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8661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1387321.8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K7/10 , G06Q10/08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高温物流凹陷码检测系统,包括凹陷码、检测器和控制器;其中,凹陷码由打印在工件表面的多个深浅不一的凹槽组成;检测器包括壳体、电路板和多个传感器;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控制器与电路板电连接;传感器固定在壳体上;当检测器距离凹陷码一定距离时,传感器与凹陷码之间产生电磁感应,凹槽深度引起传感器参数变化;电路板将传感器的参数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的变化,控制器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视的数字信息,获得凹陷码的编码信息并对编码信息进行存储。本发明直接在物体表面做凹陷图形几何编码,无需内嵌任何其他编码介质,码型能持久保持,且利用电涡流探测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即使局部污损也不会造成误读。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96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0383399.0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IPC: H04L67/1001 , H04L12/66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异构设备交互功能的边缘计算网关系统,包括数据分发模块、边缘计算模块以及管理节点;其中,所述数据分发模块用于接收经物联网接口模块汇聚接入的各终端节点数据,并在所述管理节点的辅助下,完成对各终端节点数据目的地址的解析,根据终端节点数据目的地址的解析结果,将需进行边缘计算的数据分发至所述边缘计算模块中,由所述边缘计算模块对相应的终端节点数据进行边缘计算;所述数据分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管理节点的辅助下,将异构设备间的交互数据交于物联网接口模块,进而逐级向下分发至对应的终端节点处。本发明可实现网关设备对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和异构设备之间通信交互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9390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643738.6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球手套灵巧性及活动范围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手套不包括守门员手套,手套穿戴在机械手上,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控制指令控制机械手动作,进而带动手套动作;获取机械手指节旋转等效受力以及指节弯曲角度;根据机械手指节旋转等效受力以及指节弯曲角度得到两者的拟合曲线;根据拟合曲线的斜率得到手套的灵巧性;根据指节弯曲角度得到手套的活动范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完成对不同类型手套灵巧性和活动范围的测试,给出测试结果,方便用户对不同类型手套进行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96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83399.0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IPC: H04L67/1001 , H04L12/66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异构设备交互功能的边缘计算网关系统,包括数据分发模块、边缘计算模块以及管理节点;其中,所述数据分发模块用于接收经物联网接口模块汇聚接入的各终端节点数据,并在所述管理节点的辅助下,完成对各终端节点数据目的地址的解析,根据终端节点数据目的地址的解析结果,将需进行边缘计算的数据分发至所述边缘计算模块中,由所述边缘计算模块对相应的终端节点数据进行边缘计算;所述数据分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管理节点的辅助下,将异构设备间的交互数据交于物联网接口模块,进而逐级向下分发至对应的终端节点处。本发明可实现网关设备对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和异构设备之间通信交互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9390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1643738.6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球手套灵巧性及活动范围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手套不包括守门员手套,手套穿戴在机械手上,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控制指令控制机械手动作,进而带动手套动作;获取机械手指节旋转等效受力以及指节弯曲角度;根据机械手指节旋转等效受力以及指节弯曲角度得到两者的拟合曲线;根据拟合曲线的斜率得到手套的灵巧性;根据指节弯曲角度得到手套的活动范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完成对不同类型手套灵巧性和活动范围的测试,给出测试结果,方便用户对不同类型手套进行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87321.8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高温物流凹陷码检测系统,包括凹陷码、检测器和控制器;其中,凹陷码由打印在工件表面的多个深浅不一的凹槽组成;检测器包括壳体、电路板和多个传感器;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控制器与电路板电连接;传感器固定在壳体上;当检测器距离凹陷码一定距离时,传感器与凹陷码之间产生电磁感应,凹槽深度引起传感器参数变化;电路板将传感器的参数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的变化,控制器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视的数字信息,获得凹陷码的编码信息并对编码信息进行存储。本发明直接在物体表面做凹陷图形几何编码,无需内嵌任何其他编码介质,码型能持久保持,且利用电涡流探测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即使局部污损也不会造成误读。
-
公开(公告)号:CN116337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55562.2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抗扰能力的车路协同导航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沿车道纵向等间距布设的多个信标单元和布设于车辆的寻标单元;其中,信标单元用于发出闪烁灯光,在接收到寻标单元发出的超声脉冲后延时发出应答脉冲;寻标单元采用超声测距的方式测出车辆与信标单元的距离,并根据车辆与信标单元的距离控制各信标单元由近到远依次开启、关闭,始终保证车道中只有车辆前方最近的一个信标单元工作,以及根据前方场景图像差分结果获取信标单元位置,引导车辆追逐信标单元行驶。本发明方案不依赖GPS信号和激光雷达,通过预设信标单元的序号,可灵活实现岔路转向、变道等功能,适于矿山巷道内的无人驾驶车辆导航,也适于未来的城市道路导航。
-
公开(公告)号:CN1143873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59826.5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髁突运动轨迹描记装置,包括:颌骨运动跟踪装置、颌骨运动视频采集装置和计算机;其中,颌骨运动跟踪装置包括上颌骨运动跟踪装置和下颌骨运动跟踪装置;颌骨运动视频采集装置用于拍摄使用者佩戴颌骨运动跟踪装置后,进行指定动作时的颌骨运动视频,其包括布置高度一致且光轴垂直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拍摄时,第一摄像头拍摄使用者的正面,第二摄像头拍摄使用者的侧面;计算机用于控制两摄像头同步拍摄,并基于颌骨运动视频及使用者颌面部CT图像描记出髁突运动轨迹。本发明具有操做简便,耗时较短,设备维护简单,成本较低及精度较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200153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71546.4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IPC: G16H50/30 , G01N21/3586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N3/0985 , G16H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脑胶质瘤EGFR扩增状态预测方法,属于机器学习技术领域,所述EGFR扩增状态预测方法包括:采集脑胶质瘤组织冰冻切片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数据,对脑胶质瘤组织冰冻切片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样本数据集;构建EGFR扩增状态预测模型;利用样本数据集对构建的EGFR扩增状态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好的EGFR扩增状态预测模型实现脑胶质瘤EGFR扩增状态预测。本发明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对脑胶质瘤EGFR扩增状态进行预测,具有无损、快速诊断的优势。有望投入实际应用中,辅助医生在术中对脑胶质瘤EGFR扩增状态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1310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36248.7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扩张残差注意力网络的多模态影像融合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对原始图像进行了拉普拉斯增强和亮度增强的预处理,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深层特征图;采用Softmax特征加权策略将深层特征图融合为融合特征图;针对融合特征图确定损失函数,生成融合完成的影像,并采用具有输出通道的3个连续的3*3卷积层将通道数从64减少到1。本发明通过将不同模态影像中的特征尽可能多地融合于同一张图像,从而避免临床医生在进行颞下颌关节区域相关诊断时,不得不在两种模态下针对骨和关节盘解剖结构反复切换,此融合图像起到简化诊断的流程,提供了一图两用的便携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