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溜井封堵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8571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48910.X

    申请日:2016-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4 E21D11/10 E21D20/003 E21D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溜井封堵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柱塞阀式注浆封堵结构和跟管-预应力锚索束复合筋双向斜拉交叉结构;其中,柱塞阀式注浆封堵结构包括对主溜井原有矿石采用级配合理的石子骨料进行置换以及对石子骨料松散体进行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最终在下放主溜井下部矿石后,形成带有底部自稳冒落拱的稳定的柱塞阀式注浆封堵结构;跟管-预应力锚索束复合筋双向斜拉交叉结构由双向对拉倾斜交叉的跟管-预应力锚索束复合筋组成。跟管-预应力锚索束复合筋包括跟管、溢浆孔和预应力锚索束组成。该方法施工周期短、施工安全性高、施工成本低,并能够保证主溜井上部长期稳定性、最短时间内恢复下部主溜井的使用功能。

    一种主溜井封堵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85717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0648910.X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溜井封堵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柱塞阀式注浆封堵结构和跟管‑预应力锚索束复合筋双向斜拉交叉结构;其中,柱塞阀式注浆封堵结构包括对主溜井原有矿石采用级配合理的石子骨料进行置换以及对石子骨料松散体进行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最终在下放主溜井下部矿石后,形成带有底部自稳冒落拱的稳定的柱塞阀式注浆封堵结构;跟管‑预应力锚索束复合筋双向斜拉交叉结构由双向对拉倾斜交叉的跟管‑预应力锚索束复合筋组成。跟管‑预应力锚索束复合筋包括跟管、溢浆孔和预应力锚索束组成。该方法施工周期短、施工安全性高、施工成本低,并能够保证主溜井上部长期稳定性、最短时间内恢复下部主溜井的使用功能。

    一种地下盐矿的采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414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48781.4

    申请日:2016-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盐矿的采矿方法,该采矿方法采用的进路式采场结构由应力释放进路、受保护进路、屈服间柱、稳定间柱和采场极限平衡矿柱组成,通过设计合理的屈服矿柱、应力释放进路匹配方案、回采顺序及时间间隔,利用盐岩长期蠕变特性,有序的控制开采单元两侧应力释放进路及屈服间柱的蠕变破坏,达到释放应力并转移开采单元顶板高应力至采场极限平衡矿柱内,从而保护开采单元内其它进路及矿柱的长期稳定。该采矿方法回采率高、生产效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能够在无须充填的前提下控制采场上覆岩体移动、地表沉陷位移并保障地表的长期稳定性,尤其适用于深埋大规模盐矿的高效开采。

    一种原地碎裂采矿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37766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392634.1

    申请日:2013-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地碎裂采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矿体划分为矿块,所述矿体在高度方向划分为阶段,阶段高度50~60m,所述矿块的长度为40~60m,宽度为15~30m;(2)冒落体注浆:在矿块凿岩水平巷道内,向矿块周边冒落体方向钻凿多个注浆孔,并向矿块周边冒落体内注入速凝剂与水泥浆的混合物;(3)回采矿块:采用阶段崩落法回采,大直径束状孔原地碎裂爆破方式落矿。本发明能够实现高效回采。

    一种分段采矿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48029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210231039.5

    申请日:2012-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采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矿体划分为盘区与中段,盘区内划分矿块,矿块再划分为矿房与间柱,矿体在高度方向划分为中段,每个中段内,再划分分段;其中,中段高度50-60m,分段高度14-20m,矿块长80-100m,宽30-60m,矿块中矿房长60-80m,矿房宽15-30m,矿柱宽15-30m;(2)回采矿房单元:采用分段空场法回采,集束孔组合漏斗爆破方式落矿;(3)对已采矿房进行胶结充填;(4)回采间柱单元:与间柱单元两侧相邻的矿房单元回采并进行胶结充填后,进行间柱单元的回采;(5)对已采间柱进行水沙充填。该方法能够对高原矿进行大规模高效开采。

    胶结节理化岩体自然崩落法相似模型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744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59440.0

    申请日:2014-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结节理化岩体的自然崩落法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包括:制作至少布置胶结节理的模型;在模型上设置若干位移监测标识点和若干应力应变监测点,设置监测数据获取设备对各监测点进行监测;在模型上进行模拟拉底及出矿处理过程中,通过监测数据获取设备采集模型不同位置的数据,从而确定胶结节理化岩体自然崩落的拉底和出矿关键时间。该方法适合研究具有胶结节理的自然崩落过程中对于胶结节理的发展状态、模型中不同位置应力变形特征观察和分析,能够找出节理及胶结节理发展状态及发展程度、拉底及出矿底部结构周边的应力应变与拉底时间和出矿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出直接影响现场生产的拉底关键时间和出矿关键时间的判断依据。

    一种集束孔多分层爆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1315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09105.7

    申请日:2011-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束孔多分层爆破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采场中间开设5-8个Φ120mm-Φ165mm炮孔,这些炮孔组成环形集束孔,束内孔间距0.5-0.86m;集束孔间距,即两相邻环形集束孔中心点之间的距离6.5m-7.5m,沿采场边界布置孔间距0.5-0.86m的双孔,双孔之间间距6.5m-7.5m,并与束孔错开布置,在每个所述炮孔的底部安装有堵孔塞;b)每个炮孔分为多层,每层的高度为6.5m-7.5m,在每层内自下而上分别设有填充物和炸药,在炸药内埋有雷管,其中填充物为3m-4m;c)同一分层内的炮孔同时起爆,分层之间采用微差间隔起爆,微差间隔时间25ms-50ms。集束孔多分层爆破方法方式落矿解决了通常分层落矿采矿时爆破频繁的问题,缩短采场回采周期,提高开采强度。

    一种连续崩落采矿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28033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10109103.8

    申请日:2011-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崩落采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矿体划分为矿块,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矿柱包括间柱和顶柱,矿块中先回采矿房单元,然后采用崩落方法回采矿柱,每个矿块的回采都是以阶段落矿方式连续完成;b)回采矿房单元:采用阶段空场法回采,集束大孔分层爆破方式落矿,矿房回采完后,即形成后续矿柱崩落的补偿空间;c)一次崩落矿柱单元与顶柱单元:将间柱采用集束大孔侧向爆破,顶柱采用密集中深孔爆破,间柱与顶柱一同整体崩落。该方法既具有空场采矿法的高效率、高强度、低成本特点,同时又兼有崩落采矿法没有矿柱回采和空区处理的后续作业,有利于集中作业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