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2968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142307.0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AR图像的洪水淹没程度快速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确定研究区内的地物基本类型;(2)灾前地物光学分类;(3)处理灾前图像组和灾中图像组;(4)对灾前图像组和灾中图像组进行监督分类;(5)统计各类地物的平均反射率并升序排列;(6)确定各类地物不同淹没程度的反射特征变化规律;(7)对地物依次进行编号;(8)对灾前和灾中的地物分类进行变化检测;(9)确定淹没范围和等级。本发明将由淹没导致的地物反射特征变化检测转变为由地物反射特征改变导致的地物分类变化检测,避免了提取淹没区的复杂阈值确定过程;建立基于地物反射特征分类变化的淹没提取模型;提供洪水淹没程度快速评价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528502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081500.1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正的反距离人口插值模型,属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类技术领域。该模型首先确定研究区每个行政单元的行政中心及每个政单元的总人口数,并将人口数赋值给行政中心点,以该人口数作为插值字段,对区域进行反距离插值,设插值后每个栅格的插值人口数为pi,遍历插值后的所有栅格得到所有栅格插值人口总和(n为栅格数),求取每个栅格人口占总人口的权重hi=pi/S,则每个栅格的人口数Ri=W*hi(W为研究区总人口),从而实现区域统计人口的栅格化空间分布。本发明方法计算方便,易于在GIS中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719415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02748.0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量动态分配的有源积水扩散算法,在计算出每个扩散源的积水量后,以扩散栅格为中心,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在中心栅格及其周围八个栅格中扩散,每扩散完一圈进行扩散结果的合理性判断,判断已形成的积涝水位是否大于其外圈某个栅格的高程值,如果存在,则将扩散范围增加一圈再次进行扩散,直到积涝水位小于其外圈的任何一个栅格的高程值。在所有节点扩散完成之后,判断是否存在栅格参与了多次节点扩散过程,若有,则对这些节点进行合并扩散处理。在扩散过程中,从地域连通性及地形阻碍作用出发,不断判断积水路径的合理性,动态地进行水量分配,避免了人为选择多流向影响因子的主观性,提高了暴雨积水模拟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2850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81500.1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正的反距离人口插值模型,属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类技术领域。该模型首先确定研究区每个行政单元的行政中心及每个政单元的总人口数,并将人口数赋值给行政中心点,以该人口数作为插值字段,对区域进行反距离插值,设插值后每个栅格的插值人口数为pi,遍历插值后的所有栅格得到所有栅格插值人口总和(n为栅格数),求取每个栅格人口占总人口的权重hi=pi/S,则每个栅格的人口数Ri=W*hi(W为研究区总人口),从而实现区域统计人口的栅格化空间分布。本发明方法计算方便,易于在GIS中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919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1072711.5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雨型的暴雨积涝积水动态演进过程预报计算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确定DEM的栅格单元为计算单元;步骤二:确定雨型;步骤三:确定各降雨过程区域汇水量;步骤四:根据对暴雨积涝积水动态演进预报时间分辨率实际需要,将预报降雨过程离散为i个时间间隔,即将降雨过程划分为i个等时间间隔的降雨时段,同时根据该时间间隔确定雨型的时间间隔;步骤五:计算每个时段的地面累积积水量;步骤六:利用基于DEM的汇水区降雨积水深度的计算方法,分别对每个时段的每个栅格积水深度进行计算,得到区域积涝积水在每个时段内的分布状况,从而完整预报出积涝积水的按照给定时间间隔的动态演进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194156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710302748.0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量动态分配的有源积水扩散算法,在计算出每个扩散源的积水量后,以扩散栅格为中心,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在中心栅格及其周围八个栅格中扩散,每扩散完一圈进行扩散结果的合理性判断,判断已形成的积涝水位是否大于其外圈某个栅格的高程值,如果存在,则将扩散范围增加一圈再次进行扩散,直到积涝水位小于其外圈的任何一个栅格的高程值。在所有节点扩散完成之后,判断是否存在栅格参与了多次节点扩散过程,若有,则对这些节点进行合并扩散处理。在扩散过程中,从地域连通性及地形阻碍作用出发,不断判断积水路径的合理性,动态地进行水量分配,避免了人为选择多流向影响因子的主观性,提高了暴雨积水模拟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60666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081269.6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EM的汇水区临界雨量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一个汇水区的积涝最低点hmin,用积涝最低点的高程值加上积水深度最大值△h,得到该汇水区积水高程值,以积水高程值与原始的DEM图层相减得到的高度差△hi,△hi为每个栅格积水深度值,栅格积水深度△hi与汇水区平均排水能力d之和得到该栅格的径流量qi,各栅格的径流量qi进行累加,得到汇水区径流量的总和。总径流量与径流系数α之比得汇水区的总的降雨量。将总降雨量除以整个汇水区的面积得到单位面积降雨量,即在积水深度为△h时该汇水区的临界雨量。本发明免去了以往人工采集积涝深度进行回归分析的人为误差,使计算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67842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80474.0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城市雨水管网密度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根据城市雨水管网空间分布与道路空间分布密切相关的特点,对雨水管网密度和道路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道路密度与雨水管网密度回归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雨水管网数据缺失地区的雨水管网密度值。本发明避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了方法的合理性和使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1056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04804.9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T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高线分段标注方法,属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利用DEM按一定等高距生成等高线,然后利用ArcGIS中Create Fishnet工具条生成一系列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格网,再使用ArcGIS自带的Intersect工具条,将生成的正方形格网面图层与等高线图层进行相交运算,将等高线按照等距离进行分割,并且分割后保留原等高线的属性。再显示等高线标注属性时,等高线的标注按照等距离显示。本发明方法使用方便,易于在ArcGIS中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710308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302749.5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241 ,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EM栅格单元大小对汇水区提取影响机理的评价方法,汇水区是分布式水文地表积涝模拟的基本单元,汇水区划分不同对暴雨积涝模拟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水文分析工具进行研究区汇水区提取时,当DEM栅格单元大小不同,进行汇水区提取的四个关键环节,即流向提取、流量计算、水流长度计算、流域分割时,每一步都会产生变化,并且每一步间相互影响,最终对汇水区的提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发明使用不同大小的栅格单元,通过分析水流方向、汇流累积量、水流长度、流域分割在不同栅格单元大小情况下的变化程度,实现在栅格单元大小不同的情况下,水流方向、汇流累积量、水流长度、流域分割对汇水区提取的影响程度的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