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8366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47160.2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2,6-二羧基吡啶在制备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药物上的应用;所述植物病原真菌包括梨树腐烂病病菌、链格孢菌、葡萄座腔菌或立枯丝核菌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2,6-二羧基吡啶在梨树腐烂病的预防或治疗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药物,其组成成分中至少包含2,6-二羧基吡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梨树腐烂病预防或治疗药物,其组成成分中至少包含2,6-二羧基吡啶。本发明的2,6-二羧基吡啶所制备药物具有能够非可逆性杀死梨树腐烂病病菌的作用;其中的2,6-二羧基吡啶能够渗透树皮和韧皮部,3mM的2,6-二羧基吡啶能完全抑制梨树腐烂病病菌的生长。
-
-
公开(公告)号:CN1171225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70907.0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喹啉在防治副溶血性弧菌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了喹啉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活性,并深入探究了喹啉对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抑制率、生物膜形成情况的影响,以及喹啉对多齿新米虾副溶血性弧菌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的影响,结果证明喹啉能有效防治多齿新米虾副溶血性弧菌病害。
-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88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770054.1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业领域,公开了吡啶‑2,3‑二羧酸的应用,具体公开了吡啶‑2,3‑二羧酸在制备抑制甘薯长喙壳菌生长的制剂中的应用及甘薯黑斑病治疗和防治上的应用。本发明将吡啶‑2,3‑二羧酸应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甘薯黑斑病的制剂中,通过抑制甘薯长喙壳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的合成的独特方式达到杀菌的目的。本发明无需复杂分子操作,制剂中主要活性物质吡啶‑2,3‑二羧酸为天然来源,可以采用生物法生产,对环境友好。除此之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和/或预防甘薯黑斑病的制剂,该制剂为浓度为5mM的吡啶‑2,3‑二羧酸水溶液,pH为3~5,该制剂相对于其他浓度制剂而言,治疗和/或预防效果最佳,且制备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583664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0847160.2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2,6‑二羧基吡啶在制备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药物上的应用;所述植物病原真菌包括梨树腐烂病病菌、链格孢菌、葡萄座腔菌或立枯丝核菌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2,6‑二羧基吡啶在梨树腐烂病的预防或治疗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药物,其组成成分中至少包含2,6‑二羧基吡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梨树腐烂病预防或治疗药物,其组成成分中至少包含2,6‑二羧基吡啶。本发明的2,6‑二羧基吡啶所制备药物具有能够非可逆性杀死梨树腐烂病病菌的作用;其中的2,6‑二羧基吡啶能够渗透树皮和韧皮部,3mM的2,6‑二羧基吡啶能完全抑制梨树腐烂病病菌的生长。
-
-
公开(公告)号:CN11183819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24753.X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鹰嘴豆提取物在防治农作物病原细菌中的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地,所述鹰嘴豆提取物为鹰嘴豆芽素A或/和染料木素,该提取物对于大豆斑疹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Xag)、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Ea)、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Cm)、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Ac)均有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防治农作物病原细菌的农药。
-
公开(公告)号:CN1158438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849765.7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A01N37/46 , A01N43/52 , A01N43/90 , A01N37/36 , A01P3/00 , C07C231/02 , C07C235/40 , C07D235/30 , C07C319/20 , C07C323/59 , C07C259/08 , C07D473/34 , C07C29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奎尼酸的衍生物在防治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所述奎尼酸衍生物是通过采用N‑乙基琥珀酰亚胺(NHS)/二环己基二亚胺(DCC)活泼酯法将含有氨基或亚氨基的小分子化合物偶联到QA的羧基上形成,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高粱附球孢(Epicoccum sorghinum)、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均有防治作用,可用于制备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的农药。
-
公开(公告)号:CN11315100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25029.4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新的多头菌(Polyceephalomycessp.)NJC01及其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所述多头菌(Polyceephalomycessp.)NJC01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1380,保藏日期为2021年4月15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该多头菌(Polyceephalomycessp.)NJC01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抗菌效果,能够作为植物及作物用抗菌剂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