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03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31364.X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A01N63/28 , A01P1/00 , A01P3/00 , A01P21/00 , A01G7/06 , A01G22/05 , A01G22/25 , C05G3/60 , C05G3/00 , C05F11/08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Streptomyces asenjonii R02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菌株R02是申请人自行筛选的微生物,经检测,该菌株具有良好的促生、抗病效果,具体表现在,能产铁载体、分泌纤维素酶,能降解纤维素;同时,经抑菌活性试验证明,该细菌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性,特别对青枯劳尔氏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经过盆栽实验和田间实验证明,该微生物对由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植物土传青枯病抗病效果显著,对植物特别是生姜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可用于制备生物菌肥有效防控土传青枯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69536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11876.X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秸秆的复配菌剂FX,包括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NJX50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NJX502、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株NJXy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菌株NJZ501;由细菌OD值为0.5-1的NJX501的细菌菌液、细菌OD值为0.5-1的NJX502的细菌菌液、细菌OD值为0.5-1的NJXy的细菌菌液、孢子数目不少于104个/mlNJZ501孢子悬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本发明复配菌剂FX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促进水稻秸秆的腐熟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912033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31364.X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A01N63/28 , A01P1/00 , A01P3/00 , A01P21/00 , A01G7/06 , A01G22/05 , A01G22/25 , C05G3/60 , C05G3/00 , C05F11/08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Streptomyces asenjonii R02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菌株R02是申请人自行筛选的微生物,经检测,该菌株具有良好的促生、抗病效果,具体表现在,能产铁载体、分泌纤维素酶,能降解纤维素;同时,经抑菌活性试验证明,该细菌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性,特别对青枯劳尔氏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经过盆栽实验和田间实验证明,该微生物对由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植物土传青枯病抗病效果显著,对植物特别是生姜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可用于制备生物菌肥有效防控土传青枯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695367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211876.X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秸秆的复配菌剂FX,包括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NJX50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NJX502、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株NJXy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菌株NJZ501;由细菌OD值为0.5‑1的NJX501的细菌菌液、细菌OD值为0.5‑1的NJX502的细菌菌液、细菌OD值为0.5‑1的NJXy的细菌菌液、孢子数目不少于104个/mlNJZ501孢子悬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本发明复配菌剂FX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促进水稻秸秆的腐熟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88535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272495.3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阻控土壤致病菌传播ARGs的芽孢杆菌BAC4,分类命名为假真菌样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30925。在芽孢杆菌BAC4或其发酵液处理下,致病菌向受体菌株跨种传播ARGs的频率显著降低。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芽孢杆菌BAC4在阻控土壤致病菌传播ARGs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8770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448385.3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控白芷根腐病的拮抗菌Le395,分类命名为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28570。本发明公开了拮抗菌Le395在防控白芷根腐病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是将拮抗菌Le395接种到加拿大一枝黄花秸秆和/或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堆肥制得的有机肥中得到的。Le395对引起白芷根腐病害的病原菌镰刀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利用菌株Le395将秸秆尤其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开发成生物有机肥,孢子数量至少达108个/g;Le395能定殖在白芷的根际,并产生拮抗物质,抑制白芷根际病原微生物生长,对白芷根腐病害的生物防治率达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51567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104240.5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12P1/04 , C12P1/02 , C12P39/00 , A01N63/27 , A01N63/38 , A01N59/16 , A01N43/38 , A01P21/00 , C05F17/20 , C05G3/00 , C05F11/08 , C12R1/38 , C12R1/8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温哥华假单胞菌PSE13,分类命名为温哥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ancouverensis),于2022年12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26170。本发明公开了温哥华假单胞菌PSE13与贵州木霉NJAU4742在制备菊花秸秆发酵产物的应用。以菊花秸秆为底物、贵州木霉NJAU4742具有较好的秸秆降解能力,为温哥华假单胞菌PSE13生长提供功能物质,发酵结束后温哥华假单胞菌PSE13的数量级在109‑1010(56)对比文件Chongyang Yang et al..Amultifunctional rhizobacterial strainwith wide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fernsfacilitates arsenicphytoremediation.Science of the TotalEnvironment.2019,第712卷第1-11页.
-
公开(公告)号:CN1165087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072987.7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维生素B1在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增加番茄系统抗性和/或防控土传青枯病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灌根或叶面喷施的施入维生素B1,不仅可以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增加番茄系统抗性,还可以减少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防控土传青枯病害。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增加番茄系统抗性和/或防控土传青枯病的方法,包括:番茄幼苗移栽7~10天后,以灌根法或叶面喷施法施入维生素B1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1506716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68074.7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黄素在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和/或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核黄素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和/或促进番茄植株生长的方法,包括:番茄幼苗移栽7~10天后,以根部浇灌或叶面喷施的方法施入核黄素,每株番茄施入20mL浓度为1μM~10μM的核黄素溶液。根部浇灌或叶面喷施核黄素,均能够显著提高番茄的生物量及其根系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9335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299714.7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它是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混配而成:磷酸二铵7~9份,氯化钾16~18份,硫酸铵35~37份,有机肥40~42份。本发明还公开了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在甘蔗种植中的应用,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植甘蔗,机械开沟施用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量为200~250kg/亩,甘蔗种植量为3500~4500段双芽苗/亩。本发明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养分配比合理,符合甘蔗生育期营养需求特性,可促进甘蔗生长并提高其产量,提高甘蔗品质,长期施用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