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487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811157336.3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显色检测功能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基体和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芯片主体,所述芯片主体包括:一第一通道,包括入口端,用于注入样品,和出口端;多个第二通道,多个第二通道的各入口端皆与第一通道的出口端连通,多个第二通道的至少部分内壁上设有羟基磷灰石吸附层、卵蛋白或/和锌离子显色层以及挡板;以及一第三通道,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多个第二通道的各出口端皆与第三通道的入口端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流控芯片的修饰方法及其应用。通过羟基磷灰石、卵蛋白和/或锌离子对该芯片的通道进行共修饰,以在芯片上形成肉眼可辨的玫瑰红色为依据,可用于对锌离子和蛋白质的快速检测。所述方法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结果直观、方便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02259032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46845.8
申请日:2011-05-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Abstract: 一种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提供一种制作时间短、制作成本低、在活性污泥表面形成均匀二氧化钛光催化层从而明显提高吸附能力和光催化性能的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烘干后破碎,过筛备用;将乙醇、钛酸四正丁酯和冰醋酸混合,得溶液A;将预处理后的活性污泥与溶液A混合,得混合物B;将乙醇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2~3,得到溶液C;将溶液C加到混合物B中,直至成为凝胶;将凝胶烘干;将烘干后的凝胶转移到坩埚中煅烧后,洗涤,抽滤,烘干,即得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0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95084.0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该装置包括物料处理模块、添液震荡模块、导管组件和光谱检测仪器,物料处理模块包括破碎单元和集流单元,破碎单元固定于集流单元的上方,并通过集流单元固定于基座上;添液震荡模块包括容器滑动机构、添液单元和固定于基座的震荡滑轨机构,容器滑动机构设置于震荡滑轨机构上,添液单元设置于容器滑动机构的移动轨迹上方;光谱检测仪器通过箱体的检测口对容器滑动机构的容器内的待测液进行光谱扫描。本申请在结构设计上具有集成紧凑、连接合理、容器补给创新的优势,在样品处理上具备破碎高效、集流可控、添液精确的特点,且结合智能化控制,有效提高检测的自动化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59032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10146845.8
申请日:2011-05-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Abstract: 一种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提供一种制作时间短、制作成本低、在活性污泥表面形成均匀二氧化钛光催化层从而明显提高吸附能力和光催化性能的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烘干后破碎,过筛备用;将乙醇、钛酸四正丁酯和冰醋酸混合,得溶液A;将预处理后的活性污泥与溶液A混合,得混合物B;将乙醇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2~3,得到溶液C;将溶液C加到混合物B中,直至成为凝胶;将凝胶烘干;将烘干后的凝胶转移到坩埚中煅烧后,洗涤,抽滤,烘干,即得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730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04416.X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A23F3/14 , A61K36/8984 , A61K9/00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降血糖的生态养生茶,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石斛0.1~10份、乌龙茶0.1~10份,秋茄0.1~10份。该强化降血糖的生态养生茶的制备方法如下:S1、按照原料配比称取原料;S2、将原料混合并粉碎成颗粒;S3、用茶包袋分装成袋。本发明通过合理加工和配伍各成分得到本发明的生态养生茶,三种成分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各自的功效,来强化生态养生茶的功能,强化乌龙茶的降血糖功效,并通过推广秋茄的应用更进一步提高生态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487217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10180412.2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A01N59/16 , A01N25/08 , A01P1/00 , A61L9/014 , A61L101/04 , A61L101/02
Abstract: 一种基于碳纳米银光触媒的抗菌除臭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碳悬液A与混合液B混合,加入乙醇和水形成凝胶,烘干、煅烧,加入硝酸银溶液后,再与还原剂反应,既得碳纳米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其中碳悬液A为纳米颗粒碳加入无水乙醇中形成,混合液B为将钛酸四丁酯加入至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形成。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技术难度低,可操作性强,所得碳纳米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具有可见光高利用率和强抗菌效果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4871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157336.3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漳州昌禄食品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显色检测功能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基体和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芯片主体,所述芯片主体包括:一第一通道,包括入口端,用于注入样品,和出口端;多个第二通道,多个第二通道的各入口端皆与第一通道的出口端连通,多个第二通道的至少部分内壁上设有羟基磷灰石吸附层、卵蛋白或/和锌离子显色层以及挡板;以及一第三通道,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多个第二通道的各出口端皆与第三通道的入口端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流控芯片的修饰方法及其应用。通过羟基磷灰石、卵蛋白和/或锌离子对该芯片的通道进行共修饰,以在芯片上形成肉眼可辨的玫瑰红色为依据,可用于对锌离子和蛋白质的快速检测。所述方法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结果直观、方便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03894197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140436.0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B01J23/72 , B01J32/00 , C02F1/30 , C02F1/32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利用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催化复合材料。先进行海蛎壳预处理;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海蛎壳复合材料;最后制备利用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共沉淀法相结合来制备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海蛎壳通过活化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吸附性,提高了光催化材料的光能吸收率,增强了海蛎壳的吸附能力,提高了光催化活性,解决了目前光催化材料应用于废水处理中存在的分离回收难度大、寿命短、光能利用率低等问题。此外,原材料价格低,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72475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89831.5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9/02 , B01J23/06 , B01J3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以醋酸锌和过氧化钠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材料。醋酸锌在一定的条件下,经水解在水中形成游离的Zn2+后投加过氧化钠,过氧化钠瞬间产生游离的O2-与Zn2+结合制成纳米氧化锌。材料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中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本发明解决水溶液沉淀技术制备的颗粒团聚问题,优化了现今复杂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87217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180412.2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A01N59/16 , A01N25/08 , A01P1/00 , A61L9/014 , A61L101/04 , A61L101/02
Abstract: 一种基于碳纳米银光触媒的抗菌除臭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碳悬液A与混合液B混合,加入乙醇和水形成凝胶,烘干、煅烧,加入硝酸银溶液后,再与还原剂反应,既得碳纳米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其中碳悬液A为纳米颗粒碳加入无水乙醇中形成,混合液B为将钛酸四丁酯加入至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形成。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技术难度低,可操作性强,所得碳纳米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具有可见光高利用率和强抗菌效果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