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0877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85835.0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S7/48
Abstract: 一种地面移动二维激光的点云强度改正方法,该方法从影响强度差异的因素入手,根据同类地物反射强度相同这一原则,利用二维激光雷达提取标准漫反射板在不同扫描距离、角度下的强度数据,分别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距离和入射角改正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解算改正参数;然后采用移动二维激光扫描系统对实际场景进行移动扫描,获取实际场景的点云距离、扫描角度、强度等信息,再根据已建立的改正模型消除距离和入射角对强度值的影响,使改正后的同质区域强度趋于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04881556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0345347.4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对蓝藻问题的治理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蓝藻问题的治理算法;(二)根据治理算法给出的固定时刻投放和收获食藻类水产,从而针对蓝藻问题的进行治理。在步骤(一)中,本发明提出了具有两脉冲时刻投放和收获的三种群生物动力系统。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与数学推导,得出了系统周期解存在的条件以及系统局部稳定性的充分条件。从Matlab仿真的结果来看,将投放和收获置于一个周期内的两个脉冲时刻,得到效果要比同一时刻的更好,也即蓝藻和鲢鱼最终都将稳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之内,从而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8155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345347.4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对蓝藻问题的治理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蓝藻问题的治理算法;(二)根据治理算法给出的固定时刻投放和收获食藻类水产,从而针对蓝藻问题的进行治理。在步骤(一)中,本发明提出了具有两脉冲时刻投放和收获的三种群生物动力系统。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与数学推导,得出了系统周期解存在的条件以及系统局部稳定性的充分条件。从Matlab仿真的结果来看,将投放和收获置于一个周期内的两个脉冲时刻,得到效果要比同一时刻的更好,也即蓝藻和鲢鱼最终都将稳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之内,从而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7420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046138.X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融合型事件触发的含电动汽车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基于含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建立其状态空间模型;步骤2,考虑实际工况中测量数据存在噪声或扰动引起的随机波动,建立基于历史数据融合的事件触发控制机制,减少信号随机波动导致的误触发;步骤3,采用辛普森法则、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求出融合型事件触发控制器,并对含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进行控制。与传统基于瞬时测量数据的事件触发机制相比,本专利给出了一种具有抑制随机波动能力的融合型事件触发机制,有效减少了数据波动导致的控制信号误触发,节约有限网络资源,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771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1910585835.0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S7/48
Abstract: 一种地面移动二维激光的点云强度改正方法,该方法从影响强度差异的因素入手,根据同类地物反射强度相同这一原则,利用二维激光雷达提取标准漫反射板在不同扫描距离、角度下的强度数据,分别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距离和入射角改正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解算改正参数;然后采用移动二维激光扫描系统对实际场景进行移动扫描,获取实际场景的点云距离、扫描角度、强度等信息,再根据已建立的改正模型消除距离和入射角对强度值的影响,使改正后的同质区域强度趋于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1041525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96187.6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激光反射强度的行道树点云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激光反射强度的距离校正模型和入射角校正模型;S2、对于待测区域,选取部分行道树作为样本,获取点云数据;S3、根据校正模型,计算校正后的激光反射强度;S4、对于校正后的激光反射强度进行区域分割,得到行道树样本的树冠、树干激光反射强度,生成直方图,设置识别阈值;S5、对于整体待测区域,扫描获取激光反射强度,根据识别规则,判断点云是否属于树冠或树干目标。本发明的识别方法,去除距离、入射角对强度的影响,通过分析校正后树冠、树干的激光反射强度分布,识别行道树树冠、树干点云,滤除建筑物、行人、车道、人行道、草皮、路灯等地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79527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209604.1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60G17/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器与执行器之间的网络受到DoS攻击时主动悬架可靠性控制的方法,考虑DoS攻击发生在控制器与执行之间网络中的情况,采用随机切换的方法来处理攻击,使主动悬架系统在受到攻击与不受攻击两个子系统来回切换。在采取本发明的方法后,受到攻击的悬架系统控制的可靠性得到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22936.5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比例积分观测器的孤岛微电网分布式协同电压控制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设计分布式控制律使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可以获得参考电压的估计值;步骤2,建立基于电压参考值与估计值偏差的小信号微电网电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去除现有模型中含有常值参考信号;步骤3,针对仅测量信号可得情形,设计一种比例积分观测器,提高系统状态观测的精度,设计基于观测状态的分布式二次协同控制律;步骤4,导出孤岛微电网闭环电压控制系统模型,借助李亚普诺夫理论与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求出控制器与比例积分观测器参数,采用所求得的控制器对孤岛微电网进行电压调节,使其追踪给定的参考电压。相比于现有含有常值参考信号的小信号系统模型,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参考值与估计值偏差的小信号模型,避免了常值信号的存在,有利于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综合;此外,利用基于观测误差的积分项设计比例积分观测器,提高了状态观测的精度,有助于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1525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10696187.6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激光反射强度的行道树点云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激光反射强度的距离校正模型和入射角校正模型;S2、对于待测区域,选取部分行道树作为样本,获取点云数据;S3、根据校正模型,计算校正后的激光反射强度;S4、对于校正后的激光反射强度进行区域分割,得到行道树样本的树冠、树干激光反射强度,生成直方图,设置识别阈值;S5、对于整体待测区域,扫描获取激光反射强度,根据识别规则,判断点云是否属于树冠或树干目标。本发明的识别方法,去除距离、入射角对强度的影响,通过分析校正后树冠、树干的激光反射强度分布,识别行道树树冠、树干点云,滤除建筑物、行人、车道、人行道、草皮、路灯等地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13787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435739.1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差分的水面无人艇事件触发控制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建立离散水面无人艇控制系统的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模型;步骤2,利用李亚普诺夫函数的差分构造新的事件触发机制,基于输入状态稳定技术分析闭环事件触发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步骤3,证明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差分的事件触发策略比传统事件触发策略具有更大的触发间隔,采用所设计的事件触发策略进行水面无人艇的控制。与传统事件触发机制相比,本专利给出了一种具有更大平均触发间隔的新型事件触发机制,有效减少了冗余控制信号传输,节约网络带宽与节点能量,提升水面无人艇的续航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