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5875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79312.6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醇铝的制备方法,是将过量的Al-N型合金粉体加入碳原子数为1~8的醇中,在室温条件下反应1~3小时,固液分离后得到醇铝。其中Al-N型合金粉体是通过气雾化的方式制备的,其原料为铝、以及少量可重复利用的合金元素。本发明无需催化剂或加热,反应条件温和,在常温条件下即可一步反应生成醇铝,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成本低;同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安全系数高,便于输送和保存。另外,本发明不使用含汞或含碘的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419091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426701.1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氧化的水解制氢复合粉体,该复合粉体由偏晶型合金M-N形成半包裹或全包裹的核/壳型复合结构,核为富M相,壳为富N相,并且壳层中存在大量微裂纹以及富M相的小颗粒,整个复合粉体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M为0.5~99.9%,N为0.1~99.5%。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抗氧化的水解制氢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工艺简单,无需添加氢化物、盐类等其他物质,成本低。本发明复合粉体能够与水进行快速制氢,不受水温水质限制,即时产氢供氢,解决了氢气的存储和运输问题,降低了成本和风险;本发明复合粉性质稳定,抗氧化能力强,保存方法简单,携带方便。在移动氢源、氢动力汽车等民用领域以及在潜艇、船舰、鱼雷等军用领域都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803247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268433.4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低膨胀高导热铜‑不锈因瓦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所述低膨胀高导热铜‑不锈因瓦合金复合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Cu 20%~75%,Fe 9%~30%,Co 12%~45%,Cr 2%~8%,添加剂0~5%。制备方法:通过相图计算方法,设计复合材料的成分,使其成分中存在富Cu相和富Fe‑Co‑Cr相的液相两相分离区;称取各种原材料,放入气雾化制粉设备,抽真空,感应熔炼,气雾化,得核/壳型自包裹复合粉体;将制得的核/壳型自包裹复合粉体放入烧结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热压烧结,冷却后得到铜‑不锈因瓦合金复合材料烧结体,再退火处理,即得低膨胀高导热铜‑不锈因瓦合金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80324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68433.4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9/00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C22C1/0425 , C22C1/0433 , C22C9/06 , C22C19/07 , C22C30/02 , C22F1/08 , C22F1/10 , B22F9/082 , B22F1/025
Abstract: 低膨胀高导热铜?不锈因瓦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所述低膨胀高导热铜?不锈因瓦合金复合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Cu 20%~75%,Fe 9%~30%,Co 12%~45%,Cr 2%~8%,添加剂0~5%。制备方法:通过相图计算方法,设计复合材料的成分,使其成分中存在富Cu相和富Fe?Co?Cr相的液相两相分离区;称取各种原材料,放入气雾化制粉设备,抽真空,感应熔炼,气雾化,得核/壳型自包裹复合粉体;将制得的核/壳型自包裹复合粉体放入烧结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热压烧结,冷却后得到铜?不锈因瓦合金复合材料烧结体,再退火处理,即得低膨胀高导热铜?不锈因瓦合金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358759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379312.6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醇铝的制备方法,是将过量的Al‑N型合金粉体加入碳原子数为1~8的醇中,在室温条件下反应1~3小时,固液分离后得到醇铝。其中Al‑N型合金粉体是通过气雾化的方式制备的,其原料为铝、以及少量可重复利用的合金元素。本发明无需催化剂或加热,反应条件温和,在常温条件下即可一步反应生成醇铝,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成本低;同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安全系数高,便于输送和保存。另外,本发明不使用含汞或含碘的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7324280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37838.8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铝基水解制氢材料的抗湿抗氧化包衣及其加工方法。通过将由铝基制氢粉末压制成型的铝基制氢压片包裹于聚乙二醇包衣中,提高铝基制氢材料的抗湿抗氧化性;所述铝基制氢压片不受尺寸限制,所述聚乙二醇包衣的厚度范围为0.1mm~2cm。其中,所述聚乙二醇包衣通过熔融聚乙二醇涂覆成型或通过粉末聚乙二醇压制成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基水解制氢材料的抗湿抗氧化包衣及其加工方法,可极大提高处理后的铝基制氢材料的抗湿抗氧化性能,且该抗湿抗氧化包衣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包衣水溶性好,易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9091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26701.1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氧化的水解制氢复合粉体,该复合粉体由偏晶型合金M-N形成半包裹或全包裹的核/壳型复合结构,核为富M相,壳为富N相,并且壳层中存在大量微裂纹以及富M相的小颗粒,整个复合粉体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M为0.5~99.9%,N为0.1~99.5%。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抗氧化的水解制氢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工艺简单,无需添加氢化物、盐类等其他物质,成本低。本发明复合粉体能够与水进行快速制氢,不受水温水质限制,即时产氢供氢,解决了氢气的存储和运输问题,降低了成本和风险;本发明复合粉性质稳定,抗氧化能力强,保存方法简单,携带方便。在移动氢源、氢动力汽车等民用领域以及在潜艇、船舰、鱼雷等军用领域都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9989059U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20410762.7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袋式即时制氢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开孔隔离板,所述开孔隔离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储水区和用于放制氢材料的制氢材料进出托架,其中,壳体还包括一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连通储水区;以及包括一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壳体内外侧。本实用新型利用储水材料区中的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与水解型制氢材料反应生成氢气的原理制取氢气。使用时装入袋装水解型制氢材料,制氢材料不需要与液体水直接接触便可产生氢气。该装置结构简单,不需利用其它额外的能源,便于携带,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08747721U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21030493.3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其包括陶瓷细化片、疏水纳米孔膜、粉体容纳腔、渗水性隔层及上下盖。使用时将水解制氢材料装入富氢水制备装置,并将富氢水制备装置放入水中,水解制氢材料就会与渗透进来的水反应产生氢气,氢气通过疏水纳米孔膜与陶瓷细化片产生微纳氢气泡,并迅速溶于外部水体中,制得富氢水。其氢气利用率高,溶氢效果好,制备装置使用方便不需要电源并可重复应用,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6666113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20402077.0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蒸气制氢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液态反应物的罐体、加热装置和用于放置铝基制氢粉体的托架;所述罐体设有出气口,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底部;盛放于所述罐体内的液态反应物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汽化,并与托架上的铝基制氢粉体反应生成氢气,所生成的氢气通过所述出气口导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蒸气制氢装置,装置简单,反应速率可控,且反应产物可回收,不产生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