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0618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1442550.3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孔沉管隧道顶板耐火性能试验加载装置,滚轴加载装置是传力杆与液压千斤顶作用头固定,滚槽基座与一级分配梁固定,滚轴曲面与滚槽基座曲面相同;轴承加载装置是一级分配梁穿过轴承并用实心半滚轴填充上下间隙,轴承下部与二级分配梁固定;自平衡反力架和液压加载装置为四个三脚架传力装置提供向下的力。本发明提供了沉管隧道在单孔火灾以及外部荷载大的工况下的一种加载装置,克服荷载传递不均匀的缺陷和不足,能够满足单孔沉管隧道耐火性试验的要求;通过滚轴加载装置与轴承加载装置,使自平衡反力架、液压千斤顶、一二级分配梁形成整体,解决荷载大加载装置稳定性问题,保证试验的安全性;为多孔沉管隧道工程发生不同火灾工况研究与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358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04830.5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K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管段接头处温度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隧道管段接头处温度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混凝土沉管隧道管段接头处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尺寸;确定耐火极限时防火板或防火涂料的背面温度;计算混凝土沉管隧道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计算钢端头的温度;确定GINA止水带的温度;确定OMEGA止水带的温度。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确定出不同构造尺寸和不同混凝土强度下隧道管段接头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8384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910184672.5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桥沉管隧道模型三维加载试验平台,通过垂向加载系统、水平加载系统和与沉管隧道斜边垂直加载系统,实现模拟沉管隧道在实际工程中的受力情况,提高试验的精度,便于观测试验过程中结构的响应。沉管隧道两端自由端通过有效长度的节段接头作为边界约束,克服以往边界约束条件不足的缺点。从而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在不同工况下管节接头以及节段接头力学行为研究所需的三维加载试验平台,能够满足接头以及管段研究的试验要求;克服传统研究沉管隧道节段接头更换困难,节省试验经费,为沉管隧道在不同工况下接头以及管段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988384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84672.5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桥沉管隧道模型三维加载试验平台,通过垂向加载系统、水平加载系统和与沉管隧道斜边垂直加载系统,实现模拟沉管隧道在实际工程中的受力情况,提高试验的精度,便于观测试验过程中结构的响应。沉管隧道两端自由端通过有效长度的节段接头作为边界约束,克服以往边界约束条件不足的缺点。从而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在不同工况下管节接头以及节段接头力学行为研究所需的三维加载试验平台,能够满足接头以及管段研究的试验要求;克服传统研究沉管隧道节段接头更换困难,节省试验经费,为沉管隧道在不同工况下接头以及管段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1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42550.3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孔沉管隧道顶板耐火性能试验加载装置,滚轴加载装置是传力杆与液压千斤顶作用头固定,滚槽基座与一级分配梁固定,滚轴曲面与滚槽基座曲面相同;轴承加载装置是一级分配梁穿过轴承并用实心半滚轴填充上下间隙,轴承下部与二级分配梁固定;自平衡反力架和液压加载装置为四个三脚架传力装置提供向下的力。本发明提供了沉管隧道在单孔火灾以及外部荷载大的工况下的一种加载装置,克服荷载传递不均匀的缺陷和不足,能够满足单孔沉管隧道耐火性试验的要求;通过滚轴加载装置与轴承加载装置,使自平衡反力架、液压千斤顶、一二级分配梁形成整体,解决荷载大加载装置稳定性问题,保证试验的安全性;为多孔沉管隧道工程发生不同火灾工况研究与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42176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617894.2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M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2 , G01M99/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侧火灾中沉管隧道变形和温度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待测沉管隧道的结构,确定缩尺模型的尺寸;(2)根据步骤(1)所得的尺寸,建造反力架装置;(3)于反力架装置的基板上制作缩尺模型,该缩尺模型位于反力架装置的竖向加载组件之下以及二横向加载组件之间;(4)划定模拟火灾的燃烧室,在该燃烧室布置热电偶树并划定竖向位移计测点、横向位移计测点和转角测点;(5)布置位移计以及转角仪,将热电偶树与数据采集系统及计算机相连;(6)模拟火灾的发生,通过位移计、转角仪和热电偶树实时采集数据,同时观察缩尺模型的钢筋混凝土表面的裂缝的情况并做好记录;(7)分析处理步骤(6)所得的数据并进行总结。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93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11689.3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M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侧通道失火时沉管隧道变形的测试机构,包括试验试件、加载系统、加热装置、数据采集系统,能够系统而又全面地测试出沉管隧道在施加使用荷载情况下,管段和接头处的温度分布及变形特征,进而有利于准确地认识沉管隧道在施加使用荷载情况下,单侧隧道发生火灾情况下的破坏特征,从而为沉管隧道在结构运营过程中的健康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实施时,竖向反力架与横向反力架可以不采用传统的钢结构,而采用型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较为经济、合理。本发明的加载系统,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以往沉管隧道中采用水或砂石堆载模拟均布荷载,导致在试验时水汽不能正常挥发,不能观测管段结构上变形和裂缝开展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09485705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21985442.6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孔沉管隧道顶板耐火性能试验加载装置,滚轴加载装置是传力杆与液压千斤顶作用头固定,滚槽基座与一级分配梁固定,滚轴曲面与滚槽基座曲面相同;轴承加载装置是一级分配梁穿过轴承并用实心半滚轴填充上下间隙,轴承下部与二级分配梁固定;自平衡反力架和液压加载装置为四个三脚架传力装置提供向下的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沉管隧道在单孔火灾以及外部荷载大的工况下的一种加载装置,克服荷载传递不均匀的缺陷和不足,能够满足单孔沉管隧道耐火性试验的要求;通过滚轴加载装置与轴承加载装置,使自平衡反力架、液压千斤顶、一二级分配梁形成整体,解决荷载大加载装置稳定性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090200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309201.8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桥沉管隧道模型三维加载试验平台,通过垂向加载系统、水平加载系统和与沉管隧道斜边垂直加载系统,实现模拟沉管隧道在实际工程中的受力情况,提高试验的精度,便于观测试验过程中结构的响应。沉管隧道两端自由端通过有效长度的节段接头作为边界约束,克服以往边界约束条件不足的缺点。从而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在不同工况下管节接头以及节段接头力学行为研究所需的三维加载试验平台,能够满足接头以及管段研究的试验要求;克服传统研究沉管隧道节段接头更换困难,节省试验经费,为沉管隧道在不同工况下接头以及管段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862656U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20492869.1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侧通道失火时沉管隧道变形的测试机构,包括试验试件、加载系统、加热装置、数据采集系统,能够系统而又全面地测试出沉管隧道在施加使用荷载情况下,管段和接头处的温度分布及变形特征,进而有利于准确地认识沉管隧道在施加使用荷载情况下,单侧隧道发生火灾情况下的破坏特征,从而为沉管隧道在结构运营过程中的健康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实施时,竖向反力架与横向反力架可以不采用传统的钢结构,而采用型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较为经济、合理。本实用新型的加载系统,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以往沉管隧道中采用水或砂石堆载模拟均布荷载,导致在试验时水汽不能正常挥发,不能观测管段结构上变形和裂缝开展情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