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阿苯达唑递送抗癌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872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56815.0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苯达唑递送抗癌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纳米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ABZ溶于甲醇并与γ‑CD‑MOFs共孵育24h,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后得到阿苯达唑递送抗癌药(MOF‑ABZ),实现了利用γ‑环糊精有机金属框架(γ‑CD‑MOFs)提高阿苯达唑溶解度的目的,解决了ABZ在体内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本发明还通过细胞与动物实验评价了MOF‑ABZ体内体外的抗肿瘤效果,发现MOF‑ABZ能够一定程度下提高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度,改变细胞的形态,并对其起到一定的杀伤作用。

    一种肝靶向基因递送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154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79225.X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肝靶向基因递送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半乳糖化壳聚糖为基础的肝靶向给药系统仍然存在穿膜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精氨酸修饰的半乳糖化壳聚糖纳米颗粒负载miR‑223小分子的方案,它可以同时具有靶向性并携带复杂且种类不同的分子、且穿膜效率更高等综合优势。带正电荷的壳聚糖易与呈负电荷的miRNA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形成纳米级复合物,壳聚糖上修饰的半乳糖与肝细胞表面的ASGPR特异性结合而靶向肝脏,并加入精氨酸来提高miR‑223穿膜效率。不仅提高了miR‑223的穿膜效率还增加了其生物利用度。通过动物和细胞实验评价了其肝靶向性和对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一种非接触智能呼吸侦测装置和侦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023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50180.X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智能呼吸侦测装置,涉及智能呼吸侦测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伸缩杆,伸缩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贴板,贴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粘贴剂,固定座右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连杆,连杆的外侧开设有万向槽,万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万向球一。该非接触智能呼吸侦测装置和侦测方法,通过万向球一与万向球二的配合使用,利用万向球一与万向球二的卡接,使固定座可以进行多方位调节,并且固定杆和活动杆的伸缩可以实现便于固定座位置的调节,将固定座调节至可以有效监测呼吸系统的位置,从而达到了方便调节的作用,提高了呼吸侦测装置的检测效率,保证了对人的呼吸系统准确检测,及时发出警报。

    白蛋白负载阿苯达唑纳米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179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05885.5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蛋白负载阿苯达唑纳米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纳米合成技术领域,其通过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将白蛋白、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加入水中得到第一溶液;第二步,将阿苯达唑溶解于有机溶剂得到第二溶液,第三步将第一溶液与第二溶液充分混合;第四步和第五步进行去溶剂化交联,第六步先将第三步所得到的阿苯达唑纳米药进行透析纯化,第七步,将纯化后产物进一步加热固化然后冷却冻干获得纳米级阿苯达唑。本发明显著提高了阿苯达唑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明显改善阿苯达唑生物利用度,有效地发挥阿苯达唑抗组织器官寄生虫的治疗作用。

    一种非接触智能呼吸侦测装置和侦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023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0050180.X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智能呼吸侦测装置,涉及智能呼吸侦测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伸缩杆,伸缩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贴板,贴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粘贴剂,固定座右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连杆,连杆的外侧开设有万向槽,万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万向球一。该非接触智能呼吸侦测装置和侦测方法,通过万向球一与万向球二的配合使用,利用万向球一与万向球二的卡接,使固定座可以进行多方位调节,并且固定杆和活动杆的伸缩可以实现便于固定座位置的调节,将固定座调节至可以有效监测呼吸系统的位置,从而达到了方便调节的作用,提高了呼吸侦测装置的检测效率,保证了对人的呼吸系统准确检测,及时发出警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