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及其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5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80711.3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及其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处理方法,涉及铜表面处理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微弧氧化液中,以铜基材为正极、铅板为负极,在电压100‑150V、频率3000‑5000Hz下,对铜基材表面进行恒压微弧氧化30‑40min后,取出微弧样品;将微弧样品浸没于后处理液中,在20‑30℃下搅拌24‑48h后,制得表面生成复合膜层的铜基材;所述后处理液中包括4‑6wt.%的植酸、5‑10wt.%的硅烷和浓度1‑5%的氨水。本发明采用较低电压不易对操作人员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操作简单、效率高、能耗低且普适性好,处理后的铜材料具有超疏水性和高耐腐蚀性。

    用于荧光缓蚀剂作用下微区腐蚀的原位电化学观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348594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20428578.1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荧光缓蚀剂作用下微区腐蚀的原位电化学观察装置,包括光学显微镜、电解池、升降装置、三电极系统、计算机以及电化学工作站;所述的三电极由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并可拆卸式固定在电解池中,同时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电连接,实时记录微区腐蚀电化学数据;所述的光学显微镜由可升降装置固定,悬于电解池正上方,并通过信号传导线与计算机电连接,实时记录合金表面腐蚀变化的过程。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景深水浸物镜能够在液体环境中观察荧光缓蚀剂作用下合金表面微区腐蚀发生、扩展过程的动态变化以及固液界面处的电化学动态信息,揭示缓蚀剂对合金耐腐性能的影响机制。该装置具有操作简单,节省实验成本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