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9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46078.7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IPC: G06T5/60 , G06N3/0475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abview平台与CycleGAN模型的实时成像与图像增强方法及装置,包括:构建基于CycleGAN模型的图像增强模型并训练,得到经训练的图像增强模型,CycleGAN模型包括第一生成器、第一判别器、第二生成器和第二判别器,第一生成器和第二生成器均采用具有UNet网络的UNet生成器,第一判别器和第二判别器均采用PatchGAN判别器;获取由下位机采集的图像,构建while循环结构并进入while循环;获取在Labview平台的用户界面上采集到的预测指令,基于预测指令在Labview平台调用Python程序以加载经训练的图像增强模型中的UNet生成器,并将图像输入到经训练的图像增强模型中的UNet生成器,得到增强图像,并将增强图像显示在用户界面上。本发明能够提高信息分析与处理的准确率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7670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1162982.0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厦门永伟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标本前处理的智能系统,包括输送机构、扫码机构、喷码机构、至少一个机器人手臂、至少一个容置机构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输送机构、扫码机构、喷码机构和机器人手臂;所述输送机构用以依次输送用以容装检测标本的试管至一工作位置,所述扫码机构用以扫描位于工作位置的试管上的标识码;机器人手臂用以获取位于工作位置上的试管以带动试管依次对应至喷码机构和容置机构,所述喷码机构用以对试管喷涂相应的标识信息,所述容置机构用以容置多个试管。本发明为自动化的分料、扫码、喷码、核对、码盘的智能系统提供硬件支持以能实现自动化操作,节约大量人力资源,提高实验室前处置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6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60161.4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IPC: G01N21/65 , G06N3/0464 , G06N3/082 , G06N3/08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拉曼光谱结合深度学习的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模型,所述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模型采用卷积神经网络;采集数据集并训练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模型;利用训练好的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模型实现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所述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模型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时,选择基于残差网络架构的卷积神经网络。本发明采用拉曼光谱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可以快速、准确的鉴别正常脑组织和胶质母细胞瘤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179826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95817.4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4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铂金催化硅胶在制备医学超声耦合贴片中的应用,由Ecoflex 00‑30铂金硅胶的A胶、Ecoflex 00‑30铂金硅胶的B胶和稀释剂混合制成。本发明由Ecoflex 00‑30铂金硅胶制成,制作简单,易于批量生产和加工,并可以反复杀菌消毒使用;同时能够良好贴合组织与探头,提高成像质量,提高使用者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44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55684.X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介入式光学相干成像引导激光消融装置,包括:激光子系统(1)、光路模块(2)、光学相干成像子系统(3),将可调谐连续光模块(6)、连续热疗光模块(7)、光纤温度传感模块(8)、以及自适应调节模块(9)全部集中成为一个激光子系统(1),能够同时实现治疗、激励、传感以及指示的工作,实现了仪器的集成化和一体化,大大简化了子系统结构;光路模块通过单模光纤束(20)将四条光路集成为一束,参数灵活、功能多样,配合相干成像系统(3),该装置为肿瘤检测、激光介入消融、温度实时监测、热融疗效评价一体化成像装置,能够实现早期疾病的介入式光学相干引导的病理检测以及实现检测后实时图像传输完成精确精准的热消融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10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4403.0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IPC: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生物年龄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生物数据处理领域,包括:构建基于堆叠集成的生物年龄预测模型并训练,得到经训练的生物年龄预测模型;对待分析人员的血液样本中的每个代谢物的质谱数据进行处理和特征选择,得到关键代谢特征;将待检测人员对应的关键代谢特征输入到经训练的生物年龄预测模型,先经过基模型单元中的每个基模型,得到若干个第一年龄,将若干个第一年龄构成第一年龄向量并分别输入次级学习器单元中的每个次级学习器,得到若干个第二年龄,将若干个第二年龄构成第二年龄向量并输入终级学习器,得到预测年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生物年龄评估准确度低、缺乏综合性、复杂性和成本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601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31221.X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IPC: C07K7/52 , C07K1/107 , C07K1/13 , A61K51/08 , A61K103/00
Abstract: 一种环状TMTP1多肽配体,其结构式为Cyclo[K(NOTA)NVvRQ],该环状TMTP1多肽配体进行了结构修饰,在经过放射性标记后,其生物活性不受影响,标记方法简单,标记产率高,具有特异性靶向高转移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可用于对高转移肿瘤进行早期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1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44403.0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IPC: G01N30/86 , G06N20/20 , G06N20/00 , G06F18/15 , G06F18/243 , G06F18/211 , G01N3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生物年龄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生物数据处理领域,包括:构建基于堆叠集成的生物年龄预测模型并训练,得到经训练的生物年龄预测模型;对待分析人员的血液样本中的每个代谢物的质谱数据进行处理和特征选择,得到关键代谢特征;将待检测人员对应的关键代谢特征输入到经训练的生物年龄预测模型,先经过基模型单元中的每个基模型,得到若干个第一年龄,将若干个第一年龄构成第一年龄向量并分别输入次级学习器单元中的每个次级学习器,得到若干个第二年龄,将若干个第二年龄构成第二年龄向量并输入终级学习器,得到预测年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生物年龄评估准确度低、缺乏综合性、复杂性和成本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701520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23336493.X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环境采样接种拭子,包括了相互盖合的装液管和拭子组件,拭子组件设置成了滴管结构,且使得拭子组件下端的拭子末端设置为包括了尼龙材质的采样主体及塑料材质涂布顶的结构,从而能够实现采样时使用采样本体,涂布时使用涂布顶,使得接种拭子能够集采样、保存和定量涂布于一体,由于装液管和拭子组件在盖合后即形成一封闭空间,分开后又可以进行采样、涂布操作,从而使得包装简单,不需要分别包装各组件,即拆即用,最后滴管结构的拭子组件使得能够精确控制样液量,涂布顶封闭拭子杆末端,且在拭子杆侧端开设连通槽,能够通过反复挤压适量液体从此流动,保证拭子末端上的潜在微生物的充分混匀。
-
公开(公告)号:CN219533168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23406720.7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1N33/543 , G01N33/558 , A61L2/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装置,其包括采样管、采样头、棉签拭子、连接壳、检测管以及检测头;连接壳内部用于填装检测溶液,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隔膜与第二隔膜密封;采样管与检测管分别用于插接在连接壳的两端;棉签拭子可拆卸插接在采样头上,用于插入采样管内,以捅破第一隔膜;检测头上连接有插接杆,插接杆上设置有检测试纸,插接杆远离检测头的一端设置有尖刺,用于刺破第二隔膜;插接杆靠近尖刺的位置设置有与检测试纸接触的棉团;检测管为透明结构。本申请能够减少检测过程中混合溶液溅出的情况发生,并减少医疗废品处理过程中混合溶液外泄的可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