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软气动声源及制备方法、带有该声源的发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59577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0125585.X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软气动声源及制备方法、带有该声源的发声装置,所述声源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基座为硬材质制成;一组软弹性体,分别填充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所述软弹性体之间的间距从下往上依次缩减,所述软弹性体的最上端为平面结构,一组所述软弹性体的上端面之间间隙设置,所述软弹性体为实心结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底端中心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顶端。所述主体层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固有层的杨氏模量、所述粘膜上皮层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固有层的杨氏模量、所述主体层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粘膜上皮层的杨氏模量。

    一种声学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6372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45105.7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声学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体及微纳米颗粒;所述微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所述基体中。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硅橡胶与稀释剂混合均匀形成胶体;S2,向胶体中微纳米颗粒,搅拌均匀,超声分散得到复合溶液;S3,复合溶液经真空除泡后,转移至模具中,在55‑65℃下恒温加热40‑50min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声学超材料。该声学超材料的声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连续可调。

    一种水下软气动声源及制备方法、带有该声源的发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595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25585.X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软气动声源及制备方法、带有该声源的发声装置,所述声源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基底为硬材质制成;一组软弹性体,分别填充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所述软弹性体之间的间距从下往上依次缩减,所述软弹性体的最上端为平面结构,一组所述软弹性体的上端面之间间隙设置,所述软弹性体为实心结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底端中心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顶端。所述主体层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固有层的杨氏模量、所述粘膜上皮层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固有层的杨氏模量、所述主体层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粘膜上皮层的杨氏模量。

    一种用于滨海核电站的海洋致灾生物水声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331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415557.8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海洋灾害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滨海核电站的海洋致灾生物水声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换能器和控制机构,所述换能器用于电信号和声信号的转换,且多个所述换能器呈扇形设置在海底中的底座平台上,形成取水口水下通道的一个断面的全角度的电信号/声信号的覆盖;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换能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并发射;控制所述换能器接收目标物的反射声信号;解析所述反射电信号,从而获得监测数据;并根据所述监测数据计算出海洋生物量通量的值。本发明实现取水口水下通道的整个断面的全面监测,监测效果好,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核电取水口的海洋生物量通量的估计,减少误差,提高准确性。

    一种声学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6372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845105.7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声学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体及微纳米颗粒;所述微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所述基体中。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硅橡胶与稀释剂混合均匀形成胶体;S2,向胶体中微纳米颗粒,搅拌均匀,超声分散得到复合溶液;S3,复合溶液经真空除泡后,转移至模具中,在55‑65℃下恒温加热40‑50min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声学超材料。该声学超材料的声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连续可调。

    一种用于滨海核电站的海洋致灾生物水声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331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15557.8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海洋灾害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滨海核电站的海洋致灾生物水声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换能器和控制机构,所述换能器用于电信号和声信号的转换,且多个所述换能器呈扇形设置在海底中的底座平台上,形成取水口水下通道的一个断面的全角度的电信号/声信号的覆盖;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换能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并发射;控制所述换能器接收目标物的反射声信号;解析所述反射电信号,从而获得监测数据;并根据所述监测数据计算出海洋生物量通量的值。本发明实现取水口水下通道的整个断面的全面监测,监测效果好,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核电取水口的海洋生物量通量的估计,减少误差,提高准确性。

    一种基于仿海豚波束调控的超声层析温流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12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868195.0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海豚波束调控的超声层析温流监测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仿海豚波束调控器,发射、接收换能器及声层析主机。发射换能器固接于该仿海豚波束调控器内侧;仿海豚波束调控器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等。声层析主机根据声波互易传播时间以及GPS授时定位测得的主、从机间的空间距离,解算出待测水体的平均流速和平均声速,再根据水中声速和温度的经验关系反演出水体的平均温度。本发明通过借鉴和模拟海豚头部的组织结构,能够对小型的无指向性声源辐射的声波进行调控,形成高指向性、强增益的声波,使层析主机获得更高的信噪比,从而提升声层析系统的测量距离或在原有距离下降低功耗。

    一种水下软气动声源及带有该声源的发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627340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267015.X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软气动声源及带有该声源的发声装置,所述声源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基座为硬材质制成;一组软弹性体,分别填充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所述软弹性体之间的间距从下往上依次缩减,所述软弹性体的最上端为平面结构,一组所述软弹性体的上端面之间间隙设置,所述软弹性体为实心结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底端中心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顶端。所述主体层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固有层的杨氏模量、所述粘膜上皮层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固有层的杨氏模量、所述主体层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粘膜上皮层的杨氏模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