有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轮式环境探测车悬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769126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017170.1

    申请日:2005-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式车辆的悬架机构,特别是一种六轮式环境探测车悬架机构,包括底端分别铰连在两侧车轮轴上的支撑臂和通过差速器设置在车体上的横轴,其横轴之两端分别固连一平衡臂,车体同一侧的支撑臂通过两个连杆按以下方式耦连在该侧平衡臂上:两个连杆之下端相铰连,其上端分别铰连于右、左两端支撑臂的上端,平衡臂之支点右侧铰连在与右端支撑臂相连的连杆上,平衡臂之支点左侧端铰连在左端支撑臂上,平衡臂之左段与连接左端支撑臂的连杆呈空间交叉状态;中间车轮支撑臂的上端铰连在右端支撑臂上,其下部铰连在平衡臂右侧端上。该机构收缩、伸展能力强,系统柔性程度高,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复杂地形的探测车。

    自动引导车的视觉引导方法及其自动引导电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438138A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03111168.8

    申请日:2003-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物流系统的智能型工业搬运车辆的自动引导方法及采用该自动引导方法的电动车。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引导车的视觉引导方法,是通过设置在自动引导车上的摄像机摄取在地面敷设的运行路径标线、工位地址编码标识符和运行状态控制标识符,与摄像机相联的计算机,通过图像智能化识别,获得车体与运行路径标线的位置偏差和方向偏差参数、工位地址及运行状态控制信息,据此,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车轮驱动机构控制器,以实现对自动引导车按设定的路径、工位地址及加速、减速、停车的运行状态进行相应的控制。采用上述视觉引导方法的装有摄像机的自动引导电动车。其路径设置方法简单,系统柔性程度高,提高了车辆工作的灵活性、可靠性。

    复式步行轮机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925927Y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620028478.6

    申请日:2006-0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宜在沙地等松软路面行驶的车轮机构,它是由一在周壁上开有内外通透槽孔的空腔形外轮、通过支撑轴承套装在外轮内腔中的叶轮和外端连接在车体上的空心轴、固设在空心轴内的减速器和驱动连接减速器的电机、在叶轮的突缘上铰连的并穿插在外轮周壁上通透槽孔中的叶片构成;叶轮与减速器之输出轴相连接,外轮与叶轮之间还连接一限制二者相对转动的预紧力弹簧。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车轮伸出的叶片提高对地面的附着力,使牵引力增大,固而有效的增强车辆在松软路面上具有较强的通过性和平顺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