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2835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41838.8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6/73 , A61P39/06 , A61K8/9789 , A61Q19/08 , A23L33/105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苹果渣中提取多酚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特定浓度的氢氧化钠同时配合特定的保护剂对苹果渣进行水解,可以显著增加结合酚的释放,达到同时将游离酚和结合酚提取出来,提高提取效率的效果,提取得到的总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收率较高,应用范围广泛,对推动苹果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30310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141866.X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荔枝皮中提取原花青素A2的方法。该方法将工业废料荔枝皮回收利用,乙醇溶液提取其中游离的原花青素后,再用特定浓度氢氧化钠水解分离出结合型原花青素,然后经过过柱、色谱分离纯化,可以最大程度提取荔枝皮中游离和结合型原花青素A2,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产品得率高,所得原花青素A2可应用于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应用范围广泛。本发明对提升荔枝产品附加值,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10659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1252021.8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肠道菌群体外产尿石素A(Uro‑A)的增殖培养基。该培养基包括脑心浸出液肉汤(BHI)培养基、氨基酸和抗生素,其中最优选的氨基酸组合为L‑精氨酸和L‑半胱氨酸,最优选的抗生素组合为氯霉素和硫酸新霉素。本发明能有效促进肠道菌群中产尿石素A菌株的生长代谢,大大提高了尿石素A的产量,与优化前培养基相比,提高了3.02倍。这有助于通过肠道菌群体外发酵生产尿石素A,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中的代谢途径、产物合成、酶活性和生物催化机制,对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应用有较大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1065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52021.8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肠道菌群体外产尿石素A(Uro‑A)的增殖培养基。该培养基包括脑心浸出液肉汤(BHI)培养基、氨基酸和抗生素,其中最优选的氨基酸组合为L‑精氨酸和L‑半胱氨酸,最优选的抗生素组合为氯霉素和硫酸新霉素。本发明能有效促进肠道菌群中产尿石素A菌株的生长代谢,大大提高了尿石素A的产量,与优化前培养基相比,提高了3.02倍。这有助于通过肠道菌群体外发酵生产尿石素A,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中的代谢途径、产物合成、酶活性和生物催化机制,对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应用有较大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3043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08537.8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茶树和刺梨鲜叶复合发酵制备刺梨红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采摘刺梨鲜叶和适制红茶的茶树鲜叶;S12、将刺梨鲜叶和茶树鲜叶分开或按比例萎凋至含水量55%~70%,萎凋后均匀混合;S13、将混匀萎凋好的刺梨鲜叶和茶树鲜叶进行揉捻至细胞破碎率达到60%~98%;S14、将S13中揉捻后的在制品进行发酵至颜色和香度变化;S15、将S14中发酵好的在制品干燥一次或两次,得到初制刺梨红茶;S16、将初制刺梨红茶进行风选整形、拼配、精制得到刺梨红茶。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融合茶叶和刺梨叶鲜叶复合生化成分,制得茶香和果香浓郁,色香味接受性好的复合刺梨红茶。
-
公开(公告)号:CN1143043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06824.5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咖啡因刺梨碎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采摘刺梨鲜叶和茶树鲜叶;S12、将刺梨鲜叶和茶树鲜叶均匀混合萎凋;S13、将萎凋好的刺梨鲜叶和茶树鲜叶进行切碎揉捻,得到混合碎叶;S14、将混合碎叶进行发酵至颜色橙黄,具有甜果香味;S15、将发酵好的混合碎叶进行干燥,得到初制的低咖啡因刺梨碎茶;S16、将初制的低咖啡因刺梨碎茶风选整形、拼配、装袋制得低咖啡因刺梨碎茶成品。其有益效果在于:提升刺梨鲜叶发酵性能的同时,提升刺梨茶的功能和风味喜好性,能够调节咖啡因含量,解决了咖啡因敏感人群的饮茶问题以及刺梨叶与茶叶进行综合开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0310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41866.X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荔枝皮中提取原花青素A2的方法。该方法将工业废料荔枝皮回收利用,乙醇溶液提取其中游离的原花青素后,再用特定浓度氢氧化钠水解分离出结合型原花青素,然后经过过柱、色谱分离纯化,可以最大程度提取荔枝皮中游离和结合型原花青素A2,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产品得率高,所得原花青素A2可应用于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应用范围广泛。本发明对提升荔枝产品附加值,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