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那霉素残留检测的比色生物传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899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0301568.6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一种卡那霉素残留检测的比色生物传感方法,其检测原理为:首先在载银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百里香酚酞TP和信号探针SpKAN形成PDANS@Ag/TP/SpKAN作为信号元件,同时将核酸适配体AptKAN与互补探针CpKAN杂交并修饰在链霉亲和素偶联磁珠MBs表面形成MBs/dsDNA作为识别元件,当卡那霉素存在时会与识别元件中的AptKAN特异性结合,释放出的CpKAN与信号元件中的SpKAN杂交,实现信号元件在识别元件表面的富集,再加入碱性试剂后,PDANS@Ag表面负载的TP显色,在594nm处出现特征紫外吸收峰,通过测量不同浓度卡那霉素所对应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值,绘制标准曲线,通过计算即可实现卡那霉素含量的灵敏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便捷,对卡那霉素残留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通用型多重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03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0301476.8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通用型多重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以土霉素、卡那霉素和链霉素为模型,其检测原理为:(1)制备聚多巴胺载银颗粒,分别修饰上各通道对应的显色剂和信号探针得显色纳米颗粒,(2)将各通道对应的适配体及互补探针杂交所得dsDNA修饰于磁珠表面得磁性复合物,(3)当实际牛奶样品中任一待测物存在时,与磁性复合物表面dsDNA中的适配体结合,导致互补探针恢复单链后与信号探针互补配对,显色纳米颗粒因此富集在磁珠表面,(4)加NaOH后,各通道显色剂会大量释放至溶液呈现不同颜色,利用智能手机测定的R、G、B比值分析后,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可得待测物浓度,(5)通过更换待测物所对应的适配体及探针,可对其他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一种基于铜纳米花和eATRP反应级联信号放大的通用病毒电化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19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330728.X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一种基于铜纳米花和eATRP反应级联信号放大的通用病毒电化学检测方法,其检测原理为:合成功能化磁性颗粒及杂化铜纳米花分别用作病毒特异序列的识别和信号标签。目标病毒存在时,通过磁性分离可以将信号标签杂化铜纳米花引入反应体系,进一步通过抗坏血酸AA还原生成亚铜离子,结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eATRP反应,可实现电信号分子甲基丙烯酸二茂铁FMMA在核酸探针Sp修饰的金电极表面的聚合,产生级联放大电化学信号,经方波伏安法测定电流强度,绘制电流强度与目标病毒浓度的标准曲线,实现病毒浓度的定量。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性高,通过更换目标病毒特异性序列以及相应探针可进行各种病毒的通用检测。

    一种氧化石墨烯载小檗碱和芦荟大黄素联合靶向纳米药物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7530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410009568.3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载小檗碱和芦荟大黄素联合靶向纳米药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GO/Apt制备;S2.GO/Apt/BBR纳米颗粒制备;S3.GO/Apt/AE纳米颗粒制备;S4.GO/Apt/BBR纳米颗粒与GO/Apt/AE纳米颗粒以摩尔比5:1混合,得到纳米药物。本发明利用氧化石墨烯负载金黄色葡萄球菌适配体,然后负载小檗碱和芦荟大黄素,提高了小檗碱和芦荟大黄素在细菌感染组织的靶向释放,并提高了其在细菌感染组织释放的有效药物浓度,同时,提供了两者纳米颗粒的最佳复配比例,实现了小檗碱与芦荟大黄素的协同增效抗菌作用,解决小檗碱和芦荟大黄素药物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检测土霉素残留的比色生物传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06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300772.6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检测土霉素残留的比色生物传感方法,其检测原理为:首先在载银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表面修饰酚酞PP和信号探针SpOTC形成PDANS@Ag/PP/SpOTC获得显色纳米颗粒,同时将核酸适配体AptOTC与互补探针CpOTC杂交并修饰在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珠MBs表面制备识别元件MBs/dsDNA,当土霉素存在时会与识别元件的AptOTC特异性结合,释放出的CpOTC与显色纳米颗粒中的SpOTC杂交,实现显色纳米颗粒在识别元件表面的富集,再加入碱性试剂后,PDANS@Ag表面负载的PP显色,利用智能手机测定的R/G比值分析后,绘制标准曲线,通过计算即可实现土霉素含量的灵敏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对土霉素残留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含恩诺沙星和氟尼辛的复方长效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27294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910655613.1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恩诺沙星和氟尼辛的复方长效注射液,每1000mL注射液含有:恩诺沙星或/和其盐50~300g、以分散形式存在的氟尼辛或氟尼辛葡甲胺0~200g、氟尼辛或氟尼辛葡甲胺包合物0~150g、助悬剂5~20g、润湿剂5~15g,余量为分散介质,且以分散形式存在的氟尼辛和/或氟尼辛葡甲胺、氟尼辛和/或氟尼辛葡甲胺包合物不能同时为0。本发明注射液仅注射1次,即可标本兼治,更能增强动物顺应性,减少动物应激,促进和改善疾病的转归和预后。长期放置后药物微粒仍能分散均匀;本发明注射液无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只需分装后115℃灭菌30分钟即实现灭菌,灭菌前后注射液的各指标均符合规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997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889740.8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退火、S1核酸酶(S1)酶切和高温加热方式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的RNA等量转换为能够专一性识别H120株RNA的DNA即H120‑target,基于自组装的方式将巯基修饰的核酸探针2固定于金电极表面与H120‑target孵育,引入可与H120‑target特异结合的核酸探针1修饰的金纳米颗粒以吸附电信号分子六氨合钌(RuHex)用于产生并进行信号放大,最后利用线性伏安法对吸附的RuHex进行电化学检测,通过绘制H120株浓度与电信号之间的标准关系曲线得到线性方程,依据检测所得电信号大小计算实际样品中H120毒株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

    一种小样品冰冻断面快速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909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62772.7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样品冰冻断面快速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摄影平台进行搭建;S2:根据样品尺寸选取合适包埋框,并在包埋框内填充聚乙二醇饱和溶液;S3:将样品置入包埋框中,并根据拍摄断面情况对样品进行放置;S4:将包埋框浸入液氮罐内,待样品完全冰冻后取出,将冰冻后的样品通过聚乙二醇饱和溶液固定设置于冰冻切片机内的样品托上,本发明技术门槛低、容易推广,可单人操作,切片成像一气呵成、3s内可完成一个切片成像周期,可在半小时内完成从样品制备到断面成像的整个过程,并且通过摄影平台的搭建,可对样品断面进行清晰连续成像,获取肉眼不能看到的细节,并且通过为断面图像进行编号,可方便后期的查阅。

    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NA株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026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0889739.5

    申请日:2019-09-18

    Inventor: 许媛媛 苗晋锋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NA株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退火、S1核酸酶(S1)酶切和高温加热方式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NA株的RNA等量转换为能够专一性识别NNA株RNA的DNA即NNA-target,基于自组装的方式将巯基修饰的核酸探针2固定于金电极表面与H120-target孵育,引入可与NNA-target特异结合的核酸探针1修饰的金纳米颗粒以吸附电信号分子六氨合钌(RuHex)用于产生并进行信号放大,最后利用线性伏安法对吸附的RuHex进行电化学检测,通过绘制H120株浓度与电信号之间的标准关系曲线得到线性方程,依据检测所得电信号大小计算实际样品中H120毒株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