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5206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19441.6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14 , G06Q50/26 , G06F16/9535 , G06N20/00 , G06F18/23 , G06F18/25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象数据舒适度感知的旅游推荐度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整合和分析气象数据与城市特色信息,提供个性化和动态的旅游目的地及时间推荐;实施步骤包括:采集目标城市的气象数据和特色数据;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和标准化;异常和缺失数据的处理,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根据地理位置相关性进行数据修正;计算综合舒适度、风湿指数、温湿指数,用于评估城市的气候舒适度;根据气候舒适度指数和旅游用户评价数据,计算城市旅游的推荐度;最终,基于推荐度指标,对城市特色景点进行评分和推荐。本发明能够提高用户的旅游体验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提升城市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279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703162.5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场景下视觉SLAM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原始RGB图片进行实例分割;(2)利用改进后图像金字塔的LK光流法进行特征点跟踪,判断平行动态特征点;(3)计算相邻两帧的图像的基础矩阵,同时采用改进的融合动态概率的多视图几何方法对未被检测出的动态特征点进行进一步的筛查;(4)合成没有动态物体的图片;(5)利用估计的相机位姿三角化得到三维地图点,并通过视觉重投影误差优化相机位姿;(6)优化相机位姿和地图点;(7)进行回环检测和回环优化;本发明提高视觉SLAM系统在动态场景下的精度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0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49593.1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时空相关性的异常气象温度数据修复方法,属于气象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温度数据作为数据处理对象;将获取到的温度数据转化为开尔文温度数据;基于开尔文温度数据计算当前时刻温度数据的平均时序差值、日周期差值以及平均空间差值;基于平均时序差值、日周期差值、平均空间差值和相应阈值范围,判断当前时刻温度数据是否异常,并锁定异常温度数据以及计算出异常温度数据偏差值;基于锁定的异常温度数据和异常温度数据偏差值对锁定的异常温度数据进行修复,得到修复后的完整温度数据。本发明可提升气象数据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判断结果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53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34952.X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策略改进减法平均优化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二维栅格地图环境,以及包含运动约束的目标函数;(2)初始化算法参数,(3)引入ICMIC混沌映射策略初始化搜索代理的位置;基于初始搜索代理评估目标函数;(4)引入自适应概率值,利用改进的基本减法平均优化算法更新搜索代理位置;(5)通过判断搜索代理的目标函数值是否满足条件,以及自适应概率值是否满足条件,选择更优的位置更新方式;本发明本发明收敛精度高,速度快,且在地图中能高效地完成路径规划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74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33608.2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8/25 , G06F18/241 , G06V40/16 , G06V40/10 , G06V10/80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对话情感识别方法,涉及多模态情感识别和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包括:利用人脸识别模型和姿态识别工具分别得到表情时序特征和姿态时序特征;注意力模块对表情和姿态特征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获得融合的视觉模态特征;构建上下文语境信息的新表达并基于提示的情感建模技术得到情感表示并通过文本编码器提取文本模态特征;使用数据向量化模型提取说话者对应语音的模态特征;提出跳跃连接多头注意力跨模态融合方法,对多模态的模态特征进行跨模态对齐与融合,之后通过情感分类器模块进行情感识别。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多模态情感识别中关键情感线索识别不足及融合不充分的问题,提高了情感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5206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19441.6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14 , G06Q50/26 , G06F16/9535 , G06N20/00 , G06F18/23 , G06F18/25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象数据舒适度感知的旅游推荐度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整合和分析气象数据与城市特色信息,提供个性化和动态的旅游目的地及时间推荐;实施步骤包括:采集目标城市的气象数据和特色数据;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和标准化;异常和缺失数据的处理,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根据地理位置相关性进行数据修正;计算综合舒适度、风湿指数、温湿指数,用于评估城市的气候舒适度;根据气候舒适度指数和旅游用户评价数据,计算城市旅游的推荐度;最终,基于推荐度指标,对城市特色景点进行评分和推荐。本发明能够提高用户的旅游体验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提升城市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5024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64535.4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的空地异构多目标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的空地协同多目标检测任务模型,包括运动学约束、动态避碰约束、任务分配约束和任务完成约束;(2)建立的空地协同多目标探测任务模型的目标函数,包括时间最短、总时间、总能耗和航迹平滑度;(3)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最优解,将得出的最优解作为分支定界的输入;(4)利用分支定界法进行优化;本发明考虑运动学约束、动态避碰约束、任务分配约束和避障约束,构建了基于MILP的空地协同多目标探测任务模型,更真实、合理地描述空地协同环境覆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34952.X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策略改进减法平均优化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二维栅格地图环境,以及包含运动约束的目标函数;(2)初始化算法参数,(3)引入ICMIC混沌映射策略初始化搜索代理的位置;基于初始搜索代理评估目标函数;(4)引入自适应概率值,利用改进的基本减法平均优化算法更新搜索代理位置;(5)通过判断搜索代理的目标函数值是否满足条件,以及自适应概率值是否满足条件,选择更优的位置更新方式;本发明本发明收敛精度高,速度快,且在地图中能高效地完成路径规划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7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33608.2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8/25 , G06F18/241 , G06V40/16 , G06V40/10 , G06V10/80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对话情感识别方法,涉及多模态情感识别和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包括:利用人脸识别模型和姿态识别工具分别得到表情时序特征和姿态时序特征;注意力模块对表情和姿态特征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获得融合的视觉模态特征;构建上下文语境信息的新表达并基于提示的情感建模技术得到情感表示并通过文本编码器提取文本模态特征;使用数据向量化模型提取说话者对应语音的模态特征;提出跳跃连接多头注意力跨模态融合方法,对多模态的模态特征进行跨模态对齐与融合,之后通过情感分类器模块进行情感识别。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多模态情感识别中关键情感线索识别不足及融合不充分的问题,提高了情感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02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64535.4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的空地异构多目标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的空地协同多目标检测任务模型,包括运动学约束、动态避碰约束、任务分配约束和任务完成约束;(2)建立的空地协同多目标探测任务模型的目标函数,包括时间最短、总时间、总能耗和航迹平滑度;(3)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最优解,将得出的最优解作为分支定界的输入;(4)利用分支定界法进行优化;本发明考虑运动学约束、动态避碰约束、任务分配约束和避障约束,构建了基于MILP的空地协同多目标探测任务模型,更真实、合理地描述空地协同环境覆盖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