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806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69365.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影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小晶体尺寸提高分辨率的探测器模组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探测器模组包括:前端探测器模块,用于将正电子湮灭产生的γ光捕获,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到后端多通道读出电子电路系统;后端多通道读出电子电路系统,用于将所述前端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后端处理;所述前端探测器模块包括闪烁晶体、楔形光导和硅光电倍增管,所述闪烁晶体用于捕获伽马光子,形成可见光;所述楔形光导,用于捕获可见光,并将其分散;所述硅光电倍增管用于将光信号输出为电信号,传入电子系统。本发明可以实现亚微米级的超高分辨率,为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提供更进一步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78620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86227.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灵敏度的多面体脑部PET系统,属于医疗影像技术领域,包括前端探测模块和后端多通道读出电子电路,前端探测模块包括多个探测单元,多个探测单元相互耦合共同构成同轴不同径的多层环状检测空间;前端探测模块用于将正电子湮灭产生的γ光子捕获,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至后端多通道读出电子电路;后端多通道读出电子电路用于接收并处理前端探测模块输出的电信号,进而完成成像。本发明与相应的现有技术相比可显著提高PET系统的灵敏度,降低成本,同时可聚焦关注某一环状区域,使用更小尺寸晶体以提高空间分辨率,使得医学领域以较低成本实现精确分析小核团内细胞活动状态,推动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9188500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953912.9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T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发射成像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形闪烁光纤的PET成像系统检测器。检测器包括支架和检测器模块,检测器模块包括闪烁光纤模块和光传感器模块,闪烁光纤模块呈环形围绕支架设置,且闪烁光纤模块由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闪烁光纤构成,且闪烁光纤的截面直径D≤0.1mm,光传感器模块设于所述闪烁光纤模块的两端部,所述光传感器模块包括多个光传感器且每个所述光传感器对应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闪烁光纤。本发明利用闪烁光纤的可柔性弯曲以及其截面直径D≤0.1mm的特性,使得单位面积传感器上耦合的闪烁光纤的数量更多,从而可精确获得标记化合物湮灭的高度位置分布,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47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07064.5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晶体探测器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优化多面体探测器中离散晶体布局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对于多面体探测器,确定其中最小结构单元的形状和外接圆的半径取值范围;(b)绘制多幅网格图,将最小结构单元放置在每幅网格图中,计算每幅网格图中最小结构单元中包括最多填充单元的数量,以此计算最小结构单元的填充率;(c)所有网格图中填充率的最大值对应的网格图中网格的尺寸大小作为最小结构单元的外接圆尺寸,以此获得最小结构单元的尺寸和该最小结构单元的填充率,实现多面体探测器中离散晶体布局的优化。通过本发明,实现多边形探测器中离散晶体的最优布局,提高探测器的有效覆盖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716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17766.9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闪烁晶体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新型闪烁晶体探测器及其设计方法和应用,该新型闪烁晶体探测器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闪烁晶体,每一所述闪烁晶体的光输出面上设有有利于降低全反射效应提高光输出的微曲面,所述闪烁晶体之间以及所述闪烁晶体的入射面设有反光层;设于所述闪烁晶体的光输出面的光电传感器;以及密封所述闪烁晶体的侧壁的不透明密封面。本申请通过对传统闪烁晶体进行重新加工设计,将其加工成光子晶体的结构,通过特定的表面结构,增加光输出面的表面积,降低输出光线的入射角度,降低发生全反射效应的输出光线的比例,实现光输出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65643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05949.9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B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电子发射成像的位置解码方法及系统,属于医疗影像领域。方法包括利用正电子发射产生的可见光得到多个能量阵列图;判断能量阵列图中是否发生康普顿事件,若是,剔除该能量阵列图,若否,保留该能量阵列图;找到过滤掉康普顿事件后的能量阵列图的峰值,以峰值为中心划分预设大小的局部区域,局部区域外的能量设置为零;在局部区域内利用重心解码算法定位正电子实际发生反应的位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正电子发射成像的位置解码方法通过寻找康普顿事件,有效地过滤掉大量的康普顿散射事件,从而获得有效事件,防止康普顿散射事件影响解码图的效果。同时,局部区域的划分,有效地过滤掉大量环境噪声,使得解码图更为清晰。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47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807064.5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晶体探测器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优化多面体探测器中离散晶体布局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对于多面体探测器,确定其中最小结构单元的形状和外接圆的半径取值范围;(b)绘制多幅网格图,将最小结构单元放置在每幅网格图中,计算每幅网格图中最小结构单元中包括最多填充单元的数量,以此计算最小结构单元的填充率;(c)所有网格图中填充率的最大值对应的网格图中网格的尺寸大小作为最小结构单元的外接圆尺寸,以此获得最小结构单元的尺寸和该最小结构单元的填充率,实现多面体探测器中离散晶体布局的优化。通过本发明,实现多边形探测器中离散晶体的最优布局,提高探测器的有效覆盖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968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148917.5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23C16/40 , C23C16/455 , C23C16/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点薄膜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量子点表面沉积纳米或亚微米厚度的金属氧化物薄膜,以将量子点包覆;2)将包覆有金属氧化物的量子点涂覆在有机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衬底上,制备获得量子点薄膜;3)采用空间隔离原子层沉积技术在量子点薄膜及量子点表面沉积纳米或亚微米厚度的氧化物薄膜,以保证量子点不被氧化。本发明采用在量子点表面分步包覆钝化膜的方法制备量子点薄膜,解决量子点易被氧化,致使其丧失发光性能的问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65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111669365.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影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小晶体尺寸提高分辨率的探测器模组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探测器模组包括:前端探测器模块,用于将正电子湮灭产生的γ光捕获,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到后端多通道读出电子电路系统;后端多通道读出电子电路系统,用于将所述前端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后端处理;所述前端探测器模块包括闪烁晶体、楔形光导和硅光电倍增管,所述闪烁晶体用于捕获伽马光子,形成可见光;所述楔形光导,用于捕获可见光,并将其分散;所述硅光电倍增管用于将光信号输出为电信号,传入电子系统。本发明可以实现亚微米级的超高分辨率,为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提供更进一步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188501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0953922.2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T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发射成像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闪烁光纤的PET成像系统检测器。所述检测器包括多个检测器模块,多个检测器模块依次连接形成横截面为多边形的结构,检测器模块包括闪烁光纤模块、光传感器模块,闪烁光纤模块由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闪烁光纤构成,且闪烁光纤的截面直径D≤0.1mm,光传感器模块设于所述闪烁光纤模块的外端,光传感器模块包括多个光传感器且每个传感器对应多个闪烁光纤,用于接收和检测可见光子的能量信号和传导时间。本发明闪烁光纤的截面直径D≤0.1mm,且每个传感器对应多个闪烁光纤,能够更精确标记化合物的空间位置,从而使得PET成像系统检测器具备高效率和高灵敏度,成像的分辨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